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08 20:19:00 来源:戏说三国

元朝末年,苛政猛于虎,统治者把老百姓逼上了绝路。

为此,刘福通、徐寿辉、张士诚等纷纷拿着镰刀扁担在大江南北揭竿而起,最后朱元璋弯弓搭箭脱颖而出,平定中原各路义军,谱写了打败元帝国的神话。

按说,最初朱元璋并不强大,可他为什么能完成这项使命呢?在笔者看来,除了能谋善断、心坚如铁外或与一个人有关,而这个人就是他的谋士刘伯温。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刘伯温影视剧照

01

展开刘伯温,得先从池州之战说起。

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占领应天(南京),随后命徐达攻打常州,让胡大海取徽州一线,常遇春呢?领兵池州。

然而在常州,常遇春使出浑身解数还是无法破城,不得已只好向应天求救。

得到消息后,朱元璋环顾四周手中已无将可派。怎么办呢?最后决定让外甥李文忠一试。

朱元璋的判断力极其敏锐,李文忠不负众望。《明史.李文忠传》载:

年十九,以舍人将亲军,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李文忠率领亲兵驰援池州,大破天完军,经此役,一战成名。

不成想,池州却给朱元璋埋下了巨大隐患,为什么呢?

1:原先池州是徐寿辉(天完政权皇帝)的地盘,不久前,手下大将陈友谅、赵普胜刚从元军手中夺过来,朱元璋派兵攻打分明是强取豪夺;

2:攻下池州后,常遇春将三千将士几乎全部活埋,更可气的是,把留下的几个人放回汉阳,故意激怒徐寿辉——这符合他一惯“杀降”的作风;

3:从此,朱元璋和并不相邻的徐寿辉结下了梁子。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徐寿辉影视剧照

02

不久,一个天完雷人走向前台,他攻安庆、取抚州,克建昌、衢州等地,一时间攻城拨寨,如入无人之境。

这个人就是陈友谅一一一彻底的反元斗士,并即将成为南方义军的领军人物。

1360年6月16日,陈友谅率领十万大军,挟持着徐寿辉(请注意是挟持)顺江而下,占了朱元璋的采石矶。

就在同一天,天完政权发生巨变一一一陈友谅把徐寿辉带到郊外的五通庙,命侍卫用铁锤砸破了他的脑袋,接着擦干地板就地登基,建国汉(陈汉),年号“大义”。

陈友谅报了池州一剑之仇。但是,拿下采石矶并非陈友谅的真正目的,他意在彻底打败朱元璋,开创自己的宏图霸业。

所以,接下来的目标一一一太平一一一应天一一一朱元璋的老巢。

朱元璋端的吓得浑身颤栗。他为什么会这样害怕呢?让我们对比一下或许你就知道了。

此时,陈友谅的领地覆盖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外加福建汀州和安徽的安庆。朱元璋呢?只有半个苏南、半个皖南和半个浙江,陈友谅实力是他的好几倍。

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陈友谅在上游,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水军,而朱元璋的水军又几何呢?两个字一一一空白。

这就是朱元璋吓得哆嗦的原因,所以他才会拼命朝皖南和浙东扩张,以期壮大实力,建立后方补给。

不久,太平失守,朱元璋的义子朱文逊和爱将花云战死,应天像一座孤城裸露在长江边。

生死存亡之际,朱元璋拿什么来抵御强军呢?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江南图

03

历史就是这么玄乎,大战在即,一个人改变战争走向的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刘伯温。《明史.刘基传》记载: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曾祖濠,仕宋为翰林掌书。

刘伯温本名刘基,伯温是他的字,为方便阅读所以本文会一直采用刘伯温这个通俗的称呼。

先说说他的曾祖刘濠吧!刘濠曾任南宋翰林掌书,家国灭亡后,做了一件义薄云天的事。

当时县城男子林融试图组织义军奋起抗元,不料事情败露,元朝使臣把这批人的名字全部记录在案,这意味着宣判后就要掉脑袋。

当夜,使臣路过刘家留宿,刘濠热情款待,用好酒好肉把使臣灌得酩酊大醉,接下来,放火烧掉他的房间,使臣仓惶逃出,名册化为灰烬。

但使臣总得交差啊!于是重拟了一份假名单,就这样,青田反元人士全部获救。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这里面包含三层内容:

1:刘家人骨子里有种悬壶济世般的傲骨和果敢;

2:刘家一直遗传着着机敏、智慧的基因,并代代相传;

3:祖辈的往事对刘伯温影响极其深远,日后的刘伯温虽然能够运筹帷幄、料敌于先,但这种孤傲终将影响他一生。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刘伯温影视剧照

04

继续刘伯温,同时撇开民间野史的干扰。《明史.刘伯温传》记载:

