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美少女们晚上好~
上周挖酱写了“扫兴父母”的文章,很多朋友表示非常有共鸣。
有人说,自己挣钱养猫却被父亲反感, 认为她赚了钱不是赡养父亲而是去养了一只猫,甚至还想动手打她 ;
有人说,自己生日那天花了 50块钱买了个网红风的蛋糕 ,结果就被父母骂了一整个晚上;
还有人说,很想把那篇文章转给妈妈,但是预感她会来一句: 你看,不是只有我这样。
很多姐妹对此表示深有同感,毕竟 说起扫兴语录,咱们中国宝宝能迅速突突出一本新华词典来。
除了父母身上的“扫兴症”,也有人敏锐地发现, 这种情绪是会继承的 。
有朋友生了孩子之后,才开始改变自己的扫兴。但是有一些习惯是刻进骨子里的,没有那么容易。
还有朋友回忆, 自己在孕期唯一一次生气,就是因为前夫一而再再而三的扫兴 ,而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
所以现在变前夫了…
反正挖酱看姐妹们留言的真实案例,拳头是越捏越紧,尤其某些时候好想把嘴借给你们怼回去!
以上大家的深刻共鸣和切身实例的分享恰恰也说明,扫兴确实是一种恶性循环,并且会传递给下一代、影响到身边的人。
在扫兴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可能也会变成一个扫兴的大人,成为其他的人恋人、朋友、父母…形成一种很隐秘的恶性循环。
他们学不会肯定别人,也学不会享受当下的 轻松,在面对别人的情绪时,他们形成了一套肌肉记忆:泼冷水。
当一段亲密关系中有了一个扫兴的人,堪比在二人身边埋下了一个定时炸弹。
有位网友分享自己结婚多年的心得体会: “去任何地方都不会带老公。”
因为他永远是那个最扫兴的人。
有一次,她和老公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一个体育公园。公园里有很多卖小吃的摊位,女儿就提出想吃一份烤冷面。
当时因为女儿也刚上完课外班,她觉得孩子偶尔吃一个路边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好自己也爱吃,就答应了孩子的请求。
这时候,站在旁边的老公不乐意了,觉得 家里明明有饭还非要吃路边摊,又不卫生又浪费钱。
于是他全程横眉竖眼一言不发, 直到上了车开始训斥妻子和孩子,一路就这样回到了家…
这位妈妈说,老公的扫兴由来已久。
在她还怀着孩子的时候,老公不情不愿地陪她做产检,因为排队 做彩超 的人很多,他就在一边玩手机一边抱怨:怎么还不到,怎么这么久。
从那时候起,她就开始了对老公的情绪照顾, 生了孩子之后,更是又要哄孩子高兴又要哄老公高兴,出一趟门都要小心翼翼。
她这条控诉扫兴老公的视频获得了11万的点赞,不知道 那7万的转发,是不是都转给了自己的同款老公了。
在评论区里很多人表示,简直和自己的老公一模一样, 曾经还以为只有自己的老公是这么扫兴呢。
有人艾特了自己的老公,说 “这就是我们感情提升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
还有集市摊主站出来做总结发言, 这样的扫兴老公真的见太多了,出来玩能不带就别带了…
不扫兴的伴侣各有各的精彩,扫兴的 老公却是如此千篇一律。
好不容易出来玩,他一路上都在念叨着回去;
想喝一杯奶茶,他脸上写的都是“要喝你喝不喝快走”;
心情好想买一束花,他说“买这个还不如买点吃的”;
孩子第一次张口叫妈妈,兴奋地发消息告诉他,他却说:“回家再说。”
做自媒体靠自己一个月赚了1万多,骄傲地跟他分享,结果他说: “这个收入并不稳定,要从长远来看。”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中,育儿博主 冯大眼 失去了所有的分享欲。
明明老公平时都是那个洗奶瓶 换尿不湿洗澡哄睡给孩子拍嗝的好爸爸,为什么沟通起来又会如此分裂?
直到婆婆来家里住了几个月,她才找到了老公之所以扫兴的原因。
老公小时候喜欢吃奶奶家的烤红薯,婆婆说 “一个烂红薯就把你收买了” ;老公看动画片笑出了声,婆婆会一个巴掌打过去问他无缘无故笑什么…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真的很难不变成一个不敢快乐的扫兴的人。
你以为扫兴的人都是只把负面情绪带回家的窝里横吗?
