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四野五大王牌军,14兵团独占其二,实力无疑是四野各兵团之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5 17:20:00 来源:戏说三国

作者:莫孤烟

自1949年2月起,连续打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东北野战军开始休整。林彪和罗荣桓开始考虑如何落实总部决定,将麾下的12个野战纵队编成4个兵团。

在野战军之下设兵团建制,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大兵团作战的需要,这一意见总部早在1948年11月就下达了。当时辽沈战役大局已定,原本是想在战役结束的休整期开始整编部队,但东野又要提前入关加入平津作战,所以整编计划就暂时放下了。

四野五大王牌军,14兵团独占其二,实力无疑是四野各兵团之冠

东野大军入关

到了1949年4月,四野大军开始陆续南下(之前萧劲光已率先遣兵团的两个军南下参加渡江作战),途中四野总部下达命令,组建12、13、14、15四个兵团,每个兵团下辖三个军,司令员分别是萧劲光、程子华、刘亚楼、邓华。

东野的12个纵队中,公认最强的有5个,也就是1纵(38军)、2纵(39军)、3纵(40军)、4纵(41军)、6纵(43军)。组建兵团时,当然要考虑到力量配置的均衡,主力要划给各兵团。于是,38军归13兵团,40军归12兵团,43军归15兵团,唯有14兵团最“奢侈”,拥有39军和41军两大王牌军,可见林总对刘亚楼的厚爱。

四野五大王牌军,14兵团独占其二,实力无疑是四野各兵团之冠

刘亚楼在天津战役中

刘亚楼长征时期就是主力师师长,后来赴苏联伏龙芝军校学习,回国后给林彪当参谋长,把东野司令部打造成了能适应现代化大兵团作战的指挥机构。平素很少夸人的林彪,对刘亚楼不吝美誉之词,说他一个人顶三个参谋长。在东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刘亚楼功不可没。

多年来,在司令部运筹帷幄的刘亚楼,在平津战役中总算有了亲自带兵攻城掠地的机会,指挥5个纵队22个师,29个小时攻克天津,体现了出色的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到了大军南下时,刘亚楼说什么也要争取到带兵的机会,在他的一再要求下,总算当上了14兵团的司令员。

14兵团的政委是莫文骅,来自百色起义的红7军,东北作战时是4纵政委。他是政工干部,领导水平很高。两位兵团副司令分别是黄永胜、刘震(兼39军军长),都是大名鼎鼎的战将。兵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吴法宪,是刘震在2纵时的老搭档,也是老资格的政工干部。

四野五大王牌军,14兵团独占其二,实力无疑是四野各兵团之冠

陈赓(中)与莫文骅(右)在延安合影

除了39军、41军这两个战功赫赫的王牌军,14兵团建制内还有42军。该军的前身是东北军区的三个独立师,1948年3月才成立,是我军最年轻的纵队之一。该部没有红军血脉,连八路军的成分也不算多,打的大仗不太多,幸好赶上了安阳攻坚战,部队经受了锻炼,正处于上升势头。

四野的五大王牌军,14兵团独占其二,实力无疑是四野各兵团之冠。不过,14兵团的番号只存在了4个月便取消了。三野存在时间最短的8兵团,番号只存在了5个月,14兵团的历史竟然比8兵团还少一个月,这究竟是为何?

最直接的原因,是刘亚楼调走了。

14兵团成立后,刘亚楼一直忙着移交四野司令部的工作,无暇跟随部队南下。等39军已经进入豫南,41军和42军进入豫北之后,莫文骅和吴法宪才带着兵团部,从天津出发追赶部队。到了7月初,林彪筹划举行宜沙战役,14兵团部进入武汉,39军和41军全部投入战斗(42军留在河南,未渡江南下),准备和白崇禧集团决战。

四野五大王牌军,14兵团独占其二,实力无疑是四野各兵团之冠

四野南下工作团

眼看大战在即,刘亚楼却迟迟不能到任。原因是他这个时候肝病复发,被送到苏联养病了。等到病好回国,他又被召去组建空军,因而未能随14兵团南下,和白崇禧决一雌雄,不能不说这是一件憾事。

之所以要调刘亚楼担任空军司令,除了他有才干、能力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刘亚楼的留苏背景。中国空军的建立,不能没有苏联的帮助,找一个啃过洋面包、能说一口流利俄语的将军和苏联人交涉,作用不言而喻。

