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构建教研新格局 实现教育高质量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1-13 08: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九江日报

胥明辉

中小学教科研制度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优良传统、特色优势,是保障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对促进教师发展、指导教学实践、推进课程改革、服务教育决策具有指导引领作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整体进入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新时代,面对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推进教育育人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构建教研新格局,加快教科研工作的整体转型,把传统优势提升为新时代教育强国的新优势,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完善教育科研体系 理顺教研管理机制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教育是基础,教研是引擎。《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和2023年8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发挥教科研机构专业引领作用,将中小学教研工作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评价和地方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内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持续完善国家、省、市、县和学校五级教科研体系,强化职能、统一标准、加强建设,独立设置教科研机构,通过“教研共同体”开展跨区域、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的“教研训”一体化大教研活动,形成“市级教研做引领、区域教研创精品、校本教研显特色、学科教研重分享”,上下联动、运行高效、持续性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构建职责明确、协作研究、成果分享、相互促进的教科研格局。

明确教育科研方向 服务教育管理决策

教学研究是一种系统化的、严谨的研究方法,通过问题研究揭示教育规律,提出解决方案,指导教育决策,为教育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教科研工作要以学科课程改革与引领、课堂教学优化与创新、校本教研与实践、课题研究与探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教师专业成长与指导、重点难点攻关与突破、发展决策探究与咨询为职责,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管理决策为任务,开展基础理论、应用实践、开发创新研究。着重在加强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与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上下功夫,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政策和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实施、评估等工作。定期开展教学专题调研,及时反映需要引起重视的教情、学情变化。从单一教学型转向复合型,从学科单干封闭式转向团队协同开放式,从研考转向研教、研学,从主攻考试转向对学科素养的重视,尤其注重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要深入研究学法和教法,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科整体育人功能,指导学校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要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协助和配合做好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监测分析工作,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建议。

强化教研工作职能 激发教研队伍活力

职能定位是促进教研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问题。教研员必须通过对教育政策和教育背景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科教学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科精髓和内涵的深刻体味和深入领悟,去占领学术的制高点,具备学科的领先性,夯实自身的学术功底,引领学科的发展走向,从而用自身的学术魅力去影响和引领基层教师。

因此,新时代教研工作职能定位应该是教研工作担负着推进教育思想观念、课程、教学、评价等育人方式变革,促进教师发展,引领学生创新成长,服务教育决策的重要职责,是基础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专业引领力量。

教而优则研,教研员是老师中的老师,是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少数”。严格教研员准入标准和遴选机制,按照国家课程方案配齐学科专职教研员,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可以根据需求,分学段配足全部学科兼职教研员。通过优化教科研队伍年龄结构,遴选具有丰富教学经历经验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充实队伍,建立教研员量化积分考核和全员培训制度,实施周期性能力提升研修机制,推进教研员在职研修常态化发展。实施教研员任期制和使用选拔的“旋转门”制度,形成教师与教研员能进能出贯通使用机制,教研员任期结束根据考评可到学校任教或任职。优化队伍的关键还要有效解决教科研部门的编制、经费和教研员待遇等基本保障问题,增强教研员岗位的吸引力。教育行政部门要协同解决“教研队伍配备缺,教研经费保障弱”“收入晋级不如一线,评优评先不算一线”“高级职称评定难,正高职称难上难”等问题,解决后顾之忧,真正有效发挥教研机构和教研员引领作用。

立足课堂教学研究 深化课程体系实践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堂是落实课程的阵地,教学是实施课程的途径。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指导是增强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执教能力的重要途径。教研员要根据课程方案和标准,研究推进教学方式变革,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引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强化学生意识、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推广“好课多磨”等行之有效的教学研讨模式,通过专家引领、案例分析、互动研讨、教学反思等方式,指导教师有效提升执教能力和把握课程标准能力。教科研工作要适应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发挥专业引领和支撑作用,就必须在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紧扣“五育”并举重要改革发展任务,加强课程、教材、教学、作业、考试评价等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研究,落实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加强国家课程研究,指导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规划与开发,优化课程体系,丰富发展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指导教师准确把握学科特质并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诊断与改进水平;加强考试评价理论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考试命题能力与质量。指导幼儿园科学保教、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营造校本教研氛围 科学开展质量评估

