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续写保护传承新篇——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记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7-27 22:4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实习生 傅鑫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7月27日,绵延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已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下走过了一整年。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张勃看来:“它是一个分号,前面是申遗攻坚的段落,后面是保护传承的新篇章。”一年间,从古建筑的砖瓦到普通人的生活,从中轴线的物理空间到深层文化基因,都在发生着深刻而温暖的变化。

保护体系全面升级

“世界文化遗产”这张新名片给北京中轴线带来的,是保护体系的全面升级。

“原来的《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加上‘世界’二字,不仅是名称之变,更是保护理念的扩容。”张勃清晰记得,北京市出台的新条例重点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阐释展示、保护管理制度、保护对象等方面进行了完善性修改,“法律规范的与时俱进,让每一步保护行动都有了制度坐标”。

7月27日,北京发布《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2027年)》,明确加强北京中轴线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提升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能力、加强北京中轴线传承利用、促进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与交流合作、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45项重点任务。到2027年,北京中轴线的历史风貌将得到充分彰显,北京中轴线将成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

藏在数字与科技里的技术密码,也悄悄地守护着这副古老的骨架。北京测绘院带领另两家单位牵头搭建的北京中轴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保护平台,集成了近3万个传感器,实时捕捉建筑裂缝、气象环境、轨道交通震动等数据。

北京测绘院副院长陶迎春表示,“申遗时,这个覆盖51.3平方公里的实景三维系统,给国际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年来,平台新增了界桩监测等功能,将卫星遥感与地面巡视结合,让违规建设无所遁形,犹如一位医师,为中轴线的每一寸肌理清除“要害”。

作为平台的使用单位,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监测部主任周子予举例:一处古建筑墙体裂缝从不足1厘米扩至3、4厘米,通过持续近一年的月度监测被及时发现,已进入修缮流程,“目前,15处遗产点整体状况良好,科技让保护更精准”。如今,这些积累转化为更系统的守护——2024年的检测平台上,2.8万多名志愿者参与的“数字打更人”活动,已上传8万多条巡检数据,与专业监测相辅相成。

续写保护传承新篇——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记

北京鼓楼。受访者供图

如今,孚王府腾退、那王府开放等举措,也以中轴线为核心带动老城整体保护。北京市规划院名城所所长叶楠补充,“遗产点周边的胡同、商铺同步焕新,是时尚与历史的碰撞,更是烟火气与历史的交融”。

用时间唤醒空间

“每次穿过中轴线,都能发现新变化。”中轴线的清晨属于市民。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亦农深有体会,她家住西直门,回永定门父母家总要穿越中轴线。“环境越来越宜人,夜晚天桥围挡内‘静悄悄的美容’,次日便焕然一新。”李亦农的日常通勤,成了观察中轴线“苏醒”的窗口。这种“唤醒”,让古建筑在当代生活中重获生命力。

正阳门箭楼上,李亦农曾参与策划的展览吸引着登高望远的游客。瓮城保护与空间活化并行不悖,人们在古老城楼里“眺望中轴线,眺望北京”,自豪感油然而生。

14岁的学生杨自若带着2021年成立的“纵横少年团”的近百名青少年,在中轴线的15处遗产点完成了40余次志愿讲解。他们利用节假日的闲暇时间,组织公益讲解活动,“讲解名额经常一上线就‘秒光’”。

续写保护传承新篇——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记

“纵横少年团”讲解现场。受访者供图

除此之外,他们还曾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写了一封信,为表达少年们对北京中轴线申遗的热忱和期待。

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一款桌游《北京中轴线建造师》成功落地,其中就有孩子们的创意。“申遗成功之后,我希望能够发挥我们青少年天马行空的创想。”杨自若说,“让更多人在玩中学,了解北京中轴线,了解文物修缮、保护的理念。”从羞涩到自信,这些少年的成长,正是人与中轴线双向奔赴的缩影。

中轴线南边的先农坛也被唤醒。“原来开放6万平米,现在扩至8万平米,庆成宫、神仓区域新开放后,年观众量从12万跃升至120万。”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馆长薛俭难掩兴奋,游客不仅能触摸古建筑的肌理,还能在文创空间里把玩产品“天宫藻井”。这款复刻古建筑构件的文创,一年卖出19万件,带动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7月27日,先农坛推出‘问鼎穹庐’新款,把天宫藻井与浑天仪结合,让文物“活”在当下。

轻巧的方式讲述厚重的故事

“要把门槛降低,让老百姓浅而欢乐地进来,就像跳房子一样,玩的过程里就学了。”钟鼓楼前,一条近100米长的“跳房子”红艳艳地铺画在大地上,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行人们在格子里蹦蹦跳跳,认读这串数字背后关于中轴线的秘密。

续写保护传承新篇——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记

钟鼓楼前的“跳房子”。受访者供图

互动体验拉近了中轴线与年轻人的距离。设计师吴桐表示,这个看似简单的互动装置,是她们团队为中轴线量身打造的“文化解码器”,用数字游戏串联轴线知识,“这是我们对‘前朝后市’热闹场景的当代回应。要让年轻人觉得,中轴线不是老古董,而是能互动的宝藏”。在她看来,中轴线的文化传承,不该是枯燥的宣讲,而应是“轻巧的对话”。

这种“对话”跨越年龄与国界。杨自若的青少年团队在中轴线讲解时,总有外国游客驻足倾听。北京市规划院名城所所长叶楠提到,此前曾带领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学生专程调研钟鼓楼。在目睹整个城市轮廓、观赏击鼓表演后,他们被中轴线的魅力深深吸引,“文化共鸣正在跨越语言”。

