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针对罕见技术难题,院士专家助力“皖江第一隧”工程建设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2-12-21 17:1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2022年12月21日,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工程“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长距离穿越高粘软硬不均复合地层掘进技术专家咨询会”在芜湖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等6位知名专家,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芜湖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芜湖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部分项目参建单位和盾构设备制造等单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共同参加了会议。

针对罕见技术难题,院士专家助力“皖江第一隧”工程建设

会议现场。中铁十四局供图

会上,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芜湖长江隧道建设指挥部详细汇报了项目基本情况、隧道进展情况、盾构掘进进入软硬不均复合底层后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应对措施。设计、工程监理和设备制造单位的代表先后作了针对性发言,介绍了有关情况。

自2022年5月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右线“皖江奋斗号”、9月左线“皖江复兴号”先后进入复合地层以来,陆续出现掘进参数异常变化、刀筒裹泥、刀具偏磨、盾构机刀盘和辅壁开口结泥饼等问题,盾构机掘进困难,制约了盾构掘进速度。项目建设前期,作为本项目的政府专家组长,钱七虎院士明确指出了工程建设的难度。

针对罕见技术难题,院士专家助力“皖江第一隧”工程建设

会议现场。中铁十四局供图

针对盾构隧道目前掘进现状,与会专家经过质询发言和充分讨论,进一步了解了盾构隧道施工情况。专家组肯定了项目团队此前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今后项目建设科学指导意见:针对上软下硬地层,结合地层变化情况,突出解决结泥饼的主要矛盾;对前期应对的有效措施坚持到位并加强;对形成结泥饼的地质原因和地层加固、新型分散材料等新技术加强研究、试验和应用;结合工程实际,实事求是考虑工程成本及工期。

据悉,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全长5.96km,其中盾构段左线3957m,右线3967m,管片外径14.5米。盾构掘进进入越高粘软硬不均复合地层后,中铁十四局项目团队以科技为先导,着力开展技术攻关,先后8次组织召开行业内专家会,7次集团内部专家会,在实践中摸索,在探索中前行,先后采取了高压进仓清理泥饼、拆除中部格栅、割除刀盘限径板、增加冲刷管路、调整刮刀高度、吸口前移、调整盾构机掘进参数等一系列措施,解决施工难题,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右线已掘进1848米,左线1762米,分别完成盾构隧道的47%和45%。

