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父亲并未离去(图)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2-28 05:0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

毕岸 题图 张宇尘

父亲并未离去(图)

几天前,在起草一篇工作信息,反复修改、前后斟酌,似乎已经达到想要之效果,但总觉还有未尽之意,不自觉地想打开手机通讯录,找寻那个熟悉的名字探讨一二,然而摸到手机的一刻,却才想起,老爹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我耳提面命了。

有人说,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在父亲的笔下和叔伯长辈们的口中,他的童年是不幸的:早年辍学,肩负起家庭的重担,因为长期光着脚捡煤核儿,对有一双好鞋的执念,甚至延续到了中年;15岁时就去支援大三线建设,只身远赴千里。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这样坎坷的童年足以留下一生的阴影,但是对我父亲而言,这却如同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磨炼,所有的苦难挫折都成为日后他文学之路上的养料。

我是父亲的老来子,我出生之时,父亲已经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成为一方名家。我记忆中的父亲,高大魁伟,不怒自威,一边天南地北地忙碌于杂志社的工作,一边笔耕不辍地从事创作。在父亲的影响下,我从小就酷爱读书,我的启蒙读物就是父亲的寓言作品《寻找神泉》。用父亲的话说,这些寓言都是他在写作“卡瓶颈”期时顺手而为,就此为下一步写作打开思路,父亲由此评论寓言是他进步的阶梯。然而很多年后,再翻看这些寓言故事,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寓言里的每一个角色,都隐含着父亲自己的影子:埋在淤泥里的金子、盛开在杂草之中的兰花、孜孜求学的凤凰……或多或少都投射了他的经历、他的成长、他的向往,每一个历经磨砺、华丽蜕变的角色,都在证明父亲从辍学少年、建筑工人,直至文学名家的华丽转身。

年岁稍长之后,我喜欢上品读历史。对此,父亲给予我无条件的支持,不管是我把家里珍藏的线装书翻得稀烂,还是因为吃饭看书,使一本本新书沾满油污,父亲都是哈哈一笑,甚至有些得意:看我儿子多喜欢看书。我小学四年级的某天,父亲带我来到当时还在少年宫的新华书店,我看中了一套连环画版的《东周列国志》,4本书标价119元,在那个每个月工资只有几百元的年代,父亲毫不犹豫地表示“买”。然则翻遍裤兜,还差几元钱,最后也可能是因为这套书实在滞销,服务员同意打折让我们拿走。已身无分文的父子二人,就这么抱着书,一路从少年宫走到了文化路。记忆中的父亲出门,不是司机接送,就是招呼出租车,那一次,也许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最长的一段路。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我的文学创作应该深受父亲的影响和教诲,这种观点对也不对。如同我前文所说,父亲对我阅读的支持,是我日后具备一点微末文笔的基础,然而在我整个中学至大学的过程中,父亲鼓励却不具体指导我的写作,甚至很少对我的作品进行点评,他并不想把我限定在某一个框框里,而是任我东跑西颠,直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格和道路。

我自大学毕业后,就通过招考进入了现在的单位,一干就是十几年。我毕业之时,父亲已经60岁了,再难像年轻时那样乘车几天几夜从烟台杀至昆明,甚至在他人生最后的一段岁月,离开烟台对他来说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身体机能的衰退,并没有影响父亲干事创业的热情。在人生的最后几年,他始终笔耕不辍,创作了一批散文、小说和剧本,甚至还紧跟潮流,开通了今日头条账号,发布作品300余篇,获得点赞数万。我每每回家之时,都能看到父亲或坐在茶桌前,用放大镜看书,或伏在电脑前,用汉王笔奋笔疾书,这种精气神,总是让常年苦于案牍之劳形的我佩服、惊奇,进而深躬自省。

2019年年末,我的小女儿甜甜出生,聪明可爱的孙女很快就成了爷爷的心头肉,父亲、母亲每隔一天就要来看望小孙女,而每周末我带着闺女回父亲家,则成了我们家最盛大的仪式,父亲总是早早做好一桌子菜,等着小孙女上门。每次晚上我们将要回家时,甜甜去说“爷爷再见”时,老爹总会问一句:“甜甜下周再来爷爷家想吃什么?”甜甜则回答道:“大骨头。”——这是父亲最常做的拿手菜。

2022年,小孙女两岁半的时候,父亲写下了一篇文章《我家孙女刚长成》,看这题目,我当时想,父亲一定还想着继续写《我家孙女初长成》《我家孙女再成长》等等,然而这一切都已无法实现了。孙女是他晚年最大的快乐,然而当分别来临,父亲未能看着孙女茁壮成长,却成了我们最大的遗憾。

