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9-20 11:55:00 来源:红星新闻

《不虚此行》上映七天,票房仅两千多万元。这种低靡显然不符主演胡歌的期待。日前,他在上海宣传时表示:“我们也需要票房。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如今中国电影该有的样子。如果你们热爱艺术,希望多多支持。”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这番言论引发网友热议。一些人将《不虚此行》捧为“中国电影该有的样子”,似在指责市场和观众辜负了这部作品。

12日,该片主创团队来到成都路演,胡歌对“需要票房”做了解释,“只是希望这部电影像片中‘闻善’(他饰演的角色)一样,能将更多温暖传递,帮助到更多人。”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胡歌在成都路演现场

将“需要票房”这个略显功利的说法,转化为意思相仿但更动听的“帮助他人”,胡歌一如既往高情商。他的两种说法,究其本质,还是因为他坚信《不虚此行》是一部影史佳作。

那么,对绝大多数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来说,真的错过了一部优秀的影片吗?

胡歌与闻善的“超度”

《不虚此行》上映前,胡歌在微博上“疯”了好几天。时而说”未来五年可能不拍戏”,时而又以胡子拉碴的倦容慨叹“希望对得起这短暂的一生”。

网友调侃有之,担心有之,还有一个声音涌现出来,暗示胡歌的“醉话”是在为《不虚此行》造势。这或许是“诛心”之论,不值一哂。只是胡歌自称“对不起很多人”的发博日期,恰好是他17年前发生车祸的日子。他的助理,亦是朋友,因此身亡。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那场车祸的一端是令他难以释怀的死亡,另一段则是长久沉陷泥潭的自己。直到他遇见《琅琊榜》中的“梅长苏”,一个从巅峰跌落,死里逃生的角色,与他的人生轨迹高度契合。

“我既然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梅长苏这么说,胡歌也是这么做的。由此,他或许稍稍释然,能够用未竟之业的召唤,稀释车祸的阴霾。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不幸,2019年,胡歌母亲去世。“她的离开带给我的内心伤痛,好像一直都找不到出口去化解,我也没有真正去面对这件事情。”丧亲之痛的打击,令胡歌手足无措,只能用高强度工作自我麻痹。

这种逃避和压抑的情绪,直到撞见《不虚此行》的“闻善”才得以纾解,“我觉得这部电影是一种治愈,它让我更好地处理母亲的离世和死亡这一话题。”

胡歌不惮于在公开场合谈及亡母,绝非是借势宣传,而是因为“闻善”教会他如何面对死亡,正如同“梅长苏”教他走出那场“车祸”。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闻善是一名失意的前编剧,误打误撞成为写悼词的人。日常工作就是通过亲朋的描述,用悼词还原亡者的生平。他的生活寡淡无味。除了殡仪馆和亲属的家,总是蜷缩在破烂的出租屋,用烟和矿泉水熬夜工作。

片中共展示了他的五个“客户”:死者万晓军的弟弟妹妹,对大哥的印象截然不同;忙于工作的王先生并不了解亡父,同时也忽略了儿子;“抗癌圈”网红奶奶积极闯入时代,做时尚的主播;IT公司创业人死于心梗,他的伙伴朋友感念不已;邵金穗拒不接受惺惺相惜的男网友抑郁自杀,跋涉千里来质问写悼词的闻善。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五个亡者故事,涉及兄弟姐妹、祖孙三代、家庭婚姻、创业伙伴及网络情缘,构成一幅全景式的时代情感画卷。

闻善就像一名心理医生,不断向客户询问死者的生活细节,以及他们对死者的感受,由此唤醒生者的记忆,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与亡者的过往,乃至对现世产生启发。

由此,万晓军的妹妹释怀,不再抗拒悼词对大哥的描述;王先生弥补亡父的遗憾,学习与儿子相处;网红奶奶在追忆往事中,释然了早年的婚姻不幸;IT公司的伙伴终于实现兄弟的遗愿;邵金穗在与闻善的日常相处中,逐渐平静下来,接受了生活的真相。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闻善以一种稚拙的、直接的方式,修补了生死两界的裂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在“超升”亡者,使之在彼岸的遗愿得遂;又在“度化”生者,使之在此岸的生活继续。

胡歌在母亲去世时,一样经历了影片中许多家属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他坦言道:“你发现戏剧的世界和现实的生活有非常多的交集,它可以给我继续前行的力量,给我治愈和温暖,这对演员来说太幸运了。”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这份感同身受,给了胡歌塑造闻善的决心和经验;同时,游弋在生死两界的闻善,因为“闻”到了人间之“善”,亦有所悟,重新校对自己对事业和人生的观念——对亲身演绎过该角色的胡歌来说,他的体会更深,也因此获得与“死亡”相处的能力。

