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职教振兴乡村案例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腊肉香飘致富路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09-21 20:29:00 来源:上游新闻

一块腊肉,是浓浓的家乡味,更为村子“修通”了致富路。

在重庆市巫溪县天元乡里一个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深处,有着一个名字诗意浪漫的村庄——万春村。由于山高谷深、路险坡陡,当地人长久以来只种植“三大坨”(红薯、土豆、玉米)。不过,村里家家户户养殖的生猪吃的是有机食物,喝的是山里的泉水,肉味香、品质高,但由于交通不便,生猪肉卖不出去又不耐储存,当地人只好将生猪肉腌制成腊肉。万春村的村民,从小是吃着万春腊肉长大的,对他们来说,腊肉香就是家乡的味道,也是致富路上的味道。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毕业生陈棕森是万春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利用村里的腊肉,打通了万春村的致富之路。这位名副其实的“腊肉达人”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又是如何将万春腊肉“发扬光大”的呢?

机遇,从“草帽”到“学士帽”的蜕变

2018年是陈棕森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时的他正处于人生迷茫期,只有高中文凭的他靠打工为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迷茫之际,陈棕森收到了在万春村做驻村第一书记的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老师谭鹏昊的邀请,回乡发展村里的腊肉产业。想着能为自己的家乡发展出一份力,陈棕森踏上了返乡创业之路。

在多方帮助下,陈棕森带领万春村101户农户创办万春村腊肉加工厂。腊肉加工厂成立第一年,陈棕森他们就做了3万多斤腊肉,产值有120多万元,利润30来万,轰动了整个天元乡。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部分遵循古法制作的腊肉、香肠因太咸或是发酸而被退货,损失了好几万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村民们制作腊肉、腊肠用的是土法,全凭经验,没有一个统一的生产标准。这让陈棕森意识到,必须从作坊式生产转变为标准化车间,只有全面提升村民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对接市场。适逢国家“百万高职”计划推行,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将乡村振兴学院办到了村里,2019年4月29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天元乡分院在万春村成立,陈棕森报考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全日制大学,成为了万春村“上学”路上的“带头人”。

在乡村振兴学院,学员们不仅在家门口就能上学,而且修够学分还能拿到大专文凭。陈棕森积极协调将“天元班”办在万春腊肉扶贫车间,影响了天元乡54名农民由戴“草帽”到“学士帽”的蜕变。

职教振兴乡村案例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腊肉香飘致富路

▲在万春村腊肉加工厂,村民们正在打包腊肉

扶贫先扶智。据悉,三峡职业学院30多名教师进入万春村共建“腊肉学院”,开设“院坝课堂”,办培训班12次/年以上,传授“饲料种植、生猪养殖、腊肉加工、电商销售”等方面的实用技能,使村民掌握高品质生态腊肉生产系列技术。采取“半农半读、农学交替、旺工淡学”模式教学,引领学员在网络空间线上学、在地头山间集中学、在创业基地实践学,改写了村民“人才短板、本领恐慌”历史,为万春村的乡村振兴培养智慧人才。

职教振兴乡村案例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腊肉香飘致富路

▲2019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巫溪县天元乡教学点开班典礼

万春村的“腊肉学院”只是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田间学院”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2019年以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主动与万州、云阳、开州、忠县、梁平等9个区县14个乡镇(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建村民“家门口大学”,设置集“人才培养、技能培训、创业孵化”为一体的“田间学院”,构建村校“命运共同体”。组建由专业教师、产业技师、创业导师构成的“田间三师”队伍,上山下乡开办特色产业订单班、创设田间课程超市、开发“三农”育训教材,采取移动教室、田间课堂等形式,实现“校园、田园、庭园”教学空间转换,破解“三乡人才”培育“不接地气”、产教“合而不融”等难题。3年多来,在三峡库区田间育训“三农”人才22500余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创举,产教结合书写腊肉攻坚卷

陈棕森带领村民创建腊肉加工扶贫车间,一起设计厂房、建厂,确定生产工艺,申报食品加工许可证的资料准备及答辩、申请专利等,带领61户建卡贫困户开启创业之路。变“资源”为“资产”,变“资金”为“股金”,变“村民”为“股民”,改“单户独斗”为“抱团发展”,推动腊肉扶贫车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2018年以来,陈棕森带领村民生产腊肉香肠共计32万余斤,销售额达1700余万元,加工净利润3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1.4万元。从养殖、就业、分红三个方面,带动万春村农户户均增收2.6万余元,直接带动32户99人脱贫。连续4年给村民分红,带动村民增收明显,“腊肉新乡村”全县闻名。合作社于2020年成长为重庆市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和县级扶贫“龙头企业”。

