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不是因为多疑而杀华佗,而是华佗自取灭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16:05:00 来源:戏说三国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因为偏头痛找来华佗治病,但华佗却说要进行开颅手术才能医治。

"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在古代还从来没有开颅手术的先例,人的脑袋都被打开了,那岂不是必死无疑,多疑的曹操认为华佗此举是想谋害自己的性命,于是将华佗斩首。

曹操不是因为多疑而杀华佗,而是华佗自取灭亡

从曹操的角度来看,斩华佗是明智的行为,避免了被当试验品,同时也能保证自己的性命无忧,毕竟作为曹氏集团的领导人,命最重要。

不过,在《三国志》中,华佗的死因却是他咎由自取。

《三国志·方技传》: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

曹操不是因为多疑而杀华佗,而是华佗自取灭亡

这意思是说,华佗本来给曹操治病治得好好的,但突然有一天,华佗说很久没回家了,想回家看看,结果一回去就不来了,曹操头疼的厉害,派人请了好几次,华佗都以妻子生病为由不来。

终于有一天,曹操这个头疼越发厉害了,没有华佗好不了,于是让亲信去查探,如果妻子真的生病了,就赏赐四十斛小豆,让华佗晚几天来也行。

结果亲信到了之后发现,华佗妻子根本就没有生病,曹操大怒,华佗锒铛下狱,并要将其斩首,荀彧求情都没用。

曹操不是因为多疑而杀华佗,而是华佗自取灭亡

按理说,华佗医术高超,曹操的病也只有华佗能治好,曹操还要杀华佗呢?曹操后来说出了原因。

《三国志·方技传》: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这意思是说,这个病只有华佗能治好,但他偏偏不治,竟然还要养曹操的病,用这个病威胁曹操,如果不杀了他,曹操的面子往哪儿放?

曹操不是因为多疑而杀华佗,而是华佗自取灭亡

不过,为什么华佗要作死,养曹操的病呢?

其实在古代,医生的地位比农民还要低,华佗也曾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做医生。

"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很久之前官府要举他为孝廉,但他不去,到后面却后悔了,想方设法谋取一官半职。

所以他才会冒险养曹操的病,华佗内心的想法很美好,这个病只有他能治好,先养一段时间,到最后曹操头疼的厉害,求着华佗治病,这时候华佗再提要求,曹操也只能答应。

曹操不是因为多疑而杀华佗,而是华佗自取灭亡

不过华佗选择的时机不对,当时曹操正准备攻打荆州,为了防止有人在大后方作乱,曹操采取了强买强卖的法子,将豪门子弟收入自己府中,做自己的私臣。

司马懿、杨修、孔融、崔琰都在征召之列,如果局势稳定,华佗的做法说不定真会让曹操妥协,但这次曹操是不留余力的攻打荆州,所以一切不稳定的因素都要解决掉。

曹操不是因为多疑而杀华佗,而是华佗自取灭亡

所以曹操并不是因为多疑而杀曹操,而是华佗正是撞在了枪口上,曹操借此杀鸡儆猴,以儆效尤,同时也说明了曹操的睿智。

如果曹操收拾不了一个毫无背景的医生,那他又如何去收服那些贵族子弟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17: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神医华佗死亡之谜——是被曹操冤杀还是刺杀未遂而死?
...趁机杀害他,便以刺杀的罪行将华佗关押拷打致死。据《三国志》中华佗传记载了华佗的死因: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
2024-11-28 01:01:00
曹操杀华佗并非是因为多疑,而是华佗自己做的事情不地道
...他的品行却很不认可,在后汉书中提到此人:本性险恶。三国志就说得含蓄一点: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啥意思呢?虽然做了医生,却时常后悔自己入错了行,不喜欢治病救人,反而想当官。华佗是
2023-03-06 13:46:00
曹操找华佗给自己治病
...可不提的却还有另一位东汉末年的“圣手”——华佗。《三国志》中曾记载记载:“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瘥。”从中足可见华佗医术之高明。
2023-06-30 22:10:00
曹操杀死华佗不是因为多疑,看完你就明白曹操有多睿智了
...操杀死了。怎么了?当时,华佗是曹操的私人医生。据《三国志》记载,华佗有两个学生,一个活到90岁,一个活到100多岁。但如果华佗被曹操杀死,他将活到100岁以上。当时,曹操头痛
2024-02-23 22:50:00
曹操与华佗之间的恩怨
...方法,而是直接把华佗关进了监狱,最后处死了华佗。《三国志》里则是这样记载的,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曹操头痛得厉害,尤其在过了三十岁以后,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曹操为此找了很多医生
2023-09-05 20:55:00
...自己的私人医生。但是华佗本人心中的等级从未消失,《三国志》和《后汉书》都记载了华佗对自己从医的态度“难得意,且耻以医见业”,说白了就是干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原因正是因为世俗价
2023-10-11 17:15:00
曹操与华佗:权力、疑心与医者的困境
...因为多疑才杀死华佗吗?其实还是有别的原因的。根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的记载,华佗并不是一心行医,他在年少的时候也曾想要入仕途,并且一直都有入仕的念头。他觉得给曹操治病可以
2023-09-11 01:07:00
...曹操的病?又为什么不再给曹操治病,躲回家中呢?根据《三国志》的说法,华佗不愿给曹操治病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华佗)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第二个原因是“(华)佗恃能厌
2023-08-28 17:00:00
华佗之死:曹操的猜忌与名医的悲剧结局
...后续就不怕感染吗?或许他并不了解什么是破伤风。而《三国志》作为正史记载的还是比较有依据的,华佗本人恃才傲物,医术高超,年轻的时候通过熟人介绍他当官,但是朝廷拒绝了,后来再想招
2024-01-14 05: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