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3-15 10:07:00 来源:第一财经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过去一年日常消费中,有42.45%的消费者遇到过被商家侵害权益的事情,受访者遇到消费纠纷有79.51%发生线上,19.51%发生在线下。

一年一度的3·15来了,在过去的一年,消费者们都经历过疫情,也有更多的人们转向线上消费。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在“买买买”的过程中与遇到哪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第一财经近期启动《谁正在侵害你的权益?》问卷调查,经过约1个月的时间,收集到1000多份有效问卷反馈。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过去一年日常消费中,有42.45%的消费者遇到过被商家侵害权益的事情,受访者遇到消费纠纷有79.51%发生线上,19.51%发生在线下。其中电子消费品、旅游和医美是涉及纠纷最多的三大领域。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线上消费的“陷阱”在哪里?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具体到线下消费所遇到的侵犯权益主要涉及哪些方面时,受访者数据显示,有67.84%集中在服务质量方面;63.33%集中在价格问题;33.14%涉及虚假宣传;22.55%涉及退赔和售后问题;19.02%涉及商业欺诈;12.25%涉及霸王合同;同样也有12.25%涉商品质量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大量消费侵权事件都发生在线上平台。在线上消费时,受访者数据显示,遇到的侵犯权益的具体问题有71.18%涉及虚假宣传;67.25%涉商业欺诈;APP或平台无故扣款为54.41%;优惠券陷阱占29.51%;服务质量占18.63%;商品质量问题为15.59%。

由以上数据可见,虚假宣传甚至涉商业欺诈是大部分消费者在线上和线下都会遇到的问题,而在线上消费时,被无故扣费是比较凸显的问题,这也是互联网消费的一个特征问题。

网购纠纷凸显”,并且呈现出新老问题交织的形势,主要表现为:一是保价规则引误导,如部分电商平台在“双十一”期间开展促销时,承诺活动期间最低价但活动未结束时却又有更低价,消费者申请保价被拒;二是“小程序”购物售后无保障,一些不良商家利用小程序监管力度弱等漏洞,通过无第三方资金托管销售模式或诱导私信交易进行经营,发生纠纷售后失联;三是一些不法经营者利用个人社交账号,以自制官方店铺头像,诱导消费者与之交易,部分老年消费者支付费用后发现上当受骗;四是平台嵌平台误导消费者,有的电商网购平台对外推出平台特卖店,发生纠纷后,又以平台特卖店为电商网购平台内嵌入的小平台,问题店铺为小平台内的商家为由逃避自身责任;五是国内平台“国际购”业务售后渠道不畅。

“电诉宝”显示,2023年2月全国网络消费投诉问题类型中,退款问题排在首位,占比高达30.79%,其余问题类型依次为:网络欺诈(12.44%)、商品质量(10.76%)、售后服务(7.49%)、虚假促销(5.45%)、发货问题(4.91%)、霸王条款(4.91%)、网络售假(4.22%)、其他(2.86%)、订单问题(2.59%)、退店保证金不退还(2.59%)、退换货难(2.59%)、信息泄露(2.45%)、货不对板(2.18%)、客服问题(1.36%)、物流问题(1.36%)、恶意罚款(1.23%)、发票问题(0.41%)、冻结商家资金(0.27%)、送餐超时(0.14%)。

进一步关注线上消费的问题,第一财经《谁正在侵害你的权益?》问卷调查发现,物流运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其中有66.47%的受访者遇到过货损;64.71%的受访者在与物流企业进行赔付交涉时遇到过问题;60.59%的受访者所遇到的问题是运输速度过慢。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此外,线上交易过程中,还有一部分涉及到奢侈品问题。近期第一财经就收到一些消费者在线购买奢侈品所引发的真假货纠纷。根据第一财经《谁正在侵害你的权益?》问卷调查,61.18%的受访者在奢侈品消费中遇到过售后保修问题,56.86%受访者则遇到过品质问题。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三大“重灾区”:电子消费品、旅游和医美

