• 我的订阅
  • 人文

于亨:以“水”的少少许胜《纳福图》作品欣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8 11:57:00 来源:江浙文艺

于亨:以“水”的少少许胜《纳福图》作品欣赏

于亨:以“水”的少少许胜《纳福图》作品欣赏

于亨

苏州科技大学美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中国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和多国国家领导人收藏;水墨园林作品永久镶嵌在北京八达岭新长城上;曾在全国20多个城市举办画展,在世界1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个展和联展,出版个人画集8本、高校美术教材1部,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江苏电视台、苏州电视台有专题报道。

于亨:以“水”的少少许胜

文/倪熊

一个北方人,到了苏州,能够孳孳不息的乐山乐水,假以时日的滴水穿石,必有其让超越本地人刮目相看的凤凰涅槃。本地人或有司空见惯的审美疲劳,或有沾沾自喜的自以为是,因此而丧失的发现美的慧眼的视觉敏感;恰恰外地人或因懵懵懂懂的误打误撞,或因前所未有的少见多怪,反倒是无知者无畏的轻装上阵而独步一时。

就像来自中国北方黑龙江的于亨。

对于一个画家甚至整体而言,影响其创作尤其山水绘画发展的无非在于两点:一是地域文化性格存在的差异,二是传统程式向现代形式或者说传统承袭向个人形式转化过程中的视觉体验。无论叠石理水的园林,还是如诗如画的烟雨,水即是江南的魂,上善若水么。可以夜结露珠,晨飘雾霭,夏为雨,冬为雪;可以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水的品性可以说是与中国人的性格最为接近的,中国文化最具表象的中国画的核心即是写意的水墨,它与“峰峦晦明,林靡烟云,洲渚掩映”一类的山光水色密不可分,与中国文化奉之圭臬的自然主义审美观源出同流。

中国山水画之难,在于:笔墨格趣,既有传统笔墨本体语言的创新;和表现题材,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表现内容、地域风格和图式结构等的不同变革;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和表现。

来到江南,人到中年,在以后的成长履历和发展轨迹中,是需要勇气浴火重生的。不是非得脱胎换骨,但是一定得化茧成蝶。于亨即是这样一个具有现代意识与文化胸怀的艺术家,既有认识,即要实践:化历史千年长河为匆匆人生一瞬;化先贤前人的浩瀚传统为拿来主义的为我所用。

在其后近30年的山水画创作中,于亨延承传统疏简淡雅的文人画风,与其说是著力于神韵的追求和意境的惨淡经营,毋宁说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从来无形胜有形,情至深处人孤独。水的境界,在于其“无忧无虑、无为无形”之至高。无形就是“隐于九城之下,能于九天之上。”无形最大,无形最广,无形最深,水无形,可以无所不至。甚至有句碣语说:“既然山不愿意到这里来,那水就流到它那里去。”

大道理好讲,而真悟其道还在个人自己;明白了道理,就是一通百通,触类旁通。这在原则上和一招鲜吃遍天有异曲同工之妙但非同一范畴,而是水无形风可见的逆势而行;也不是说于亨拿到了这把武功秘籍的杀手锏所向披靡,而是现代京剧《红灯记》里李玉和临行喝妈的一碗酒,喝了这碗酒,千杯万盏会应酬。有了这碗酒,什么样的酒都能对付。

相信于亨也是用了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又用了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一面是要从传统中跳出来,探索新的绘画语言及笔墨表现方式。墨子说:“无形最有势。水无形,水有势,人无形,则人可成龙。”意思是水的气势,来自于它的无形之力。无形是水之魂,无形是水之力。所谓墨分五色,其实是水分的拿捏,如同厨艺的对火候的掌控。素颜的墨分五色于亨的作品主要有水乡、人物和山水三种题材;而尤于2007年后,以苏州园林为题材创作中自造出一方净地,涵养性情,丘园养素。其纯素的水墨表现着重强调了水与笔、水与墨、水与纸、水与气的关系,用水破墨、以水运墨,“氤氲”之气弥漫,雅润而朦胧,虚静、简远,恬淡、恬静、超凡、优雅的韵味诠释了诗意的栖居,象外之象,画外之意。让人沉浸在与大地相融一体的无我状态,可品,可读,可赏。一面是对景写生、对景创作的艺术实践,丹青寓乐,山水中游。观古今画作传统与创新之源流,览名山大川以澄怀观道。走山川、登五岳、观四海、探五湖,去日本东京去奥地利维也纳去澳大利亚悉尼去巴西圣保罗去波兰华沙去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去荷兰海牙,在写生中创造新的表现形式,将山川的脉络走势、自然大美演绎成心灵的景观胸中的丘壑;将神奇绚丽的大干世界融入他的创作宝库,用水墨记录丰富生动的独特感受。