如今,胡歌可以在公开场合,相对坦然地谈及母亲和一些往事,还会给亡母发微信,继续分享自己的日常点滴,以此来消化死亡这件事。这种心路变化,焉知不是闻善带给胡歌的一场“超度”。他从中汲取到了疗愈的力量,或许这就是他偏爱《不虚此行》的原因。

导演的精神自传

闻善是一名以文字为业的灵魂摆渡人。创造这一角色的编剧兼导演,刘伽茵,同样志在文字。

除了编剧和导演的身份,刘伽茵还是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老师。自1999年考入北影后,她一直在和文字打交道。闻善喜欢去动物园、殡仪馆等各处做“观察笔记”。这正是源自刘伽茵的亲身经历。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因为我是一个非常认真生活的人,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观察到的是我身边的人。”刘伽茵谈到《不虚此行》的创作契机源于一次殡仪馆采风。她想,文字工作者在这里能做什么?一个写悼词的人,便出现在她的想象中。

有了闻善的雏形后,整个故事在刘伽茵心里酝酿数年。就像片中吴磊饰演的角色小尹,他是闻善笔下的一个角色,却以真人的形象出现闻善的生活中。“我猜不少写故事的人都会有这种体验,就是你会和你笔下的人物展开对话,能看见对方。”刘伽茵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小尹这个角色,其实是对自己创作过程的一次影像化展示。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至于闻善的人物前史,直接取材于刘伽茵的个人经历。她在校期间,便从事编剧相关工作,并有志于拍摄电影。但因家庭拮据只能在“写电视剧本赚钱”和“认真做导演”之间寻求艰难的平衡。

大三那年,她拍出人生的第一部短片《火车》,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类最佳导演奖。之后,又自编自导了第一部剧情长片《牛皮》,让她站上了柏林电影节的领奖舞台。四年后,又以《牛皮2》再登戛纳电影节。这两部作品,几乎都是在用固定镜头拍摄一家三口的生活,再通过剪辑以达到“创作”的目的,呈现出强烈的作者电影的气质。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之后,便是长达十多年的沉寂。期间,她读了北影的研究生及博士,又留在文学系当老师。创作自然没有停滞:到处采风,坚持做“观察笔记”以及部分教学环节,都是刘伽茵在运用编剧思维,考察并进入真实的生活。

只是过去的荣誉和深厚的积累,并不能提供人生的坦途。“在这个行业里,很多时候你觉得这一次是能成的,但是最终每一次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它都成不了。”正如闻善的编剧事业停滞不前,甚至一度改行,“堕落”为悼词写手。这其中有多少无奈的现实打击,从胡歌颓丧的生活状态便可看出。

至于刘伽茵,若非《不虚此行》的监制曹保平鼓励她“还是要多创作”,并为这个剧本保驾护航,恐怕这部银幕处女作还要再推迟几年。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影片除了探讨生死,还有一个潜藏的主题,就是创作的困境。举凡剧本,总要写英雄(英文Hero就包含“主角”和“英雄”两个意思);可闻善是普通人,笔下的主角也是普通人,普通人怎么能成为主角?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他深知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市场需要的剧本存在一道无法弥合的裂缝,因而才搁浅创作,改写悼词谋生。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对这个“困境”的描述,很难说不是刘伽茵个人心境的展览。

《牛皮》系列让她暴得大名。但她并没有急于接受新片邀约。她直言,“很难想象拍自己不喜欢的电影。”而且,她始终聚焦普通人的创作理念,以及强烈的学院派式的作者风格,与讲求效率和刺激的商业片,明显不在同一个步调。但商业片能赢得观众是不争的事实,而她偏爱的《牛皮》始终都没能上映。

从各个角度来说,闻善即刘伽茵的自我投射,而《不虚此行》就是她的精神自传,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无怪乎她同胡歌一样,会对本片分外偏爱。

《不虚此行》需要什么?

刘伽茵和胡歌都将自己倾注在闻善身上。他们的合作肯定是愉悦的,彼此都收获颇丰。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不虚此行》的嘉奖,也能证明这次合作是成功的。

但这种成功并不等同于市场的反馈。胡歌“需要票房”的愿望终究还是落空了。猫眼预测该片总票房仅为3100万元。在今年汹涌的电影市场语境里,《不虚此行》可以说毫无波澜。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但这是否该归责于市场和观众呢?

