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绿色亚冬来了,冰雪经济火了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1-25 04:42: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绿色低碳发展·大家谈】

当“尔滨”遇上亚冬会,会上演怎样的精彩?2月7日至14日,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这是我国继1996年哈尔滨亚冬会、2007年长春亚冬会后,第三次举办亚冬会;也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绿色环保理念与亚冬会赛事、冰雪经济将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延循绿色冰雪文化理念,让每一块冰、每一片雪都熠熠生辉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我国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以绿色为底色的冰雪生态文化直观地展现在大众面前。其中,绿色奥运的卓越成就为世界树立了典范。从主火炬使用清洁氢能为燃料,所有场馆使用100%绿色电力,到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出行,北京冬奥会在能源、建筑、设施、交通等多个方面,将可持续性要求贯彻到冬奥会筹办和举办全过程,也传播着冰雪生态文化。申办冬奥会时,北京、张家口向国际社会作出生态环境大气质量的承诺。2015年以来,北京、张家口的空气质量状况明显改善,PM2.5年平均浓度大幅下降,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北京冬奥会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助力京津冀环境治理驶入“快车道”。

以北京冬奥会的绿色成绩单为目标导向,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的第九届亚冬会,延循绿色冰雪文化的理念,将“守护好绿色才能守住未来,利用好冰雪才能更好发挥优势”贯彻到底。

哈尔滨结合地域气候,运用新能源技术,如甲醇、电混、纯电等动力模块,构建起满足亚冬会低温环境用车的新能源交通运输方案,带来绿色高效、安全可靠的亚冬用车体验。在老旧场馆升级改造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和空气流动,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系统的依赖。例如,使用光纤传感技术,精准控制场馆能耗;推广智能窗帘、低辐射膜材料节能顶棚技术等,减少日间照明碳排放。通过绿色环保的国际冰雪赛事和活动,激发百姓对冰雪运动项目的兴趣,深化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促进不同国家之间低碳基建经验的互学互鉴,通过举办体育赛事,使绿色冰雪运动得到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

为了提升高质量冰雪运动赛事的市场热度,整合优化冰雪生态文化资源,发展多元冰雪文化新业态,擦亮“冰雪生态+多元化”的特色名片,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冰雪生态+人才培养”模式,可大力发挥高校教育科研优势,充分发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作用,深挖冰雪环保能源、冰雪环保装备器材、场馆建筑再利用等相关课题,引导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加强合作,开展冰雪环保设施设备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又如,“冰雪生态+特色实践教育基地”模式,可通过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等比赛场馆的翻新改造,积极谋划场馆赛后利用并规划低碳转型,未来成为冰雪运动特色实践教育基地。还可鼓励哈尔滨新区打造“冰”特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亚布力“雪”特色研学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开展冰雪研学,支持哈尔滨承办全省、全国、国际学生冰雪体育赛事活动等。

“冷资源”的“热玩法”,激起公众崇尚绿色的行动自觉

冰雪热,背后是文化热。走进全长1400多米的百年老街——哈尔滨中央大街,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游人如织。随处可见的中西式老建筑、冰雪景观,呈现文化的开放与多元。冰雪“冷资源”变身“热经济”,玩法多多,关键是要把绿色环保理念融入人心,激起公众保护环境、崇尚绿色的行动自觉。

例如“冰雪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通过低碳环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像黑龙江皮影戏、满族刺绣、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方正剪纸等,深入挖掘各地区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冰雪元素,充分展示各民族传统村落风貌和习俗等文化特色。不仅可推广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经验和做法,也为龙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使冰雪生态文化得到有效传播。

又如“冰雪生态+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模式,可依托相关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冰雪文旅线路,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协同推进工业遗产保护和冰雪生态文化发展,鼓励利用老矿区、老厂区等,建设冰雪运动场所和研学基地。不仅能够丰富冰雪旅游项目,还能以低碳环保的方式,将工业遗产变废为宝、发挥余热。

再如“冰雪旅游+生态环保”模式,在滑雪场和冰雪旅游设施建设和翻新时,可积极推广低碳设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滑雪场提供电力,采用节能环保的取暖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同时,使用由玉米秸秆制成的新型融雪剂等,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在冰雪旅游的产品和服务上,推广绿色出行方式,修建覆盖全省冰雪旅游景点的轻轨绿色环线和发展“电动低空飞行”交通运输方式,鼓励游客使用绿色交通等低碳出行工具,支持开展低碳、环保的旅游活动。

上一个冰雪季,哈尔滨的“宠粉”模式,带来了冰雪旅游新体验。2024—2025年冰雪季,“冰雪热”持续升温,各地不断盘活冰雪自然资源,涌现出一系列“冰雪+”新产品、新场景,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哈尔滨冰雪生态旅游,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滑雪度假区的“生态足迹”评估体系,实施生态足迹管理,为推动哈尔滨冬季旅游业的绿色转型、完善旅游生态治理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无论哪种推广路径,都应注重“推之有方,传之有法”,通过冰雪体育、冰雪旅游等多元内容,促进冰雪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与提升,使冰雪生态文化在传播与推广中孕育出和谐共生、纯洁如雪的底色,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行动自觉。