基幼颖异,其师郑复初谓其父龠曰:君祖德厚,此子必大君之门矣一一一刘伯温的老师郑复初对刘龠说:你祖德深厚,这个孩子日后必成大器。

刘伯温果然不负重望,于至顺年间考中进士,被授高安丞。在任上清正廉洁,民间口碑极佳,上级看在眼里,正打算提拨他,而刘伯温呢?辞官而去一一一坚决做清流,不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

不久,再次出仕任江浙儒学副提举,因性格孤傲,两次弹劾御史失职之罪,可上峰不予理会,刘伯温又愤然离职,回到青田老家。

这时刘伯温日夜苦读,和天下所有伟男子一样,怀揣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刘伯温学贯古今,更擅长天文地理,人称为“小诸葛”,至于“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也许就夸大了,不过,身具奇谋、有别常人却是不争的事实。

没多久,方国珍在海上起兵,拉开了推翻暴元的序曲,此人神出鬼没、首鼠两端,元廷一时也拿他没有办法。

无奈只好请刘伯温再次出山,命他为元帅府都事平定方国珍。

刘伯温建议修筑庆元诸城把方国珍拒之海上,方国珍害怕至极,愿意接受招降。然而刘伯温坚持杀掉这个乱臣贼子。

方国珍吓破了胆,悄悄带着重金贿赂刘伯温,不料却遭致断然拒绝。

一个要活命,一个要平定,两人矛盾不可调和。

方国珍又辟蹊径,拿着银票走上层路线,这一下通了,还被朝廷授予官职,上层借故调开刘伯温让他去绍兴,方国珍反倒耀武扬威起来。

接下来,刘伯温被朝廷贬去山东剿捕山贼,因平叛之功受刻意打压,刘伯温万念俱灰,把官帽放在案上,不辞而别,发誓隐于山林。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刘伯温影视剧照

05

刘伯温身负绝学、嫉恶如仇,三次辞官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同时与宋濂、叶琛、章溢一起被称为“浙东四先生”。

这四个人即将进入朱元璋的视线一一一攻下金华、括苍后朱元璋倍感吃力,他深知逞匹夫之勇是夺不了天下的。

在李善长的建议下,便有了请“浙东四先生”出山的计划。《明史.刘基传》记载:

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

朱元璋安排人用重金聘请四人,一次来了三个,独缺刘伯温。

关于刘伯温前文已作过介绍,身怀绝学自然心高气傲,连朝廷他都可以负气三次何况朱元璋呢?

但他低估了朱元璋,此时的朱元璋虽没行三顾茅庐之实,却怀揣三顾茅庐之志。《明史.孙炎传》记载:

基不出。炎使再往,基遗以宝剑。炎作诗,以为剑当天子,斩不顺命者,人臣不敢私,封还之。遗基书数千言,基始就见,送之建康。

意思是:这次朱元璋派孙炎去请刘伯温,刘伯温仍不愿出山,临行送孙炎一把宝剑。

这把宝剑像个烫手山芋,孙炎不知道什么意思。无奈之下,作了一首诗回赠刘伯温,大意是:宝剑当送给天子,我作为臣子,不敢收这把剑。

于是孙炎把剑还给刘伯温,并留下一封长信,刘伯温看到信后,突然改变主意,最终和孙炎去了南京。

这段史料看似平淡无奇,但其中却疑窦重重,刘伯温送孙炎宝剑表明心意已决,可为什么一夕间又和孙炎走了呢?

在这里笔者大胆得出一个结论,朱元璋采取了惯用伎俩一一一威助一一一刘伯温被“绑架”了。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朱元璋影视剧照

06

波澜壮阔即将展开,一场史诗级对决即将上演,刘伯温的无双智慧即将引领朱元璋去开创那条不寻常的路,套用蔡元培的评价: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

来到南京,刘伯温呈上“陈时务十八策”,朱元璋狂喜。随后建礼贤馆待若上宾,让周围的人分外眼红。

之后,刘伯温沉默寡言不再提建议一一一他在观察朱元璋是不是那个值得效命的人,而朱元璋知道这匹千里良驹分明就在眼前。

接前文,陈友谅大兵压境,朱元璋的将帅府吵翻了天,连旷世名将徐达的手心也冒着大汗。《明史.刘基传》记载:

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钟山,基张目不言。

意思是:陈友谅大军攻来,有的将领建议弃城投降,有的建议逃去钟山,只有刘基瞪着双眼不说话。

朱元璋把刘伯温带到密室,问他该怎么办?

