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夫子山孔子行踪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5 02:1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商丘日报

孔子行经芒砀山,避雨夫子崖下,最早见于夫子崖前文庙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碑文的记载:“云是自曹之宋当日所避风雨也。”乾隆年间的《勒名碑记》沿袭此说:“圣祖先师自曹之宋时道出避雨于此。”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永城县志·古迹志》记载:“世传孔子自宋返鲁,避雨其中。”孔子经过芒砀山究竟是“自曹之宋”,还是“自宋返鲁”呢?这两个行程都经过芒砀山,但一来一去,方向是相反的,时代背景也有所不同。

“自曹之宋”最早来源于《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孔子去曹适宋”,据史学家考证,孔子“自曹之宋”在鲁哀公二年,即公元前493年,距今已有2512年了,当时孔子已经59岁。“自宋返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虽没有直接记载,但也可以查到行踪。“孔子自楚反(返)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又过了两年,孔子从卫返回鲁。孔子自楚国返回鲁国的过程,经历了三年,其间孔子自楚经宋,又从宋到卫。鲁哀公六年即公元前489年,是孔子自楚经宋到卫的年代,孔子自宋返鲁就发生在这一年,距今已有2508年,此时孔子已经63岁了。

孔子“自曹之宋”与“自宋返鲁”,对孔子来说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前者孔子胸怀抱负,周游列国已开始了3年,后者是孔子经历种种困难和挫折,周游列国的后期。

秦汉典籍并无孔子行经芒砀山的确切记载,史家只能根据《史记》的记载,联系芒砀山孔子避雨处的遗迹和传说进行合理的考证和推测。孔子“自曹之宋”,曹国在宋国北部,是一个小国。孔子在曹国停留时间很短,然后去宋国。孔子曾说自己“而丘也,殷人也”,宋国为殷人后裔,孔子也为殷王室后裔,但孔子到宋国即碰壁,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不以为意,表现出一副坦荡自如、豁达大度、若无其事的样子。可以想象,坦然处之的孔子,从宋都走出之后,率领弟子们去了宋国的其他地方,孔子先祖的故居地酂邑之龙岗、宋国神社太丘社以及芒砀山是必选之地,孔子在这些地方可能不仅仅是游览,而且很可能也讲学、传经布道,同时了解宋国风土人情。后来孔子编纂《诗》《书》说“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如果孔子不在宋国停留进行调查,怎么能说得上“殷礼”?仅靠读书也可获得知识,但关键还是来自实践。孔子说“宋不足征也”实际上是在宋国实践调查的结果。“宋不足征也”反映孔子对宋国是非常熟悉的。孔子在宋国授学、祭祖和调查期间,免不了留下历史踪迹。