错了,他们会不合时宜地随地释放自己的消 沉情绪,直到有一天众叛亲离。
朋友聚会,本来早就约好了时间地点,也是他自己报的名。到了那天大家快快乐乐地出发,结果扫兴的人一张口:
“太阳太大了”
“怎么选了今天啊 路上这么堵”
“我晕车 你们不知道吗?”
其他几位朋友已经在紧急建群私聊骂人了。
这种人,在聚餐的时候也不放弃给人添堵。
大家挨个点了自己想吃的,他全程一声不吭,仿佛一幅岁月静好来者不拒的模样。
等到菜都上来以后,他的扫兴雷达就瞬间开启:
“这个菜 我过敏啊”
“这个我不爱 吃,是谁点的啊”
过年和几个朋友去看《满江红》,刚开场20分钟,沈腾正在抖包袱呢,扫兴人开腔了:
“大过年的,看 这个真晦气。”
过年看《满江红》晦气,在家烧烤总可以了吧?
兴致勃勃地攒了个烧烤局,也不指望味道能超越饭馆,主要就想一家人热闹热闹。
正在热火朝天地张罗呢,大姨过来了: “签子也穿得太慢了、调料也撒得不均匀、火候也不对,人家烧烤摊是如何如何的…”
就这样巴巴地指挥了了一个小时。
而就从大姨开口的那一刻,就已经 兴致全无 了。
一开口就能让身边的气氛降到冰点,亲戚朋友全都近而远之宁可保持陌生人的交际关系,这样的扫兴人格,被一些心理师称为 “叙情障碍” 。
无法感知别人的情绪,也无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不管别人说什么,第一时间都是先怼回去、一说话就炸。
而叙情障碍的根源,也就是我们人 人都回避不了的原生家庭。
叙情障碍不是病,它只是一种性格特质。但它也深深伤害着身边的人,和那个扫兴的人自己。
面对扫兴的人,我们就真的毫无招架,只能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了吗?
有网友提出了一个损招,你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疯狂肯定他泼来的冷水:
“对!你 说的怎么这么对呢!”
“好有道理啊!”
久而久之,他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然后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讨厌他了。
这一招,可谓是“杀人”于无形。
而心理师的专业建议是:
降低预期;同时让自 己开心,别受对方的 影响;但是也要划清边界,不能让对方无限制地伤害自己。
而挖酱觉得,如果真的在意这段关系, 你可以做的不只是变成一只鸵鸟,只是一味地回避和消解,还可以真诚地沟通。
在上一次的文章里,有朋友说,因为被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扫兴所伤害,所以现在很多孩子都对父母屏蔽了自己的朋友圈。
少说少错,成了很多孩子在家庭里的生存之道 。和父母相处主打一个相敬如宾敷衍到底。
挖酱很理解这种被屡次伤害后的绝望,也尊重大家不再对父母敞开心门的选择。
但是,总还是有某一段我们倍加珍惜的关系,值得为它再努一把力,这段关系可能是亲情,也可能是爱情,或者友情。
如果无法一狠心一跺脚转身离开的话, 不如就开诚布公地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你可以改变吗?
在上周的文章里,有朋友说,自己的老公之前也很扫兴,但是一两次以后,她就直接告诉他:
“我跟你分享喜悦的事情,是想让你也 一起快乐,而不是让你剥夺我的快乐,让我俩变得都不开心。”
她的老公还真就不再扫兴了。
还有那位因为养猫跟父母爆发了剧烈冲突的朋友,后来又在评论区跟挖酱更新了她的近况。
在最近一次跟爸爸吵架的时候,她说出了自己这么多年以来的感受 ,爸爸并没有听进去,但是旁边的妈妈却听进去了, 还主动来跟她道了歉 。
真的很为这两位朋友开心,这就是两次很有效的沟通。
挖酱也收到不少留言,说自己遭到父母接二连三的泼冷水,解决方式是以后再也不和他们分享了。
而很多矛盾与对立 恰恰就源于沟通的缺乏。
极与极的处理方式之间,我们有没有尝试过沟通,来化解这种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扫兴呢?
如果沟通无效,那么也不必强求互相理解;如果沟通有效,那么适当说出自己的感受,至少能够减少遗憾。
但凡对方还是关心你在乎你的人,他不可能接收不到你的信息 ,更有可能的是,他此前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在伤害别人。
只要还想维护这段关系,哪怕是吵一架,先说出自己的感受吧,不要把遗憾永远留在现在。
给爱一个能 打败一切的机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9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