刘伯温开口了:

主降及奔者,可斩也一一一主张投降或逃跑的人可以立即斩首。

朱元璋张着嘴巴,倾听祥解。

刘伯温继续:陈友谅已成骄兵之势,我们可以待其深入,伏兵拦击,将其打败这很容易啊!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业以成王业。

简单地说:不与他打水战,诱敌深入,利用步骑兵在合适的地方打伏击。

刘伯温一语点醒梦中人,朱元璋顿生豪情,破釜也好、沉舟也罢全在一念间,全在胸中以成王业的霸气。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建议,利用康茂才的双重身份把陈友谅的水军骗到江东桥,并在龙湾设下埋伏,一举歼敌3万,缴获战船近百艘,史称龙湾之战。

龙湾之战意义重大:让朱元璋的水军从无到有;让朱元璋不再恐惧这个对手;更重要的建立了强大的自信,让朱元璋完成了从战术到战略级别的转变。

笔者认为:龙湾之战是次豪赌,更是一场史诗级的对决,这次胜利意义非凡,比鄱阳湖之战还要宽广。(真想写写战斗场面,因篇幅问题,致歉)。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陈友谅影视剧照

07

展开刘伯温的第二个故事。

自陈友谅篡夺政权后,朱元璋夜不能寐,害怕陈友谅率军来袭,最担心的是陈友谅和张士诚联手,水陆并进,让他腹背受敌。

关于这一点,刘伯温纵观全局,给了朱元璋一个明确的答案。《明史.刘基传》记载:

士诚自守虏,不足虑。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地据上流,其心无日忘我,宜先图之。陈氏灭,张氏势孤,一举可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也。

意思是:张士诚胸无豪志,只顾守成。你真正的对手是陈友谅,而陈友谅挟主号令三军,名不正言不顺,只要首先打败他张士诚就不足为虑了。

表面看,向强者宣战是一着险棋,事后证明刘伯温的判断精准无误。

然而朱元璋的倔强却差点让一切付诸东流——张士诚领着二十万大军抢韩林儿(朱元璋奉为旧主)去了。

朱元璋反身救主,行前刘伯温坚决反对,他的意思:固守南京,不要给陈友谅可乘之机。

面对形势朱元璋却昏了头,他想走战略捷径,救下韩林儿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使应天变成了一座孤城。

不仅如此,救下韩林儿后又去攻打张士诚的庐州,将应天和洪都(刚从陈友谅手中夺过来)暴露在陈友谅的眼皮下。如果此时陈友谅对应天致命一击,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

然而,陈友谅没有攻打应天而是去收复洪都(苦战在他预料之外),给朱元璋留了条活路。

至于陈友谅为什么不直接取应天,无疑成了两人生死决斗的谜中谜。

洪都得救,朱元璋回守应天,惊出一身冷汗,他对刘伯温说:

不听君言,几失计一一一我没听你的意见,差点铸成大错。

刘伯温神人也!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朱元璋影视剧照

08

进入第三个故事,这个故事与朱元璋手下大将胡深有关,民间传唱刘伯温或来源于此。

1365年,朱元璋派朱祖亮南下,同时命浙东守将胡深一起攻打陈友谅部。胡深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名悍将,“浙东一障,吾方赖之”,可见朱元璋对其何等信赖。

一开始,二人联手拿下崇安和建阳两大重镇。朱祖亮渐生骄意,决定长驱直入,一举消灭陈友谅。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黑夜中胡深身中埋伏,被陈友谅一刀毙命。

战乱时代,将帅生死或不足为奇,奇的是刘伯温竟未卜先知。《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先是日中有一黑子,刘基奏曰:东南当失一大将。至是,深果败没。

意思是:当日,刘伯温看到太阳上有一个黑点,他马上向朱元璋上奏,东南方向将会失去一员大将。果然,胡深当夜就战死了。

朱元璋悲伤之余惊愕不已,刘伯温仅凭太阳的一粒黑子怎么就能判断出东南将会损失一名大将呢?

玄妙!如果不是正史的记载笔者也不会相信。但这就是刘伯温,他像来自天外的一颗星为朱元璋指引着方向,不过他的星光太耀眼或挡住了太阳的光芒。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刘伯温影视剧照

09

刘伯温的神妙并不限于此,由于篇幅问题不再过多赘述。接下来,说说他在南京的事吧!

朱元璋问鼎天下后大封功臣,按理刘伯温的功劳可进六公,至少可以和李善长并驾齐驱。结果李善长被封宣国公,食邑4000石,授免死铁卷。

刘伯温呢?封了个诚意伯,食邑240石,免死铁卷无,担任的实职为御史中丞(言官)。

看出差距了吧!按说朱元璋不是个小气的人,之所以会这样,相信前文已有了答案。

不仅如此,朱元璋利用刘伯温嫉恶如仇的秉性与李善长结怨,从而让李善长卷入“胡惟庸案”被削首,还殃及两万余人,几乎一锅端掉了当年的淮西旧部。

关于选拨丞相一事,刘伯温又着了朱元璋的道。

朱元璋首先问刘伯温有没有推荐的人选,刘伯温沉默不语、不敢回答,因为一旦说出来就会暴露自己的倾向,甚至有拉帮结伙之嫌(这是朱元璋最忌讳的)。

好吧!不主动说,朱元璋就开始问了。

杨宪怎么样?(杨宪是刘伯温的铁杆)

刘伯温回答:杨宪有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为相之人,必须要像水一样平静,不能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见,杨宪不适合。

朱心中窃喜,又问:汪广洋如何?