(作者:严天时,系黑龙江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讲师)

来源:光明日报【编辑:曹子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5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吉利携手哈尔滨 2025 亚冬会,彰显中国自主车企的实力和担当
...团与亚冬会组委会正式签约,成为官方合作伙伴,启动"冰雪同梦,吉利同行"战略,提供多元能源技术方案及天地一体化科技保障。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合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铁立等领
2024-09-07 20:00:00
【神农架首届网评大赛⑤】东湖评论:遇见神农架,精彩无处不在
...展助推林区旅游高质量发展。遇见神农架,把握“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的实践要求。近期,哈尔滨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其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元旦三天假期,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
2024-01-07 21:28:00
【奋进的春天】习近平的两会之问丨“白雪换白银换来了吗?”
...回答。这些年来,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中国“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活力四射的冰雪经济,也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2025-03-02 12:27:00
...住哈尔滨举办第九届亚冬会契机,围绕国家战略大局发展冰雪经济,打造冰雪产业体系,延伸冰雪产业价值链《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对冰雪经济发展进行精准定位
2024-02-03 06:41:00
...魂、发展之基、发展之力。入冬以来,国内外游客对龙江冰雪情有独钟,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冰雪景观,还有龙江厚重的冰雪文化底蕴和充满文化意蕴的丰富而广泛的载体。冰雪文化所蕴含的人文价
2024-02-10 06:02:00
冰雪之约 绿色之诺
...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九届亚冬会实现100%绿电供应冰雪之约 绿色之诺本报记者 郭晓龙改造后的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度滑冰馆。郭晓龙、郭俊峰摄第九届亚冬会上使用的电动浇冰车
2025-02-18 04:22:00
...底色,冰天雪地是黑龙江最大特色。黑龙江紧紧围绕发展冰雪经济,做精做强特色文旅,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丰富特色产品供给,打造冰雪旅游目的地。创新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2023-11-19 23:53:00
...宴,更是一次推动行业发展的盛会。无与伦比 创意赋能冰雪再“出圈”在时装周期间,国际设计师纷纷到冰雪大世界、兆麟公园等地打卡。越南的设计师们更是独具匠心,他们带领一支国际摄影摄
2024-02-01 06:43:00
...6000亿。最新数据显示,哈尔滨2024年GDP达到了6016亿。当年冰雪经济仅占全市GDP的0.3%不到,如今这一数字已接近30%
2025-02-08 04: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暑期实践大学生“对话”千年木版年画
今年暑假,东南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两支社会实践团队,不约而同地探秘朱仙镇木版年画,助力非遗传承。受访者供图中国四大古镇之一朱仙镇的晨光里
2025-08-19 05:51:00
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4年增8000元
经济总量跨上3万亿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产业发展迈入新兴工业大省行列……2021年—2025年,时光的脚步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2025-08-19 06:13:00
问政快报(2025.08.19)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8月17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123条,其中,景德镇市珠山区城市管理局
2025-08-19 06:13:00
8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暑期探馆·山西太原:博物馆热升温多样活动开启文化之旅》为题,报道暑假期间
2025-08-19 06:53:00
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8月21日至25日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连日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响应
2025-08-19 06:53:00
近日持续的降雨,使得北排洪渠快速路(滨河西路口—兴华西街北)和金桥西街的地下管网接连“亮红灯”——系统性清淤不足及偷排导致的管道堵塞
2025-08-19 07:24: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娇)8月18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南京将于2025年9月20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
2025-08-19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8月17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内人声鼎沸,现场6万多名观众中,有一群特殊的“国际观众”
2025-08-19 07:40:00
秦新路南侧景观提升工程完工
日前,全长约4.6公里的秦新路实现东西贯通,串联多个地铁站口,使得河西南部的交通路网循环更完善,市民出行更加便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宁建轩记者何钢吴春霞)4
2025-08-19 07:40:00
鲁网8月18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梁宸)近日,山东省电子信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布了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淄博职业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白坤海牵头申报的《专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创新与淄职实践》获特等奖
2025-08-19 07:41:00
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
8月18日,雨花台区中国(南京)软件谷北辅道产业集群项目基本完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含4栋科技研发楼及配套
2025-08-19 07:41: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秦恬恬)8月15日晚上9时,随着5、4、3、2、1倒计时数字次第亮起,屹立于海拔3650米雪域之上的拉萨广播电视塔
2025-08-19 07:41:00
苏皖乌江站“跨省通办”便民服务再升级只进一扇门,办成两省事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实习生曾丹)昨天早上一上班,68岁的张大爷揣着医保卡走进南京市浦口区桥林街道乌江社区的苏皖乌江站
2025-08-19 07:41: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是增进人民幸福感的关键点。近一年来,南京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目标任务深化改革
2025-08-19 07:41:00
买菜理发改衣服……菜场奏响“市井交响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沐剑平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8月15日上午8时30分,建邺区月安生活广场热闹了起来
2025-08-19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