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许维娜)先立后破、安全降碳是能源转型和减污降碳的基本原则。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6367万千瓦,同比增长34%,占比高达92%。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王霁雪表示,我国新能源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新能源产业技术实现了从跟随模仿到引领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然而,随着新能源技术应用场景和应用模式的不断创新,国外在相关技术领域鲜有或尚无成熟模式可供借鉴。因此,要加快探索适应我国新能源独特应用模式的技术路径,以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新型储能产业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钟发平表示,新型储能是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只有站在产业发展的全局思考,以“源、网、荷、储”深度融合,“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构建从“自然矿山-电池材料-储能电池-电池回收”的全链闭环,形成“业务可闭环、资源可循环”的绿色生态体系,合力破局。
钟发平以武汉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正研究新能源及储能的碳足迹、排放、交易等产业规制为例,展示了当前技术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的积极支撑。
另有专家表示,相关探索在新能源与储能产业中适用性强,同时为中国制造业在“工业4.0时代”的转型升级提供新路径。这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9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