在被问及具体在进行哪些消费时遭遇过纠纷时,有64.02%的受访者表示是消费电子及家电;有57.94%的受访者表示在旅游酒店领域遇到过纠纷;51.08%的受访者所遇纠纷则集中在医美。以上三个领域是消费者纠纷所产生的“重灾区”。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在消费电子及家电领域中,电脑、电视机和数码相机是占比最高的问题产品类别,受访者占比分别为53.43%、50.78%和50.69%。根据中消协此前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家电产品质量也是消费者投诉的重点领域,投诉问题包括:一是新兴家电产品亟待规制,如料理机、空气净化器、扫地机器人、投影仪等热门新兴家电产品层出不穷,发生纠纷后消费者维权难。二是部分“网红”家电产品质量受诟病。如一些“网红”小家电以高颜值、新创意、低价格为卖点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但产品质量不高、虚标功率、无“3C”认证等问题深受消费者诟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安装维修收费混乱。如商家承诺免费上门安装,但安装人员上门后却又以欺骗手段推销各种昂贵的辅助材料或收取此前未明示的费用。有消费者向第一财经记者爆料称,在购买家电后,由于搬运问题,造成房间地板损坏,之后引发赔付纠纷。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22年家电售后相关企业共产生1.6万条被执行人信息。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在旅游酒店消费中,价格虚高和强制购物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中价格虚高占67.25%,强制购物占60.1%。第一财经记者曾经在部分旅游团看到,导游会将游客带入到预先设置好的场景,甚至有剧本,给游客讲故事,目的是让大家购物;也有简单粗暴者直接要求游客在店内购物。还有一些旅游团则会带游客去一些免费景点,或者“车游”景点,但却收取相关费用。在价格问题方面,消费者遇到过不同旅客预订酒店价格不一致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其在排查用户价格类意见时发现,消费者看到的价格不同通常由入住日期、间数、房型、是否含早、是否可取消等要素不同导致。同时,用户等级、平台会员卡、活动优惠券等情况也影响具体产品价格。简言之,相对繁多的酒店选择要素只要有一个不同、或者用户等级不一致,甚至活动优惠券金额不同,都会导致最终看到的酒店价格不一致。消费者可以先排查是否存在上述的问题,旅客在选订旅游酒店商品的时候,自身也要注意选择与防范。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再来重点关注被高频率投诉的医美领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虚高价格和医疗事故是两大问题,分别占比62.35%和58.63%。有业内人士分析,医美本身就具有风险,包括医美机构的资质、消费者本身的身体情况等,而且医美的溢价非常高,尤其是那些医美填充材料等,价格不透明,而愿意做医美的消费者又很愿意花钱,于是一旦发生问题则涉及的金额都会比较高,最重要的是涉及身体健康问题。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从事医美相关的业务企业中,3.26%的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8.57%的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3.87%的相关企业曾出现行政处罚;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22年医美相关企业共产生2790余条被执行人信息。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教培、新型保险投诉不少

在近期的3·15系列调查中,有不少消费者反馈都遇到过教育培训机构难以退费的问题。有消费者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自2022年8月投诉开课吧不履行合同退款义务至今,已经过去半年时间,如今,开课吧客服、销售、教师等人员,悉数在线上“消失”,甚至连开课吧APP页面也一片空白,处于“无服务”状态。记者登录开课吧APP,页面一片空白,实名认证登录时APP显示“无此服务”。根据第一财经《谁正在侵害你的权益?》问卷调查,退课退费困难是该领域最大的问题,占比为70.59%,而教学质量差则是另一大问题,占比63.82%。

此外,由于疫情发生后,有一些新型险种诞生,由此也引发了一些纠纷。在此次3·15调查中,第一财经记者也收到了一些消费者的爆料。有消费者表示,2022年12月,当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结果发送到自己手机上时,他立即想起了自己在2022年初购入的保险。当时为了以防“中招”他购入了一份“新冠疫苗”相关险。根据保单内容,如果他在注射完新冠疫苗之后的有效期内确诊新冠病毒感染,他可获得2万元的赔付。在与保险公司客服沟通后,该消费者去医院做了检查并开具了相关诊断材料。将所有材料上传之后,他进入了漫长的理赔等待。12月28日,他终于收到了保险公司的反馈——拒绝理赔。保险公司给予的回应是,他的胸部CT没有表现出相关症状,不属于新冠肺炎,这款险保的是肺炎。有数位消费者都遇到过类似的理赔问题。也有消费者将相关保险公司告上法庭,目前还在处理中。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民以食为天”,此次的《谁正在侵害你的权益?》问卷调查显示,在餐饮食品领域,61.67%的受访者所遇到的问题是缺斤短两;53.24%的受访者遇到的问题是买到过过期食品。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从事餐饮相关的业务企业中,0.55%的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16.55%的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0.87%的相关企业曾出现行政处罚;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22年餐饮业相关企业共产生16.2万条被执行人信息。