刘伯温回答:汪广洋比杨宪心胸还要狭窄。

朱再问:胡惟庸呢?

刘伯温回答: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把马车弄翻(一语中的、料事如神)。

朱最后问:那么你呢?

刘伯温吐露了心迹:我嫉恶如仇,对处理杂事太不耐烦,如果勉强承担这个重任,恐怕要辜负皇上了。天下之大,何患无才,请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

朱元璋何许人也,他深知刘伯温是个奇才,可以担当任何职务,但太聪明、太清高、太自负,甚至超越自己——有张良才、魏征心、胸怀天下,这就是刘伯温最大的悲剧。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刘伯温影视剧照

10

刘伯温的存在只是时间问题,无论他怎样隐藏,但百密一疏,终于被胡惟庸找到了漏洞。

这个漏洞就是在青田老家买下的那块有龙气的墓地。

果真如此吗?所谓“龙气”是否真实存在呢?笔者猜想,或根本没有,有的只是一个除掉他的理由。

1375年,刘伯温感染风寒,朱元璋听说后马上安排胡惟庸带着太医去前去看望。太医开了药方,刘伯温服用后觉得肚子像石块一样挤压,随之病情越发加重。

刘伯温明白自己必须消失,期间去觐见朱元璋,他的状态像一个垂死的人——朱元璋放下了,这才答应他回青田老家。

明朝第一神人,出阳谋奇计帮朱元璋得天下

夏中之原

四月十六日,刘伯温卒,终年六十五岁,和他的传奇一起埋葬于夏中之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9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刘伯温死前一定要咬一口烧饼?
...家都很清楚刘伯温的来历,他就是那个帮助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打天下的军师。说到刘伯温的发迹,是因为得到了朱元璋的赏识。朱元璋经人引荐之后见到了刘伯温,见到刘伯温之后,朱元璋发现这
2023-02-04 15:16:00
刘伯温那么能掐会算的为什么算不到最后朱元璋要杀他呢
...,明朝开国功臣,名气很大,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作为朱元璋的第一谋臣,他不光文韬武略,决胜千里之外,而且还料事如神,呼风唤雨,前知500年后晓500载,俨然是一位神通广大的“活
2023-07-02 22:16:00
刘伯温临死前留下何遗言
中国历史上历经数百位帝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略显特殊,他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白手起家建立起大明王朝。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此期间无数能臣武将不断涌现而出,
2023-07-25 20:53:00
刘伯温说国运六百半是何意,为何朱元璋没听懂
...依然出现了好几位草根出身的皇帝,其中最为出名的要算朱元璋了。朱元璋是农民出身,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最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胆识,带领起义军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因
2023-05-13 14:15:00
...的选将用人、用兵打仗、治国理政等关键大事,刘伯温在朱元璋手下,战争年代担任幕僚和参谋之一,开国后担任御史中丞、太史令,从未入主中枢,独当一面。不过,刘伯温虽然不及诸葛亮,但他
2023-03-14 16:06:00
神机妙算的刘伯温能力是谁教的?他的师傅很厉害
...伯温说得好像神仙一样,说刘伯温不但精通天文地理,是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大功臣,他还预言到了后世几百年的事情,并且还编写了一本神作《烧饼歌》。那么这样一位神人,他的能力是谁教的呢?
2023-04-23 12:11:00
七星灯续命是真的吗,古人有成功的先例吗
...等,这也是诸葛亮续命失败的重要原因。而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一次生病了,他深知辅佐大业未成还不能死,于是就想到了这个方法,他选择在星辰明亮的夜晚,也就是晚上九点左
2023-08-03 19:39:00
诸葛亮预言刘伯温是真是假
...载,但恐怕也难查到他拆武侯祠牌匾的史料。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得了天下后,虽然行事高调,但为人却很低调,不可能与一位故人较劲,干出损害自己名声的拆牌匾的事来。而诸葛亮一生谨慎,鞠躬
2023-05-19 17:04:00
朱元璋求之不得的军事奇书终被李自成发现
刘伯温有经天纬地之才,跟随朱元璋之后,经过南征北战,终于将一个一个敌人都消灭,最终问鼎中原,可以说朱元璋能统一天下离不开刘伯温所做的贡献。天下大定之后,他功成身退隐居山水之间,在
2023-10-31 15: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