山水之所以无限的可能性在于隐藏在风景背后的精神价值的表现,而于亨以对自然对现实对人生的感受和体悟的不能承受之轻的艺术表达,拓展表现视域,从内涵到形式吸收域外文化的一些精华,创造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让作品焕发来了生生不息的魅力和宁静典雅、淡荡清空的韵致,给人一种淡雅清新在其山水呈现出一种的全新审美感受,出尘物外,而静守其中。

于亨来苏州的时候还是一片北国风光的正当年,雄姿英发,如今悠然自得地倘佯于江南的青山绿水间,已经其乐融融的乐不思蜀了。

于亨现在住在远离都市的镇上,还是镇上的边缘地带。离都市更远,希望能丢弃雕琢,追求散淡、自在和放松的状态,如果说这是对艺术的诚然,不如说更像超越自我的修行;离山水更近,则无疑表明他的一片文心与理想,探寻真山真水的内在精神。这里有一份寄托,有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味。

于亨也像其它画家一样有他的工作室,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空空荡荡如椰林大道,只是像画廊一样四周远远地挂了些画,有些甚至还是很多很多年的作品,看着看着,又去添了一笔两笔。他的园林就是山野,园林的景致回归了山野的情趣,却还是文人的精致,文人的雅韵:“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灵泉之致”。

他在与自然巧妙连接的同时,既看见古今贯通的生活品质,也激活自身生命长河的记忆存在...

突然想起,于亨好像甚至都没有画过他了如指掌的熟知的冰天雪地,却在吴门画派源生之地成就了水墨山水的人文景象。

对于传统而言,于亨是创新的;而他的水墨,却是有传统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买鸿钧山水作品欣赏
买鸿钧北京画院专职画家,山水画创作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化部艺术创作中心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先后毕
2024-01-30 17:46:00
林容生山水作品欣赏
林容生,1958年生于福建福州。曾任福建省画院院长、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林容生将他的文人画修养巧妙地融入了
2023-12-17 19:17:00
孙佩杰:北京公园艺术作品欣赏
8月15日,以“营造·意境”为主题的孙佩杰园林山水画展在陶然亭公园水榭正式揭幕,以北京公园为主题的43幅山水画作品亮相,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市民游客驻足观赏。这是市公园管理中心
2024-08-17 00:51:00
“小暑雅集·现代金陵山水画名家崔见精品展”在大贺艺术空间隆重
...林会长致辞 陈绍林会长在致辞中对崔见院长的作品表示欣赏,并预祝本次画展取得圆满成功。著名诗人、作家黄梵老师发言“小暑雅集·现代金陵山水画名家崔见精品展”具有的诗意氛围,成功
2024-07-07 02:58:00
著名山水画家陈延君先生作品欣赏
山水画家陈延君的艺术之旅,一位才华横溢的山水画家,1966年出生于山东无棣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曾对书法和绘画有着深厚的造诣,这种独特的家庭环境对他的艺术成长产生
2023-11-06 01:19:00
髡残的绘画作品主题是什么?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存在呢
...极作用。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教育性,使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髡残的绘画作品在国际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中国文化的走向世界,髡残的
2024-11-21 19:33:00
乘物游心——吕品田作品欣赏
岩间竞秀(中国画) 吕品田携笔墨远游——吕品田的水墨山水文/牛克诚吕品田从中学时代即有一个梦想:做一个开车越野、八方写生的风景画家。越野车里装着的写生工具是油彩、画箱以及油画布。
2023-01-30 00:34:00
笔端逸韵  墨染清澜---余潇书画艺术探微
...仅仅是笔墨的挥洒,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激情释放,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仿佛能感受到他创作时的澎湃心境。二、画境:诗意与哲理的凝聚余潇的绘画作品,题材广泛,山水、花鸟皆有所涉,且都能别
2025-01-07 20:57:00
中国国家画院贾荣志山水画高研班黄河石林写生作品欣赏
...收藏。贾荣志 黄河石林写生 贾荣志 甘肃白银写生学员作品欣赏李继刚李继刚,号岱宗居士,临清人氏,现居济南。现为济南市高新区美协副主席、国家机关华和厅画院济南分院副院长、济南
2023-11-07 17: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