买房买车的烦恼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根据此次调查,在汽车消费领域,占比超过60%的问题是虚假广告,信息不实;占比超过50%的问题则是以次充好的问题配件。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从事汽车维修相关的业务企业中,5.54%的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13.96%的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2.42%的相关企业曾出现行政处罚。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在买房方面,虽然这是一项低频消费,可一旦出现问题则成本代价较大,根据《谁正在侵害你的权益?》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0%的买房问题集中在销售人员隐瞒楼盘或房源配套的负面消息;54.51%的问题集中在销售人员会看人开价,也就是价格不诚信。而在在商品房交付环节,主要问题集中在开发商承诺的商业、教育、交通等配套无法兑现以及房子与交付标准或合同约定项目存巨大差异,这两项问题的占比都超过了65%。

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从事装修装饰相关的业务企业中,4.78%的相关企业曾出现法律诉讼,4.92%的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1.13%的相关企业曾出现行政处罚;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2022年装饰装修相关企业共产生14.7万条被执行人信息。

为什么频遭消费侵权?

3·15千人样本大调查:线上纠纷占近8成,电子产品、旅游和医美成“重灾区”

总结来看,消费者们认为频频遭到权益侵害事件,占比高达70.29%的原因是权益保护意识不强;36.96%则是因为违法成本太低;30%的原因是商家素质欠佳;约24%的原因则是消费者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