职教振兴乡村案例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腊肉香飘致富路

▲巫溪县万春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2020年分红仪式

在陈棕森带领村民生产之余,三峡职业学院围绕乡村振兴办学,建设“新农科”,在天元乡共建“腊肉生产协同创新研究院”,创新“腊肉生产职教标准”,发展腊肉系列产品。延伸教育扶贫产业链,促进天元乡腊肉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打造腊肉“接二连三”的“金专”“金课”,主动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参与“文农旅”结合的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教学与康养基地、休闲观光、乡村民宿相结合的教学产业。打造“科技+种养+加工+营销”产教融合的全产业链,助推高山饲料生产、生猪养殖、腊肉加工与销售等“生产教学”一体化发展,筑起天元乡“腊肉新高地”。

坚守,扎根乡村助推振兴

陈棕森是怀着振兴乡村的信念,积极投身到万春村发展之中的。通过“田间学院”学到专业技能知识、获得更高学历后的陈棕森并没有想要继续外出闯荡,而是非常坚定地选择留在万春村,帮助家乡振兴发展。在2021年,在众老党员村民的推荐下,陈棕森当选为万春村的党支部书记。

“成为村支书后,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让群众生活富起来,更要让群众生活品质起来。”在当选万春村党支部书记后,陈棕森冲在一线,守在一线,干在一线,为群众发展排忧解难,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产业绿色发展,河道积极整治,饮水安全卫生,宽带入网家家户户,全方位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把万春村打造成为环境美丽、农民富裕、产业兴旺、品质提升的美丽乡村。

职教振兴乡村案例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腊肉香飘致富路

▲陈棕森和村民在万春村腊肉加工厂

如陈棕森一般,到广大的乡村舞台上去施展才华,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近年来,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一直坚守“为乡育人、为村育才”理念,践行产教融合、村校共生,实施校园、田园、庭园“三园”融合办学,以“孵化基地+上云下地”方式育训“入乡人员”;每年鼓励2300余名大专毕业生回三峡库区打拼,在乡村扎根书写“大田文章”;每年培训5200余名高素质农民、农业经理人、合作社带头人、智慧农业的带头人等,致力于打造一批批高素质的新农民、一支支不走的工作队,促使他们凭技术技能扎根乡村,续创“耕读文明”。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把职业教育办到了农村田坎上、农民心坎上、农业命脉上,在田间、车间、山间流动培育“大国农匠”,使“新农人”成为“兴农人”,不断解答涉农高职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之问”。