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落实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桥梁。面对新时代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从目标、动力、内容、方式等方面展开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一是以整体思维重塑校本教研目标。校本教研重心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深入开展内容、策略、方法、机制研究,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要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建立双线并行的“大教研”机制,横向上实现学科教研和跨学科教研并行,纵向上实现学段教研与跨学段教研并行。二是以治理思维激活校本教研动力。将校本教研作为学校治理体系组成部分,改进教师管理与教研团队建设,赋予一线教师专业自主权与决策权,组建“项目式研修团队”,激发校本教研活力。三是以贯通思维优化校本教研内容。建立下沉机制,使教研工作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学生之中,指导学校做好教师研修内容的系统设计,分层分类建构教师研修内容,形成以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个性化课程为主体的教师研修课程体系,激励教师参与课程学习与研修活动。四是要以实证思维转变校本教研方式。要从基于经验的浅层化教研走向基于实证的深度教研,帮助教师以专业性与研究性应对日常教育教学和管理,有效实现“教”与“研”双向滋养。同时要重视区域教研对校本教研的引领作用。因为区域教研不仅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力量和重要途径,更是校本教研的“源头活水”,只有源源不断的新思想新理念指导下的校本教研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跟上教改的潮流,才能焕发教与研的生机与活力。构建良好的区域教研生态,还需要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制定办学质量评价办法,健全办学质量调研评价机制,落实教育教学常规过程调研评估,推进区域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建设数字化教研网 持续创新教研方式

基础教育教研数字化进展较快,但多数地方只是将数字化当作提高效率的工具或方便交流的手段,没有制定数字化教研规划方案,也没有考核推动机制,更没有同教科研高质量发展有机深度融合。国家正在构建数字化教研平台,只有依托“国家数字化教研平台超市”构建市县校三级纵向数字化教研服务指导体系和省市间横向数字化教研分享交流体系,启动数字化教研培训,出台教研员数字化素养发展指南,明确教研员数字化素养的标准,加强教研员和教师数字化能力建设,推动数字化教研改革,才能让数字更好赋能教研。教研机构和学校先行先试,设立一批数字化教研实验网点或研究课题,在体制机制、手段内容、部门联动、资源共享、购买服务等方面改革创新。加强与相关部门多维度有机融合,探索将现代教育技术嵌入数字化教研过程,借势大数据分析提升教研精度和效度,才能精确发现教学问题,精心改进教学方式,精准确立教研主题,精细开展教研活动,为进一步改进教研成果蓄力。

高质量的教科研对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教科研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从新课标、“三新”改革、义教“双减”“五育”并举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中寻找切入点,以问题解决的过程作为教研工作提升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教师能力水平,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多措并举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该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围绕校情学情实际,将教研工作作为锻造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有针对性地调整
2023-08-08 09:10:00
北京市首场“全域教研”活动在通州区启动
...动,推进构建教育领域新质生产关系,支撑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健全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市、区、校三级教研为主体,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教研工作新格局。“全域
2024-04-23 09:09:00
推进乡村教研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上海市崇明区:推进乡村教研高质量发展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洛舍镇中心学校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乡村稻田,描绘自然美景。通讯员 王正 摄■聚焦农村中小学教研体系建
2024-01-05 09:08:00
...校共同发展为基点的多维度立体教研模式,服务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11-23 10:09:00
...极探索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路径,切实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教育振兴齐鲁样板。据悉,胶州市教育和体育局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围绕乡村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课程与
2023-11-10 01:37:00
围绕“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协商议政
...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做深做细议政建言、思想引领、凝聚人心工作。要聚焦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议政,助
2023-09-23 02:10:00
...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积极推行“课程思政”,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要参与、指导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
2023-09-07 13:08:00
共学、共研、共进,渝中区首届“教研月”活动开启
...研究所中小学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进就“渝中教研持续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这一问题,建议渝中区要加强教研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
2024-11-19 14:33:00
...育十条》大力实施“十大行动”以实干实绩推动鄂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郭爱兵)3月12日,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系统总结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并对2023年工作作出
2024-03-19 13:19: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