在遇到消费纠纷后,有55.49%的受访者表示并没有进行后续维权。在进行了后续维权的受访者中,服务平台投诉是最主要的方式,占比61.57%;消费投诉电话占29.61%;至于媒体曝光、协商解决和法院起诉则占比较低,均在6%以下。被问及消费维权之后是否得到解时,60.1%的受访者表示得到解决,36.47%的消费者则表示未得到解决。可见大部分的消费维权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5 11: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卓思-中国汽车市场联合发布“中国汽车行业客户体验指数(CXI)报告”
...。在售后服务环节,“价格费用”相关纠纷是客户投诉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没有明确告知价格”、“难以退费”、“零配件费用过高”等问题上。以透明度为例,有些服务商缺少公开的零配件价
2023-08-15 14:48:00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本报记者 卢 岳 实习记者 王鑫坤“农科院做的土豆片,你们赶紧去薅!”近来,一些带着“农科院”“中科院”标签的零食爆火网络。在某视频平台,这些“高学历”零食一条
2024-01-18 16:43:00
充电20分钟扣款99元?小电科技被疑“价格刺客”,共享充电宝成投诉重灾区
作者:涂梦莹曾以便捷、便宜取得市场的共享充电宝,正在失去用户信赖。截至3月14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包含街电、怪兽充电、小电科技与美团、搜电等共享充电宝品牌的投诉量累计超过10万
2023-03-15 10:36:00
本周涨跌榜TOP20:大科技板块终迎反弹;ST股仍是重灾区
...份(300956.SZ),本周累计上涨48.53%。该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产品结构件模组及相关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024-05-31 18:00:00
传AMD中国将裁员15%,GPU部门是重灾区,补偿方案“N+4”
...能为10%-15%,或将涉及300-450名左右的员工,其中RTG部门是重灾区。赔偿方案据说是“N+4”,不过也有传闻称“N+7”也有一定可能
2023-10-20 18:14:00
全球多家车企裁员背后:一场只留“大动脉”的行业调整战?
...务人员、工程师、生产线工人和物流团队,销售人员则是重灾区。据悉,一些部门裁员30%-40%,个别部门或指销售部门甚至高达50%,其他部门普遍在20%左右。另一边,部分合资车企
2024-06-07 15:49:00
信用卡业务仍是重灾区
...季度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情况显示——信用卡业务仍是重灾区目前,信用卡业务仍是投诉的“重灾区”。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关于2022年第三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
2023-02-02 05:16:00
撑起“金钟罩”,出海闯市场
...长态势的“第一大市场”。知识产权纠纷是贸易摩擦的“重灾区”。通州区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反馈,或多或少都遭遇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包括被指控侵权、遭受美国“337调查”、商标被抢注
2024-04-21 05:18:00
腾讯游戏“排雷”:组织架构大调整,反腐力度加强,天美工作室成整治重点
...00700.HK)反腐的力度仍在不断加强,2024年游戏业务成为“重灾区”。1月16日午间,阳光腾讯发布2024年腾讯反舞弊通告。过去一年,腾讯反舞弊调查部共发现并查处触犯“
2025-01-16 17:33: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好稿传佳声,2024年度“建行好声音”优秀新闻评选活动举办
脚力丈量大地,眼力洞察细微,脑力凝聚智慧,笔力书写担当。为全景呈现建行山东省分行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5-04-02 19:38:00
外汇局莱芜分局“五向”发力精准施策,提升企业汇率避险能力
近年来,外汇局莱芜分局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外贸稳外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汇银协同推进机制,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攻关
2025-04-02 19:38:00
廊坊黎明气体取得化工容器温度控制装置专利,能够避免控制器内部的精密元件受到震动损坏,提高控制器使用寿命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廊坊黎明气体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化工容器温度控制装置”的专利
2025-04-02 19:40:00
上海魔毯智跑取得电控减振器外置电磁阀专利,使电控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结构更紧凑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上海魔毯智跑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体式螺线管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控减振器外置电磁阀”的专利
2025-04-02 19:40:00
秦洪看盘|抛压衰竭,拐点临近
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周三A股市场出现了缩量中窄幅震荡的态势。其中,上证综指在早盘一度强势,但奈何跟风买盘不足
2025-04-02 19:48:00
预防与矫正二合一,时代天使儿童防龋隐形矫治器全面上市
4月2日,时代天使宣布,创新的儿童专用防龋隐形矫治器将在全国合作口腔诊所全面上市。这款产品通过材料技术创新,在矫正牙齿的同时为儿童提供全面而持久的防龋保护
2025-04-02 20:03:00
芜湖市浙金管业取得拼接式钢丝网骨架管专利,可轻松组装和拆卸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芜湖市浙金管业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拼接式钢丝网骨架管”的专利
2025-04-02 20:11:00
德阳市迪信佳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取得用于蒸汽管道的弯管专利,该专利使装置弯曲度变大后便于复位从而提升了实用性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德阳市迪信佳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于蒸汽管道的弯管”的专利
2025-04-02 20:11:00
北交所:拟于近期开展存量上市公司证券代码切换(试点)第一次全网测试
4月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办公室、全国股转公司办公室发布通知称,北交所拟于近期开展北京证券交易所存量上市公司证券代码切换(试点)第一次全网测试
2025-04-02 20:12:00
江苏磊霆取得一种结构稳定式双套管弯头专利,使得内弯管装配便利高效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磊霆精密新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结构稳定式双套管弯头”的专利
2025-04-02 20:12:00
杭州杭氧化医工程有限公司取得用于空分设备外漏管道的防护组件专利,避免一定程度外力下管道受损,提高管道使用寿命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杭氧化医工程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用于空分设备外漏管道的防护组件”的专利
2025-04-02 20:12:00
天津市盛祥冷拉取得异形抗压矩管专利,增加矩管主体的抗压性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津市盛祥冷拉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异形抗压矩管”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702764 U
2025-04-02 20:12:00
江苏长隆石化取得一种适用于低温装卸环境的增强型快速连接装置专利,采用独立的液压缸操作卡爪,确保每个卡爪能独立工作
金融界2025年4月2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长隆石化装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适用于低温装卸环境的增强型快速连接装置”的专利
2025-04-02 20:12:00
盐津铺子股东解除质押267万股 同时质押260万股
4月2日,盐津铺子(002847)发布公告,股东张学文解除质押267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6.37%,占公司总股本的0.98%
2025-04-02 20:12:00
新希望:预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4.3亿元-5亿元,同比扭亏
4月2日晚间,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000876.SZ)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
2025-04-02 2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