我们设想孔子途经芒砀山的第二种情况,是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孔子“自宋返鲁”已经历了周游列国的种种艰难困苦,孔子“自宋返鲁”是从楚国开始的,此前曾困于陈蔡之间,遭受厄难。吴伐陈,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孔子“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孔子得免”,“楚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眼看孔子荣耀来临,但因楚国令尹子西从中作梗,一切便化为泡影。在楚国的行途中,楚狂人接舆以作歌的方式奉劝孔子认清形势,不要再继续周游列国推行仁政了。但孔子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孔子在周游列国期间曾拜见过大小封君70余人,可是均没得到理解和赏识,有时甚至十分狼狈,还十分危险,但是孔子并不灰心和气馁。孔子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从楚国或从陈国返回卫国,途经宋国,从芒砀山经过,避雨夫子山下,不排除当时孔子曾在芒砀山讲学,停留驻足。从《史记·孔子世家》中,可以看到孔子至少两次行经于宋国,宋国既然为孔子先祖故地,作为倡导仁孝的至圣先师,孔子不可能不到祖上的故居看望,还要举行祭祀活动,这是一定要表达的孝道之礼。春秋时代,尤为注重祭祀活动,而祭祖是祭祀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永城曾出土孔子先代故里碑,夏邑有孔子还乡祠,今芒砀山夫子避雨处、夏邑还乡祠实为孔子在先祖之地的活动遗存,孔子在芒砀山留下踪迹应是历史的真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孔子不是只会搞文学的慈祥老头,他还是身高1.9米的武功奇才
1.武术奇才孔夫子一提起孔子,大家估计想到的都是他在文学思想上的成就,想到《论语》,想到他的三千学生等等,这么有文化的孔子一定是那种老老实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吧。可不要以传统的
2023-02-28 10:41:00
聊聊被孔子又损又爱的古代外交之王
...的塔列朗,他就是春秋末期的端木子贡,出身于儒家大师孔子的门下。子贡的外交经历当中,最为精彩的就是,为保住鲁国不被齐国侵略,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便将齐国侵略军引向了强大的吴国,为
2024-04-11 21:06:00
...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孔子周游列国始于鲁国,沿途走过卫国、曹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即如今的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
2024-05-17 23:16:00
路人形容孔子为“丧家犬”,是什么原因?
...发生内乱,鲁昭公大败,狼狈逃亡至齐国。同年,35岁的孔子也来到了齐国。除了迫于鲁国局势动荡之外,孔子更是想借助齐国施展抱负,实现政治理想。《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仕齐“为高
2023-05-01 18:56:00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是什么意思?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有这样一段评价: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谲”:欺诈、诡计;晋文公和齐桓公同为春秋五霸之一,为何孔子对他们却有着不同的评价呢?尤其是晋文
2023-03-08 10:46:00
最新消息!有位不一样的孔子,藏在你的微信里
提到孔子的形象,你能想到什么关键词儒雅、博学、深邃、严肃……还是直接联想到自己的班主任?其实,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属于孔子的形象今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设计团队要介绍你认识一位
2024-09-26 14:43:00
...新的热土。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立足于先哲孔子的故乡,巧妙融合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成功研发出“夫子智教”——一个AI赋能的“知行评荐”教育数字大脑,为高等教育的个性化
2024-07-12 18:25:00
当青年导演“撞”上孔子……
孔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答案。在青年导演王沐看来,孔子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很多人从小就会背《论语》,知道关于孔子的很多典故,但如果想真正聊起儒学是什么样
2023-09-07 20:04:00
望岳谈丨当孔夫子遇上数字化
当你遇上孔子,你会问他什么问题?你会通过什么方式提问?如果孔子有了微信,连接对话是不是就不再是想象?在孔子故乡——曲阜,孔子博物馆为孔子“注册”了微信号,模仿微信界面设计了一个“
2023-06-26 21: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
为进一步呈现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岳飞传说”“春秋岳王祭”的魅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每年岳王庙都会举办各种弘扬岳飞文化的相关活动
2025-08-02 07:43:00
青未了丨老兵
文 / 江天冷月辞父别母远离了故土家园摸爬滚打中牵着扯不断的思恋乡愁伴随壮怀激烈的军旅橄榄绿染透泣血的边关斑驳月影氤氲着永不寂寞的巡逻线秋风夏雨沧桑了原本娇嫩的容颜当离队的日子悄
2025-08-01 20:11:00
寻访东营老兵 ④ | 百岁老兵孙相法:从烽火战场到乡土守护
编者按:东营,这片渤海之滨的热土,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宝藏,更沉淀着深厚的红色基因。他们中有亲历枪林弹雨、见证民族崛起的抗战老兵
2025-08-01 08:58:00
“八一”光荣榜!杭州282名官兵立功受奖!
去年以来,广大杭州籍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聚焦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在国防战线上矢志打赢
2025-08-01 10:13: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马石山——永不磨灭的丰碑
大众网记者郑云歌 仇艺畅 通讯员 张洁 威海报道马石山的轮廓,在胶东半岛的晨昏里静默了八十余载。在这里,山间的风,年复一年拂过青松
2025-08-01 11:03: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 | 知名哲学家黄勇揭示王阳明对当代道德心理学的贡献
黄勇教授讲座现场。孔学堂供图7月26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承办的文润黔山——多彩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学术委员会名家讲座(第四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
2025-08-01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