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矿山复绿又生金(美丽中国)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10-21 06:2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河南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矿山复绿又生金(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朱佩娴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1日 第 14 版)

核心阅读

为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近年来,河南实施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推进矿山生态修复,通过修山、治水、复绿等措施,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有效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以矿山修复为抓手,把修复出来的土地用于发展产业,探索绿色发展。

在河南省,黄河自西向东流经三门峡、洛阳、焦作、郑州等市,河道总长711公里。黄河沿岸,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南太行山脉拥有多处矿山。有些矿山废弃多年,成为无主矿山;有些矿山仍在开采,需要边开采边治理。

为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系统解决山体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近年来,河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累计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约158万亩。

开展整治行动,矿山变青山

三门峡是黄河进入河南后流经的第一座城市。在这里,沿着崤山一路登顶,可见远处层峦叠嶂,黄河奔流而过;近处地平坡缓,满目葱茏。

“以前这里是个大水坑,四周的山被挖得光秃秃的。”三门峡市陕州区王家后乡赵庄村村民焦二宝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是一座铝土矿山,由于长期露天开采且未及时修复,山体受损严重。

“三门峡地处黄河‘几’字形最后一个拐弯处,两岸峡谷险峻,地质水情比较复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三门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勇说。在三门峡的城市建设中,丰富的矿产资源曾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同时,部分矿区重开发、轻保护,只挖掘、不修复的做法也导致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部分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2022年,黄河右岸的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始实施,涉及郑州、洛阳、三门峡3市的16个县(市、区)。三门峡市委书记范付中介绍,近年来,三门峡市陆续实施全市矿山综合整治专项行动,修复治理矿山12.45万亩,其中在9个重点点位共完成治理修复面积5998.2亩。同时关停坑口1500余个,退出规上企业100余家,相关做法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洛阳市嵩县陆浑湖,黄河支流伊河流经此处,湖畔植被茂密,草青木秀。“原先这里植被稀疏、树种单一,水土流失严重。通过实施树种更替、人工补植、优化林分结构等手段,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有效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松涛说。

根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数据,截至今年9月,秦岭东段洛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已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64.14万亩。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哲介绍,河南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21—2023年,Ⅰ—Ⅲ类水质占比分别为88.2%、88.6%、94.1%,劣Ⅴ类水质断面稳定消除。

履行修复责任,发展新产业

生态修复工程规模大,钱从哪儿来?“除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我们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矿企须拿出一定的收益用于生态修复。”李松涛说。

在位于洛阳市宜阳县的鹿角岭北部山顶,观景步道、太阳能路灯、凉亭等一应俱全。向南眺望,可见几十辆矿车正在有序作业。“鹿角岭出石灰石,对面的矿山正在开采。我们所在的山头2017年闭坑后,当年开始治理,已投入6500多万元,现在变成了苗圃基地。”洛阳黄河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范庆文介绍。

按照2020年11月出台的《河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管理办法》,洛阳黄河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专门的基金账户,将退还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和缴存的土地复垦费用统一转入基金账户,用于已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李松涛告诉记者,洛阳实行常态化巡查制度,督促矿山企业切实履行责任,2023年洛阳市持证矿山累计修复面积5998.95亩,按要求完成年度治理任务。

站在三门峡市渑池县一处矿山上,被绿植覆盖的矿山尽收眼底,中心废弃矿坑已回填覆土。“我们回填的土都是从外面运过来的,覆土达到一定厚度,可以用于耕作。修复矿山,不仅要‘含绿量’,还要有‘含金量’。”负责生态修复的矿企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共投入5100多万元,完成修复面积近2000亩,计划把修复出来的土地一部分种植红高粱,一部分种植中药材,分别转租给当地酿酒和医药企业经营,预计每年可增收320万元。

发挥生态功能,业态更多元

修山、治水、护渠、整地、复绿、增湿……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中,黄河左岸的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及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共部署矿山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保护、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科技创新5大类53项工程249个子项目,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洪调蓄等生态功能。

得益于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焦作市城区北部的老丁沟村—猫岔村—影视路北闫河一带的废弃矿山变了模样。“治理之后,不仅植被丰富,还有健身跑道、登山步道等设施。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我们也舍不得搬走啦!”焦作市解放区上白作街道猫岔村村民李梅说。焦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晓军介绍,焦作市治理废弃矿山,种植山桃、柿子、山楂等经济树种,不仅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还打造了集户外运动、影视文化、乡村旅游等业态于一体的山地民俗休闲度假区,吸引众多游客。