(文/徐小迪图/邬静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编辑:骆丹责编:程微曦审核:赵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三下乡”:俯下身子搞调研 解剖麻雀促振兴
...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提高了猪仔的存活率。回顾自己的致富路,他深情地感慨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镇政府和县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尤其是在创业初期遭遇失败,相关部门及时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
2023-07-12 22:01:00
重庆职教工作会⑤丨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院长李炯光:打造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三峡范本”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院长李炯光“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将继续发挥农业高职院校优势,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上‘双轮驱动’全面发力,为重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4月26日,市教委召开
2024-04-29 19:08:00
...史不可不了解。这日,晨雾刚散,采访团便来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听取远古巴渝、壮丽三峡、抗战烽火、城市变迁的故事,为重庆之行打下一份底稿。走出博物馆,一行人步入整修一新的中山四
2023-05-19 08:36:00
百里杜鹃黄泥乡小坡村:养生猪熏腊肉走出乡村致富路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赵刚)为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百里杜鹃黄泥乡小坡村积极谋划产业布局,通过养殖土猪加熏制腊肉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引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提振巩固脱贫成
2023-10-27 10:49:00
渝货进京·观察丨扩大渝货“朋友圈”鼓足百姓“钱袋子”
...业银行、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及山东对重庆的倾力支持,助力重庆农特产品品质更优、销路更广、品牌更响,让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渝货进京”消费帮扶展销
2023-11-20 12:24:00
...来越好,还发展起脐橙产业,大家都靠着种植脐橙走上了致富路。”在大坝村的脐橙种植基地里,村民易勤国笑着告诉记者,自己过去在外务工,前年返乡种了10多亩脐橙,一年收入超过10万元
2023-04-22 05:25:00
...解决。“村里发展特色产业不容易,必须协助企业把这条致富路蹚出来。”李淦斩钉截铁地说。充分了解情况后,乡纪委迅速行动,一方面将问题反馈至乡市场监管、产业办等部门,督促主动协调解
2024-02-21 10:43:00
助力乡村振兴 武昌理工学院志愿服务团队为农民拓宽致富路
...产品直播带货等,给村庄农民带来直接收益,为农民拓宽致富路径。团队成员合影。学校供图今年,该团队继续为大树垭村助力。7月5日,团队成员前往建始县景阳镇大树垭村开展“短视频助力乡
2023-07-13 17:46:00
追梦中华·感知新重庆丨重庆城口:又到腊肉飘香时 乡村振兴活力足
...“中国钱棍舞之乡”到山神漆器产品远销国内外、城口老腊肉特色产业“再出发”,从实践中探索出的“大网格+小院落”基层治理新模式到“林中有河、河旁有村、村中有林”的山清水秀格局的逐
2023-05-15 09:5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烟台城乡建设学校举行“开学第一课”暨第一周升旗仪式
胶东在线9月8日讯(通讯员 王志辉)秋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1日清晨,学校全体师生齐聚知行广场,举行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暨第一周升旗仪式
2025-09-09 08:46:00
昨日(8日)上午,北京丰台区出台《丰台区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北京市实施方案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2025-09-09 09:06:00
德州学院20位新生共庆生日,首届硕士研究生同步入学
9月6日至7日,德州学院迎来2025级新生(含首届硕士研究生)。迎新现场欢声笑语,气氛热烈。学校党委书记吴君与20位当天过生日的萌新共同切开象征美好祝愿的蛋糕
2025-09-09 11:20:00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护理学院暑期“三下乡”,将服务送进社区
2025年暑假,淄博职业技术大学护理学院"与爱同行"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聚焦"一老一小"群体
2025-09-09 16:27:00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两组摄影作品入选教育部《光影里的中国职教》
近日,教育部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公布了《光影里的中国职教》一书收录名单,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参评的两组摄影作品《釉上新彩》和《景鱼拓画》入选
2025-09-09 16:33:00
山科职院应邀参加中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层座谈会并签署合作协议
9月4日,第二届中国—巴基斯坦B2B投资峰会暨中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层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国家职业技术培训委员会(NAVTTC)总干事穆罕默德・阿米尔・简出席会议
2025-09-09 17:05:00
弘扬教育家精神,烟台理工学院召开2025年教师节庆祝大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翟元昊 通讯员 赵蓓9月9日,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烟台理工学院2025年教师节庆祝大会在综合楼一楼多功能厅举行
2025-09-09 20:26: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许文秀)新房钥匙拿到手,不动产权证怎么办?洪山区不动产登记窗口全新推出《晓慧说登记》——“新房办证篇”
2025-09-09 22:34:00
河南农业大学李宁教授:以葡萄为媒,铺就产教融合育人“田间路”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李宁教授带领学生走进漯河葡萄种植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活动,将《食品营养学》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2025-09-09 12:08:00
迈好中学第一步,开启青春新篇章——郑州57中南校区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课程活动
大河网讯 为切实帮助七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培养集体荣誉感,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9月1日至5日,郑州57中南校区开展了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课程系列活动
2025-09-08 14:10:00
“林”林总总 正好遇“建”你|直击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迎新现场
金秋九月 清风送爽,又是一年迎新时,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来自天南地北的新同学,为校园注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焕彩迎新迎新现场气势宏伟
2025-09-08 14:10:00
齐鲁医药学院在省医学科普大赛中荣获佳绩
鲁网9月8日讯近日,2025年山东省医学会第二届医学科普创作大赛评选结果正式公布。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省的2800余件作品
2025-09-08 16:02:00
与父母当校友!武昌理工学院迎来“二代”新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陈亦菲)9月7日,武昌理工学院2025级新生报到现场,两张录取通知书完成了一场跨越22年的温情“回归”
2025-09-08 16:22:00
大河网讯 秋高气爽,旌旗飘扬。经过为期五天的严格训练与沉浸式体验,郑州八中2028届新生国防教育体验课于9月5日下午在学校操场举行闭营仪式
2025-09-08 16:43:00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
大河网讯 9月6日上午,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第41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出席
2025-09-08 1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