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七旬老人“串”出别样精彩
【达人名片】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带领大家一起快乐,收获的是集体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采访中,张小英笑盈盈地说道。坐在桌前潜心串珠创作是她,无私奉献、热心参与公益是她,开课授艺带领众人发掘多样人生亦是她。家住南湖区南湖新区(东栅街道)都市文涛苑的张小英今年70岁,退休后开启了多面人生。
张小英退休后一边热心做公益,一边坚持学习,靠着自学手工艺,把串珠教学课堂搬进了社区,成了社区共富工坊的带头人。
一根根普通的丝线,一颗颗五彩的珠子,在她的手中变成了精美的花瓶、手袋,或是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如今,手艺越来越娴熟的张小英,也拥有了一批学艺“粉丝”。
【关键词】好奇、热爱、寄托
【技能指数】★★★
【难度指数】★★★
■记者 何金妹
通讯员 黄丽君 俞雪华
苦心钻研终入门
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闪耀吸睛的黄色发财树、琳琅满目的各类挂饰……见到张小英的时候,她正在社区里给“粉丝”们上课,记者一进门便被陈列着的串珠作品所吸引。一件件用小珠子串联而成的工艺品形态各异、精巧别致,均出自她的巧手。
张小英与串珠结缘,还得从她退休后的一次公益活动说起。2018年,社区组织一次文明创建宣传活动,张小英报名了,当她宣传到海逸家园的时候,看到两位老太太用珠子串出了一只小狗,特别可爱。她当时就被吸引住了。回家以后,张小英立马让媳妇帮她在网上买来了制作串珠工艺品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准备自学。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小英经常会静静坐在小桌前,穿针引线数个小时,窗外孩童吵闹、邻里闲谈都打扰不到她。在她的巧手中,每一颗串珠仿佛都被赋予了生命。闪亮的珠子、晶莹剔透的线条,都变得灵动了起来。那一颗颗珠子,在经历不同的排列组合后,悄然发生了蜕变。
“串珠有口诀,一遍记不下来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很多人都说串珠很难,可越是难,我就越是有兴趣,可能这就是我和它之间的缘分吧。”张小英说,虽然开始的时候信心十足,但是学习制作的过程并没有那么轻松,第一件作品,她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后来为了自己的作品可以更好地呈现,张小英还跟着非遗传承人方松林老师学习,如今她也正在申报非遗传承人。
社区“圈粉”无数
张小英常常客气地将自己的手工作品当礼物送给邻里,巧手达人的名号渐渐地就在社区传开了,更有不少居民慕名来寻张小英,想学串珠手艺,或是买串珠工艺品。
文贤社区党委为此牵头成立了“共富手工坊”,为张小英教授串珠手艺提供场地。在传授串珠手艺过程中,张小英不计得失,坚持公益授课。为了上好课,她经常加班加点准备教案,方便上课时讲明串珠步骤,若遇到一些复杂造型,分解出几百个步骤是常有的事。
串珠教学过程中,张小英的无私付出感动着很多社区阿姨,特别是社区年纪最大的俞凤英,年近八旬,但每次班上布置创作任务,她总是能很好地完成,而且充满了想象力,令人佩服不已。
在张小英的教学下,在社区阿姨们的巧手下,一颗颗珠子被串成各式精美工艺品,逢年过节被送给了社区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
“我的作品向来只送不卖。这些小物件能够得到朋友们的喜欢,我特别开心。每次作品做好了,我都很有成就感。”张小英说,串珠能够锻炼大脑、愉悦心情,还能充实她的生活。她用双手串出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手工艺品,更“串”出了自己别样多彩的晚年生活,她要做的就是把这门技艺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扫一扫 更精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5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