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兰州10月30日电 记者手记:一颗西瓜看振兴
新华社记者王朋、王紫轩
深秋的清晨,河西走廊的大地落下一层霜花。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一处瓜棚,气温却犹如夏日。只见棚内瓜蔓葱茏,一颗颗滚圆翠绿的小西瓜悬吊在瓜蔓上,错落有致。
“这是今年的第三茬瓜,目前收购价一斤2.5元。”瓜棚的主人朱国胜说,到年底前,他还可以再种一茬瓜。
朱国胜是凉州区发放镇贾家墩村瓜农,种瓜近20年。凉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因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一直是瓜果蔬菜的优势产区。
凉州瓜甜,美名已久。在瓜农朱国胜看来,除了自然优势,凉州瓜好,就像“豁牙吃西瓜——道道儿多”。
“这头一道呀,要数瓜田变化大。”朱国胜说,过去种瓜,都是露地种植,一年一茬,以往这个时候就是农闲时节;后来,温室大棚兴起,特别是近几年,以钢架结构为主的现代化日光温室越来越多,备受瓜农青睐,瓜农一年四季没有“空档期”。
记者顺着朱国胜手指的方向看到,在瓜棚入口处,有一个电子屏幕,上面显示着棚内实时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走出瓜棚,村里270座温室大棚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这是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贾家墩村拍摄的温室大棚(无人机照片)。
“通过智能化操作系统,一部手机就能调节棚里的‘小气候’,田间管理更科学。”朱国胜说,另外钢架结构的大棚高3米左右,操作空间比传统土墙大棚更大,更适宜机械化作业。
“其次,品种选择和标准化生产至关重要。”朱国胜说,过去种瓜比个头,单个西瓜要能种出十三四斤,那是能人。现在种瓜比科技,皮薄、肉沙、多汁的小型西瓜更受市场追捧,并且株距、行距等田间管理要求更加精细,确保每个瓜个头控制在2.5斤左右,更贴合市场需求。
这是在朱国胜家的瓜棚里拍摄的即将收获的西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