按照总部的命令,不仅刘亚楼从四野调走了,整个14兵团部也直接改成了空军司令部,兵团番号也就自然消失了。

四野五大王牌军,14兵团独占其二,实力无疑是四野各兵团之冠

担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

兵团这一建制的成立,原本就是临时性的,随时可以成立,随时也可取消,一切根据实际需要来办。三大战役之后,蒋军主力除了白崇禧和汤恩伯两个集团之外,基本损失殆尽,我军南下之后没有多少大仗可打,更多地将投入剿匪作战。这样一来,兵团建制的存在反而显得叠床架屋,层层转发命令反而影响指挥效率。很明显的例子是,四野进入湖南发动衡宝战役时,林彪的命令经常直接下到军,甚至师一级,使得兵团机关很尴尬,甚至会有怨言。

14兵团番号撤销后,39军划归13兵团,41军划归12兵团,42军则由四野总部直接管。13兵团政委萧华调任空军政委,莫文骅便接任13兵团政委。原14兵团的副司令黄永胜和刘震改任13兵团副司令,原14兵团副政委吴法宪改任13兵团副政委。39军划归13兵团后,13兵团一下子有了38军、39军两支王牌军,实力跃升为四野之冠,也奠定了日后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基本力量。

四野五大王牌军,14兵团独占其二,实力无疑是四野各兵团之冠

1955年授衔时,原14兵团的干部中,出了刘亚楼、黄永胜、刘震三个上将,还有莫文骅、吴法宪、吴克华、吴瑞林、吴信泉、胡奇才、温玉成、孔石泉、欧阳文、周彪10个中将,堪称将星云集,可谓传奇。

刘亚楼和黄永胜授上将,是毫无争议的,刘震和吴法宪原本平级,为何刘是上将而吴为中将?原因在于刘震来自红25军,和韩先楚是作为这个“山头”在上将中的代表。

莫文骅作为兵团政委,职务在刘震之上,原本应是上将,但在广西剿匪中的事,多少影响了授衔。吴信泉和温玉成能授中将,一大原因是抗美援朝战功的加持。

14兵团的三个军,历经多次调整改革,其主体至今仍在,也是一个奇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5 2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战争年代的一个军有多少人?可能有几百人的情况,也可能有几千人的情况,不过一般来说军的编制,实力数还是要上万的。按照当时一般的编制,一个军之下应有3个步兵师,每个师的兵力少则五六千
2024-08-23 15:48:00
1948年的辽沈战役胜利结束后,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总计兵力达到了80余万人。此时的东野部队可谓兵强马壮,12个野战步兵纵队基本齐装满员,甚至超出编制兵力;此外每个纵队还额外配置
2024-08-23 15:48:00
一野的番号,主席为何没给东野,而是给了兵力最小的西野?
...被命名为第一野战军,而源于红一方面军的东野则成为第四野战军。活跃于南线的中野成为第二野战军,华野则成为第三野战军,而拱卫京畿重地的华北军区部队,作为“御林军”和全军的总预备队
2023-09-14 17:21:00
东野入关打密云,主席严厉批评林总,程子华回忆录有说法
...赶到北平以西,并及时掐断平绥铁路,防止傅作义“三大王牌军”的头号主力35军从张家口南逃北平。这样一来,我军要想拿下古都就要多费周折。第二点,东野先前兵团“打草惊蛇”也就罢了,
2023-09-21 16:33:00
...设。国军将美式105毫米口径榴弹炮配置在独立炮兵部队和王牌军的军属炮兵,由于这一等级的火炮非常重要,数量也不是说想有多少就有多少,所以真正配上这种炮的军级单位并没有多少。比如
2024-08-23 15:48:00
揭秘蜀汉三大王牌军的历史与传奇故事
...等等,那么刘备和他的蜀汉呢?今天就来说一说蜀汉三大王牌军:白毦兵只是其中之一,另外两支才是主力。白毦兵白毦兵在史料中提及不多,但是名气不小,《太平御览》记载诸葛亮曾写信给其兄
2024-01-23 13:23:00
从黄埔军校毕业的开国将军,作战水平,比较突出的十人是谁?
...我军名将。在解放战争时期,任职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的林总,也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他的作战水平,在整个人民军队中都是数一数二的。与此同时,在解放战争时期,被他
2024-10-19 00:58:00
廖运周起义,却遭我军袭击,带路参谋埋怨:怎么向我们开火?
...号,我军阵地不但一点动静也没有,而且左边胡琏起家的王牌军第18军反而出现噪动。假如这个时候,110师的真实行动被18军看破,后果不堪设想。武英见状,赶紧嘱咐杨振海,让他跑过去
2023-09-21 16:31:00
...量上可是要超过同级整编师三分之一的。如果是极个别的王牌军,其兵力数还会更夸张些。比如当时国民党军中装备最好的新编第1军,在1946年时统计有45748人。这个军的兵力数,如果
2024-08-23 15: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