从刘伽茵的角度来说,她多年来稳固的创作观,使她固执地相信,生活本身就是碎片式的,接近疏离与清淡的散文诗,而绝非任何形式上的网络爽文。所以她拒绝抒情,非常克制地用片段式台词,让观众去揣测一个人物的生平。这种反娱乐、反高潮的叙事,就是在将观众推开。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从胡歌的角度来说,他在闻善身上得到治愈,这本无可厚非。但个人的情感体验想要辐射到普罗大众,就必须有限地邀请观众进入你的历史和情绪中。而《不虚此行》在这方面明显不足。

首先,悼词写手这个职业就很可疑。

近些年来,逝者的悼词,多由子女亲人执笔。胡歌母亲的悼词,便是他亲自写的。这里面,一来是见孝道,二来为尊者讳,有些私事不好向外人道。事实上,刘伽茵自己也说,这个“写悼词的人”是出自于她的想象,因此这个职业更像是刘伽茵为了嫁接“生死超度”与“文字写作”而强行虚构出来的。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不虚此行》主创:白客,刘伽茵,胡歌

主角身份的悬浮,已经很难让观众产生认同;加之,本片还有一个致命的漏洞,即从头到尾没有展示过一篇悼词。观众只能瞥见“悼词终稿”的文件名,“某某悼词,作者:闻善”的封面,以及涉及到悼词的某些词语或表述方式,而回避了悼词本身。

以“写悼词的人”为串联故事的主线,却拒绝呈现任何悼词,哪怕只是一句,这就像李逍遥不御剑,梅长苏不谋算,明台不持枪。这个角色又如何让观众进入?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反观主题与之相似的电影《入殓师》,哪怕是在大陆重映,票房仍能突破6000万元。二者相比,一个主角是写悼词的人,影片却从不展示悼词;一个则将入殓的过程做了多层次的、带叙事性的、艺术性的表达。一个整体呈现出作者电影的气质,过度疏离和颓丧;一个却能将对死的敬意、对生的真诚、对自我的寻求,统一起来,并佐之以温暖的幽默和情感的依偎……似而不同之处,还很多,不再一一枚举。只是想说,就影片的自身框架和叙事目的来说,《不虚此行》的完成度远低于《入殓师》。

《不虚此行》:只是胡歌的“超度”与导演的“自传”