中轴线的“分号”之后,写满了守护与创新的故事。这条贯穿古今的轴线,不是冰冷的建筑集合,而是活着的文明载体——它塑造着人们的文化记忆,人们也在续写它的今后。

续写保护传承新篇——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记

北京中轴线,钟鼓楼前的“跳房子”。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刘世昕编辑:胡庆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7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10月31日,“跃动中轴——北京中轴线足球友谊赛”在北京中轴线上的足球场精彩上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队与英格兰斯托克港业余队在场上切磋技艺,为中英足球文
2024-11-03 16:45:00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文本团队负责人吕舟本报记者 赵晓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23日 第 11 版)
2024-09-23 05:31:00
7.8公里的中轴线,是北京这座城市的空间规划之轴和文化之轴——【文化中国行】中轴线有了“世界身份”,家门口的文化遗产如何守护?阅读提示中轴线的申遗成功,为北京增添了一张世界级文化
2024-08-04 11:29:00
...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
2024-07-27 22:46:00
...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1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
2024-07-27 15:00:00
《北京中轴线日历》颁历仪式在北京正阳门箭楼举办
...道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鲍聪颖)11月1日,《北京中轴线日历》颁历仪式在北京正阳门箭楼举办。这款日历是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的首款官方日历,也是第一部完
2024-11-01 17:46:00
有历史  有生活  中轴线上故事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05日 第 13 版)范来友张涛唐华德 窦俊杰舒展图①:北京中轴线鸟瞰。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供图 图②:在景山公园拍摄的北京中轴线风光。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图③
2024-08-05 06:14:00
巨幅漆画《永恒中轴》亮相正阳门
...办。《永恒中轴》高7.8米、宽5.6米,尺寸分别象征着北京中轴线的长度7.8公里、中国56个民族的团结一心。画面中央的星宿,取材于北京古建博物馆《隆福寺藻井星宿图》,上方是旭
2024-11-23 20:08:00
...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一线牵一城,一城聚一线。作为首都
2024-07-31 15:3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提高案款账户识别度 加强执行案款管理我省全国首创“12368”标识执行案款统一编码账户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不久前,平山县人民法院向该县居民尹先生发出一份执行通知书
2025-09-07 07:43:00
重磅!妇科微创专家王延国加入青岛莲池妇婴医院
近日,青岛莲池妇婴医院迎来重磅好消息——国内妇科微创领域知名专家、主任医师王延国正式加入,担任医院妇科技术院长,长期全职坐诊
2025-09-06 08:22:00
“院士天团”领衔“国家队”亮相!东亚海洋博览会剧透来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杨雪9月7日至9日,2025东亚海洋博览会将在青岛世界博览城国际展览中心举办。5万㎡超大展区、450+企业机构
2025-09-06 08:23:00
话鲁医|姜美全:从医21年近万台手术,“在路上”是最好的状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勾翠华如若用两个词来形容自己,那会是什么?“坚韧,亲和。”这是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北大医疗鲁中医学中心(总院)鲁中院区】普外科二病区主任姜美全的答案
2025-09-06 08:23:00
滨城区市立医院提醒您:请查收你的专属健康福利!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 通讯员 赵娜 体检一小步,健康一大步!健康体检,让生活更美好!专业体检,关爱全家!健康无价,体检先行
2025-09-06 08:24:00
河北加速构建全国领先算力产业生态已形成廊坊、张家口“双核心”算力集聚区,构建起以张家口数据中心集群为核心的环京智能算力集聚区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近日发布的《2025综合算力指数》显示
2025-09-06 08:25:00
错峰出游正当时 9月旅游产品价格普遍回落
■9月旅游产品价格普遍回落■厦门一些热门景点客流不减市民谢智萍是一名书法老师,忙碌了一个暑假后,她在9月错峰开始了新疆自驾之旅
2025-09-06 08: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庄筱婧)昨日,记者从湖里区人社局获悉,湖里区人才公寓“雁来公寓”政策升级,新增来湖里区考察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等免费入住对象
2025-09-06 08: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今年厦门市秋季课后服务昨起报名,将持续至9月15日。本学期我市中小学、幼儿园统一按照4.5个月标准收费
2025-09-06 08:36:00
喜报!2025“数林运营”指数发布:泰安市跻身全国地市前八!
9月2日,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发布“数林运营”指数和《2025中国地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报告》。泰安市在本次评估中表现优异
2025-09-06 08:40:00
合肥首个私人产权危房翻建项目在瑶海启动
大皖新闻讯 9月5日,随着一辆大型拆旧设备向瑶海区明光路街道明光巷14号1栋D级危房砸下第一锤,合肥市首个私人产权危房翻建项目正式启动
2025-09-06 08:46:00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新型防漏油“神器”安全又环保
近日,胜利油田河口采油管理六区注采站副站长卢叶涛在沾38—X80井现场,向员工详细讲解油井井口防漏油装置的工作原理与实际使用效果
2025-09-06 08:54:00
9月8日凌晨,天幕将演“大戏”等你来!月全食之约,“红月亮”之魅本报讯(记者张安琪)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
2025-09-06 09:54:00
市美术馆冯晓东馆长水彩组画亮相“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泰安市美术馆(泰山画院)冯晓东馆长水彩组画作品《边彊人物》在“共绘新时代——国家艺术基金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展出。该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2025-09-06 10:36:00
郓城学子范洪硕:从受助到传光的博士逆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周千清 通讯员 崔如坤9月2日,中科大准博士范洪硕重返母校郓城一中,为学弟学妹带来一场温暖而励志的讲座
2025-09-06 1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