地貌重塑、植被重建、生态重构,如今,在黄河河南段两岸的不少地方,闻得到清新的草木香,听得到啾啾的鸟鸣声。“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是一项系统工程,河南希望以矿山修复为抓手,让山更青、水更绿,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治胜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1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开启“修山”模式 三门峡累计治理矿山面积12.45万亩
...峡是矿产资源大市,在深入推进黄河国家战略的过程中,矿山生态修复亦是重要一环。12月19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三
2024-12-19 12:08:00
做足“河”文章 三门峡叫响“黄河明珠、天鹅之城”城市品牌
...旅游节,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建设,形成“九曲黄河湾·寻根文明源”等8条精品特色旅游线路。奔流不息的黄河,在崤函大地上焕然一新,三门峡正奋力做好
2024-12-19 13:41:00
从生态保护到高质量发展 河南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向“绿”而行
...生态系统稳定性。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83家;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完成4594座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破坏与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
2024-10-17 16:35:00
...发展示范区,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前提,统筹将矿山生态修复、党性教育红色研学、生态旅游等融入示范区建设发展。截至目前,示范区内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基本落地,
2023-05-02 02:25:00
三门峡生态强市建设成效显著
...效?又有哪些做法?11月4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三门峡专场新闻发布会,三门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孙淑芳作具体情况的介绍。成效丨优良天数
2024-11-05 10:31:00
武大学子沿珠江、黄河流域调研河湖治理
...门峡以沿黄生态廊道为载体,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根本,以矿山生态修复、复耕复绿为重点,不断扩大沿黄生态容量。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在广东省水利水
2023-08-03 09:03: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太原5月20日电 (任丽娜)记者20日从山西省自然资源厅获悉,由该厅负责申报的“山西省忻州市黄河‘几字弯’重点生态攻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
2024-05-20 22:09:00
黑鹳变“常客”、天鹅来“作客”……我国湿地保护初见成效
...支流治理、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千里城市绿廊建设、万亩矿山生态修复、亿吨泥沙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全面筑牢“水清、滩净、岸美、山绿、河畅”的黄河中游生态安全屏障。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
2023-12-01 09:39:00
山西加快实施“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 累计开工项目158个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14日,山西省政府新闻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来自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林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关情况。山西省政府
2023-09-14 16: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刀片嗓”别硬扛!可能是流感来袭,科学用药是关键
当喉咙出现那种吞咽如同吞咽刀片般的剧痛时,这其实是您的身体正在与流感病毒进行一场激烈“阵地战”的明确信号。这片“战场”——咽部黏膜
2025-11-27 11:40:00
康王®酮康唑洗剂入围“2024-2025年度家庭常备药上榜品牌”
2025年11月18日,由家庭医生在线主办的“2024-2025家庭常备药、家庭常备营养食品/保健品、家庭常备医疗器械及消毒用品上榜品牌”活动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2025-11-27 11:41:00
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康汇医院入选减重教学单位,减重更科学
近年来,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国家也启动了“体重管理年”相关行动,鼓励大家通过科学方式管理体重,推动医学减重走向规范化
2025-11-27 11:41:00
连续三年入选家庭常备药榜单,连花清咳片凭何成为止咳优选?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南北方省份均处于流感高发季节,多地门诊咳嗽、咳痰患者显著增加。在咳嗽咳痰患者增多的背景下
2025-11-27 11:43:00
助听器如何选择?从痛点到选型,5 大主流品牌深度解析
当 65 岁以上老人中每三位就有一位存在听力障碍,当中国听损人群规模已超 7000 万,助听器却始终未能走进更多家庭 ——我国助听器佩戴率不足 5%
2025-11-27 11:43:00
莒南县第三小学举行美食分享会
鲁网11月27日讯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感受美食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劳动乐趣,11月24日,莒南县第三小学举行了美食分享会
2025-11-27 14:44:00
崇礼彩椒咖啡出圈
河北日报讯(周大伟、郭晓通)近日,随着崇礼区各大滑雪场陆续开板迎客,一种融合了当地特色的彩椒咖啡正悄然出圈。彩椒咖啡是将新鲜彩椒挖空成杯
2025-11-27 17:38:00
云岩区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热学热议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
11月20日,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在贵阳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25-11-27 17:47:00
铜仁市委老干部局:“三点”发力激发 “银龄”新动能
铜仁市委老干部局坚持精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紧扣“三个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引导广大老干部发挥优势、贡献智慧,为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注入“银龄”力量
2025-11-27 22:59:00
贵州老年大学举办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报告会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贵州老年大学邀请省委党校发展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刘旭友作专题辅导报告。学校全体干部职工参加
2025-11-27 23:00:00
AI 赋能医疗:数据安全与创新推动医疗数智化变革
“前段时间,我有幸在北京大学参与了AI与医疗信息化专题课程学习,了解医疗数据安全防护、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等前沿内容。课堂上
2025-11-27 12:19:00
糖尿病足:沉默的致残杀手
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有一个并发症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发作却可能导致患者足部溃烂、感染,甚至截肢,它就是糖尿病足。据统计,约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足
2025-11-27 07:13:00
多囊卵巢综合征难怀孕?医生教你助孕小技巧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妇科门诊中比较常见,是一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通常在青春期发病,且发病率较高,我国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5
2025-11-27 07:13:00
从用药到饮食:结核患者的全周期护理手册
结核病是慢性消耗性传染病,治疗周期长且易复发,系统性全周期护理对提升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至关重要。诊断确认后的药物干预与康复阶段的营养支持需要精细控制
2025-11-27 07:13:00
熬夜、压力大伤神经?神经外科医生的护脑指南
在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很多人习惯熬夜。不少人会在熬夜后出现记忆力下降、头晕眼花等情况,并且变得比较暴躁。若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
2025-11-27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