父亲去世之后,我每每思及父亲的晚年,都觉得他是幸福的,夫妻和睦、子女孝顺、孙女聪慧,儿女生活事业稳定,一家共享天伦之乐。然而越是这么想,越觉得这幸福的时间太过短暂,恨不得再让这日子持续十年、二十年,直至天长地久。可惜天终不遂人愿,父亲终究还是离我们而去。回想父亲的一生,“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他最好的写照,不论是年轻时的困苦,还是年老后的病痛,都不能阻碍他追求文学、追求事业的赤子之心,于卑微时积极汲取养分,等待盛开之日;于成功后依旧孜孜不倦,永攀新的高峰;直至衰朽时仍扬鞭奋蹄,点亮一抹最美的晚霞。这,就是我的父亲。

父亲弥留之际,我坐在病床前,握着父亲的手,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表述,最后告诉父亲:“爸,您放心地去吧,家里有我。”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心中是充满底气的,因为我知道,父亲给我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他的精神,只要想起那略显佝偻却笔耕不辍的身影,我就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父亲并未离去,他将永远是我思想上的灯塔,即使在天国,也可照亮我人生的航路。

本版题图 张宇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07: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伙到北京找亲生父亲,见到后恶狠狠地说:我不是你父亲
...家出发,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多年来,他一直对自己的父亲身份感到好奇,却从未得到确切的信息。直到前不久,一个意外的线索让他终于有了前往北京寻找父亲的决心。张宇收拾好行李,和家
2024-05-19 06:11:00
缙云丨田向文:狸村原村长走进《以身讲法》(寓言)
...:请问你任狸村村长有多少年?狸:这个不好说了。从我父亲任村长时,我就参与村里的管理工作,狸村的村民们称我为小村长。先说明一点,我父亲是个好村长,他没有贪污过。我父亲退休后,我
2023-08-25 07:09:00
106岁“樟树王”的“宝藏”都在读书笔记里
...见我们到来,已经年逾八旬、家中排行老三的女儿招呼了父亲一声。王老1918年出生于北京,今年虚岁106岁。年少时,他的家境还算不错,念完初中后,又进了高中读书。令他没想到的是,
2023-04-26 06:05:00
酸葡萄心理!张本智和父亲暗讽中国队球员,网友:输不起还嘴硬
...那就是张本智和和张本美和兄妹,张本智和和张本美和的父亲张宇在张本美和输球之后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出了一段让粉丝们很生气的话。张宇表示:中国乒乓球队实行的举国体制,他们的球员从小
2024-04-02 07:00:00
父亲的后老伴要带两个孙女住我家,他在家务农,这老伴找来啥用?
...定要等到闺女18岁之后你再娶,我不想咱闺女受委屈。”父亲含情脉脉地看着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放心,我这辈子都不会再娶,我会把咱闺女好好培养。”那一年,我15岁,已经上初三了
2024-04-25 13:18:00
酸葡萄心理!张本智和父亲暗讽我们队球员,网友:输不起还嘴硬
...,在这场胜利的背后,却掺杂着一丝不愉快。张本智和的父亲张宇在比赛结束后接受采访时,发表了一番让人不悦的言论,暗讽我们队球员,声称他们不用上学,只专注于乒乓球训练。这一言论引起
2024-04-09 09:48:00
54岁妈妈给我生了个弟弟,继父竟然是我的初恋,太尴尬扎心了
林晓萱28岁,父亲早逝,母亲艰辛抚养她长大。她到上海工作,期望改变生活。一天,得知母亲有新弟弟和初恋继父,愤怒离家。游荡几天后,她决定回家理解母亲选择。看到继父对家人的爱,她逐渐
2024-04-19 10:02:00
陈佩斯:最大的骄傲,就是催生催来了4个孙子孙女
...……011954年2月12日,陈佩斯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父亲陈强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母亲李玉洁曾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录音师、动画师。陈佩斯(后右)兄妹三人与父母陈佩斯与父
2023-02-28 14:35:00
【90年沧桑看巨变】老红军的夙愿 博士后外孙女来实现
...”王四红8岁那年,看到唐山大地震的惨状,时年40多岁的父亲王茂生悲痛万分。王茂生的老家在江西省泰和县,13岁时以小护士的身份加入红军,后在湘江战役受伤,随大部队来到贵州省黎平
2024-12-17 21:46: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七星山荒野求生赛进入第三十三天,安徽选手靠“续命三件套”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近日,湖南张家界七星山一场“硬核”荒野求生挑战赛引发众多网民围观。百余名来自全国的生存爱好者齐聚深山,仅凭一把柴刀开局
2025-11-10 12:59:00
今日天光|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11月9日,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2025-11-09 13:02:00
公交司机守护走失幼童
“这孩子一个人在路边太危险了!”近日,太原公交二公司S15路驾驶员闫利锋结束上午运营任务,驾车途经山西实验小学门口准备返回场站时
2025-11-08 18:06:00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