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乾隆晚年做错了3件事,导致政府财政困难,给后代留下一堆烂摊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4 15:48:00 来源:戏说三国

原为清朝乾隆皇帝所著,晚年做错了3件事,使清朝走向衰弱。在他的前半生,他还是立下了不少功绩。但到了晚年,却差点葬送了他之前的成就。

晚年的乾隆皇帝自以为功勋卓著,便开始无线地放纵自己的欲望,觊觎享乐和虚荣。六下江南,消耗了大清朝大量的财富,导致政府财政困难,给后代留下了一大堆烂摊子。

乾隆晚年做错了3件事,导致政府财政困难,给后代留下一堆烂摊子

同时,在他的统治下,清政府盲目自大、自以为是,拒绝排斥一切外来先进文明,依然生活在盛世的幻想中。中国在那个时代完全落后于世界。土地兼并严重,清朝被彻底削弱,最终无药可救。

乾隆晚年做错了3件事,导致政府财政困难,给后代留下一堆烂摊子

纵观乾隆皇帝晚年,他主要做错了三件事。首先是重用权臣和申。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和珅是个大贪官,不仅是整个清朝的大贪官,而且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级别非常高的贪官。

乾隆重用这样的人,你觉得清朝还能快速发展吗?

乾隆晚年做错了3件事,导致政府财政困难,给后代留下一堆烂摊子

第二件事就是闭关锁国。乾隆晚年,天下风云巨变,但乾隆仍坚持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发展停滞甚至倒退。

第三件事,六次下江南,耗尽国库。百姓怨声载道,丧心病狂。

正是因为乾隆晚年做错了这三件事,才让大清王朝走向没落。

乾隆晚年做错了3件事,导致政府财政困难,给后代留下一堆烂摊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4 17: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说乾隆败光了清朝
...老祖宗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业在20年间挥霍一空,而且还将烂摊子留给了嘉庆帝,让他一生都过得非常节俭,嘉庆帝与乾隆帝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不过即使如此也无法丰盈国库。8000万两的积
2023-05-28 20:34:00
为何说乾隆活了89岁,带走了“康乾盛世”
...了89岁,他看着道光长大,却给孙子道光、曾孙咸丰留下烂摊子,也是一种悲哀。一、论寿命和在位时间,古代帝王很少能跟乾隆掰手腕古代医疗水平有限,皇帝日理万机,各种勾心斗角,心力交
2024-07-11 21:02:00
康熙打江山,雍正固江山,乾隆吃江,乾隆在位61年做了哪些事?
...,由于到了康熙末年,国库亏空,留给雍正的其实是一个烂摊子,,所以雍正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克服各方面的阻力,在全国上下开展大规模的亏空检查,整顿吏治。实行摊丁入亩的税赋改
2023-02-07 19:55:00
乾隆病危之际为何嘱咐嘉庆和珅不能杀
...个王朝给拖垮。乾隆留给嘉庆的不是一个盛世,而是一个烂摊子。针对这些问题,嘉庆提出了解决方案,可他的方案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因为个人经历原因,他是一个坚定的“守成”派,想要遵循
2023-03-15 22:10:00
和珅死后15年,嘉庆为何连下3道谕旨
...受完了之后翘辫子了,但留给嘉庆的却是一副不能再烂的烂摊子。为了收拾这副烂摊子,嘉庆在乾隆死后没多久,便将军机大臣和珅赐死,查抄了他家中的所有财产。嘉庆此举是一箭双雕之计,既在
2023-02-06 14:24:00
雍正皇帝的心腹大臣李卫,在乾隆时期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李卫跟盐打了很深的交道。雍正刚继位,就把盐务这个烂摊子丢给李卫,可谁想到李卫做得非常好,雍正于是大力提拔。李卫十分听雍正的话。李卫为官一生,清廉执政,在自己的职权内,不管是
2024-06-23 20:26:00
雍正花10年做了3件事,乾隆登基后全部推翻
...因。雍正帝登基后,他的第一任务就是收拾康熙留下来的烂摊子。如果收拾不好,清朝怕是要提前走下坡路。雍正是个勤劳的皇帝,这一点毋庸置疑,在整个皇帝群体中,雍正的勤劳都能排的上号。
2023-03-01 19:31:00
和珅贪的钱,嘉庆一年花没了,他花哪去了
...康熙时代,清政府连年征战,国库亏空,雍正接下这个“烂摊子”,励精图治,算有点了起色,不过没多久就被乾隆接手了,而清朝的没落也正是从乾隆时期开始的。所以所谓的康乾盛世最不可或缺
2024-04-27 10:09:00
嘉庆询问和珅贪得的钱能否花完,和珅的回答让嘉庆无言以对
...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朝廷的政治生态。乾隆挥霍无度留下的烂摊子,让嘉庆疲于应对。而和珅的死,也让那些依附于他的官员失去了靠山,清朝的官场一时陷入混乱。对和珅来说,他的结局或许早已注
2024-12-27 09: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