该项目计划2024年底建成通车。工程建成后,驾车从隧道过江仅需4分钟,将大幅提高芜湖市跨江交通能力,对加速江北地区发展,促进芜湖副省域中心建设,加快安徽省长江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17:55:5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700多名建设者坚守江底,力保“皖江第一隧”如期通车
...怠,坚守在隧道施工一线,全力推进隧道内部结构、附属工程建设。在刘辉看来,坚守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对百姓的庄严承诺。\"我们会全力以赴,为隧道建设站好最后一班岗,为芜湖城市建设
2025-05-01 19:52:00
...路和隧道装饰装修工程等进行全面、严格检查,同时审查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技术档案、施工记录、检测报告及验收文件,并对通风、供电和消防等机电设备关键系统开展现场联动测试,整个验收过程
2025-06-22 13:28:00
“皖江第一隧”首线贯通 通车后过江仅需5分钟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10月12日上午,随着“皖江奋斗号”盾构机破洞而出,顺利抵达接收井,“八百里皖江第一隧”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右线率先贯通。芜湖城南过江隧道位于芜湖市长江大拐
2024-10-12 10:53:00
刚刚,成功穿越!“皖江第一隧”迎来重大节点
...正式完成拼装,位于长江水面以下45米深的右线盾构机“皖江奋斗号”成功穿越长江航道,安全、平稳抵达长江南岸,胜利突破又一重大节点目标。图中弧线为城南过江隧道地下掘进线路芜湖城南
2024-04-15 11:30:00
芜湖“皖江第一隧”掘进突破5公里
大皖新闻讯 “隧道掘进总长已突破5公里!”11月28日,在长江江面以下60米处的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内,现场欢呼声一片,建设者们各个难掩喜悦之情。“长距岩高水压大、地层复杂控制难、穿
2023-11-28 12:51:00
广聚院士专家智慧力量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西宁晚报广聚院士专家智慧力量推动青海高质量发展——第四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院士专家在青海”座谈会综述黎晓刚摄7月21日上午,精心筹备、备受关注的
2023-07-22 03:44:00
院士专家齐聚南昌 共商江西产业基础创新发展
...客户端叶海日1月6日,“产业基础创新发展学术报告会暨院士专家咨询会”在南昌召开。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活动期间会见了来赣参加会议的院士、专家。省政府副省长夏文勇出席活动并
2024-01-07 02:40:00
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他76岁为何能当选院士?
...些也站上了三尺讲台,活跃在科研攻关一线,奋斗在重大工程建设的岗位上,为国奉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精神正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极目新闻综合中国工程院网站、光明日报、澎湃新闻、文汇报、上
2023-11-23 15:10:00
...为主线,超前谋划前沿技术攻关,着力突破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的“卡脖子”关键技术问题,全力打造自治区水利建设大发展投融资平台、水资源科学高效利用配置平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09-09 09:0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近日,国内多地马拉松接连取消,“路跑赛事大省”江苏也有赛事取消,其中包括2025年南京江岛半程马拉松、2025靖江半程马拉松
2025-10-14 16:57:00
为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系统的运用,进一步提高辖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意识,确保辖区火灾形势持续稳定。九月,上饶市广信区消防救援大队深入辖区单位开展“双随机
2025-10-14 17:02:00
稼轩词中千年景 稻花香里黄沙渠
在赣东北的青山绿水间,一条长达8.86公里的古老水渠静静流淌——这就是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黄沙岭乡的黄沙渠。这座始建于千年前的水利工程
2025-10-14 17:02:00
上饶市广丰广信村镇银行2025年秋季“广信春苗助学金”温暖发放
10月11日,上饶市广丰广信村镇银行“春苗助学”志愿者团队走进广丰区五都镇杉溪学校,开展2025年秋季“广信助学金”发放活动
2025-10-14 17:02:00
北大荒农业股份新华分公司:高标准完成水稻“空育163”收获及销售工作
近日,北大荒农业股份新华分公司农业科技园区按计划完成水稻品种“空育163”的集中收获工作。在机械化设备的协作下,收割、脱粒等环节高效进行
2025-10-14 17:05:00
河北日报讯(曹智、周寒)近日,河北高速集团作为牵头人的联合体成功中标G95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津冀界至廊坊段(以下简称“唐廊高速廊坊段”)项目特许经营者
2025-10-14 08:34:00
激活妇女力量 扮靓美丽家园全省累计创建美丽庭院1046万户河北日报讯(记者孙青)走进伍俊的农家院,仿佛踏进花的“海洋”
2025-10-14 08:35:00
烘干忙不停,玉米快归仓——来自秋收一线的报道(一)10月13日,走进元氏县佳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眼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2025-10-14 08:37:00
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李畅)10月13日,中国邮政集团成功竞得雄安新区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片区XACR-2025-009宗地
2025-10-14 08:38:00
京津冀启动优质特色农产品进社区进单位促消费系列活动河北优质农产品直供京津社区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近日,京津冀优质特色农产品进社区进单位促消费暨“衡沧蔬菜”品牌大集网上团购推广季系列活动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盐业集团正式启动
2025-10-14 08:39: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中达翰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董事长巩雪桦:用农林废料,修复“受伤”土壤
中达翰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董事长巩雪桦用农林废料,修复“受伤”土壤10月9日,巩雪桦(中)和团队成员一起做实验。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摄秋收时节
2025-10-14 08:40:00
重塑老空间 解锁新功能——从一场推介活动看河北如何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眼下,河北省各地城市更新建设正在加紧推进。廊坊市新兴重工的废旧厂区
2025-10-14 08:42:00
河北开展电梯按需维保试点引导使用、维保单位从“注重维保过程”向“注重维保效果”转变河北日报讯(记者马彦铭)近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通知
2025-10-14 08:44:00
保护古树,留住那一抹乡愁
河北省是全国古树名木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千百年来,古树名木不仅见证时代变迁、演绎生命传奇,还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历史坐标和文化基因
2025-10-14 08:44:00
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政银联动送“章”到家 政务市集让企业创业“轻装上阵”
鲁网10月13日讯“原本以为刻章开户得跑好几趟,没想到现在开户就能免费领章,一趟全搞定,这政策真是给我们初创企业省了不少心
2025-10-14 08: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