因此,对于《不虚此行》这样一部不乏真诚,极具个人风格和自我表达的电影,或许应该思考的是,除了“需要票房”,还需要点什么,才能真正让自己做到“不虚此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胡歌吴磊《琅琊榜》后携手,《不虚此行》一手测评:后劲够足!
...的问题,和大家进入这场旅程。01.《不虚此行》就好似是导演刘伽茵泡的一壶茶,用煮开的高山泉水冲泡当季新茶,伴随着水温,茶叶一点点沉落,飘出了阵阵茶香。虽不是烈酒,却后劲十足!
2023-06-11 00:18:00
《不虚此行》:悬浮的人间烟火倔强的诗意表达
...部影片的文学性,不是余味,而是增色的手段。该片编剧导演刘伽茵,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在这方面的优势突出。闻善一边接听来自大洋彼岸逝者妹妹的电话抱怨,一边接受开火锅店的二哥
2023-09-22 00:14:00
...》是低温、轻巧。与闻善相同身份的年轻观众,能够看出导演、编剧刘伽茵创作的这个写实电影稀释了很多现实压力,但大家不会指责《不虚此行》脱离现实。因为闻善这个角色的日常状态,拍得太
2023-09-16 02:14:00
《不虚此行》发布“镜像人生”情感预告,胡歌吴磊演绎镜像关系
新京报讯 9月4日,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导演编剧的电影《不虚此行》曝光“镜像人生”情感预告,吴磊饰演的小尹作为胡歌饰演的闻善笔下角色出现,他是闻善互为映照的镜像存在,也是其困顿人
2023-09-04 17:01:00
...龙,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电影监制曹保平、导演编剧刘伽茵、领衔主演胡歌、主演吴磊、齐溪、甘昀宸、时尚芭莎明星总监王晓白出席活动,与主持人陈鲁豫一起畅聊电影创作的初
2023-08-29 10:51:00
这部电影,让胡歌成为影帝   时光撰稿人
...今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不虚此行》收获颇丰。导演刘伽茵、主演胡歌分别斩获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最佳男演员奖(与《第八个嫌疑人》中的大鹏并列获奖)。导演韩帅(《汉南夏日》
2023-09-07 22:17:00
《不虚此行》 胡歌倾听委托人的「豁达人生」
预告片在线观看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导演编剧的电影《不虚此行》将于9月9日全国上映。该片获得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两项大奖。影片讲述了落魄编剧闻
2023-08-31 11:21:00
《不虚此行》北京首映,胡歌:闻善会让我继续走下去
...日,电影《不虚此行》在北京举办首映礼,监制曹保平、导演编剧刘伽茵、领衔主演胡歌,主演吴磊、齐溪、甘昀宸等出席活动。今年6月,该片在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爵奖主竞赛单元
2023-09-07 15:32:00
《不虚此行》亮相上影节,胡歌:饰演闻善让我开始正视“生死”
记者宋说6月10日上午,由曹保平监制,刘伽茵导演编剧,胡歌领衔主演,吴磊、齐溪主演,黄磊特别主演,白客特别出演的电影《不虚此行》在上海举办发布会,该片入围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2023-06-10 18:48: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金昭玉醉》创B站2025剧集播放量破亿最快纪录 多维营销强势霸屏
古装燃爽复仇剧《金昭玉醉》于近日圆满收官。该剧自9月26日登陆B站独播,已成为2025年B站播放量破亿最快的剧集,跻身B站古装题材头部阵营
2025-10-17 19:58:00
莒县浮来山街道中心小学开展“观看红色电影 传承红色基因”活动
为引导少年儿童从红色经典中汲取奋进力量,10月16日,莒县浮来山街道中心小学组织学生开展“观看红色电影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观影活动
2025-10-17 15:04:00
由美国派拉蒙影片公司出品的惊悚电影《猩疯血雨》(暂译)发布首支预告。家庭宠物黑猩猩被神秘生物咬伤后突然暴走,开始无差别攻击人类
2025-10-17 10:55:00
电影《即兴谋杀》今日发布“这里从来不闹鬼”版预告,何家古堡怪事频发,四面环绕的怪声、自动弹起的钢琴、时隐时现的诡影..
2025-10-17 10:55:00
天下大势,久分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烽烟再起!今日王牌“战场”,再现三国风云!智力与武力两大阵营狭路相逢,围绕“文韬武略孰能定天下”展开对决
2025-10-17 11:25:00
余干县第三小学:“心灵课堂”护成长 向阳少年逐光行
在余干县第三小学的校园里,一场场浸润心灵的心理健康活动,于九月悄然绽放。心理教师梁珍以专业为笔、以关爱为墨,为不同学段的学生与心理委员
2025-10-17 13:10:00
厦门国际时尚周开幕 将举办14场特色活动
时尚周开幕式在中山路举行,厦门本土设计师陈宇设计的服装作品亮相。(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身着华美服饰的模特。(主办方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蔡绵绵)百年中山路
2025-10-17 09:02:00
微短剧《长姐》即将温情开播:烟火里的二十年悲欢,平凡人奋斗史诗引期待
近日,由海鱼星空出品的现实主义微短剧《长姐》官宣待播消息。这部聚焦普通家庭命运、横跨二十年时光的作品,未播先热——从曝光的剧情脉络与创作理念来看
2025-10-17 09:25:00
中国儿童节目主持人“小雨姐姐”获颁安徒生教师奖
图为颁奖现场,右三为“小雨姐姐”孙怡。海外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严冰)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4日上午,安徒生教师奖(ATA)颁奖典礼在安徒生的故乡——丹麦欧登塞的安徒生博物馆纪念堂举行
2025-10-17 07:46: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庄筱婧 陆晓凤)随着场记板清脆合拢,闽南布袋戏题材电影《再搬一出戏》正式宣告样片杀青。作为金鸡创投·样片实验室重点项目之一
2025-10-16 08:37:00
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在济南开幕
鲁网10月16日讯10月15日,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重要节点,经国家电影局批准,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在济南盛大开幕
2025-10-16 10:10:00
倾听石头的回响,汇聚才华的光芒 |太合音乐集团大石音乐版权第二届“石破天惊华流词曲创作大赛”开启
石头的回响,音乐的力量。为激励华语流行音乐的创新活力,发掘优秀创作者,第二届“石破天惊华流词曲创作大赛”正式启动!我们延续初心
2025-10-16 14:19:00
陈窖新酿 青春绽放 淮剧小戏《赶脚》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
10月14日至15日,重庆市人民大厦会堂连续两晚座无虚席,盐城市淮剧团携淮剧小戏《赶脚》作为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十八届文华奖参评节目在此上演
2025-10-16 14:23:00
张彬彬新剧《余生有涯》今日开播,秦南用行动诠释婚姻真谛
由腾讯视频出品,李木戈执导,饶俊担任总编剧,张彬彬领衔主演的现实治愈话题电视剧《余生有涯》将于今日(10月16日)19:30登陆东方卫视黄金档全国首播
2025-10-16 14:49:00
“看见明天”第六届盲人歌手大赛暨国际盲人节公益音乐会在长春举行
灯光闪耀,歌声飞扬,10月15日,“看见明天”第六届盲人歌手大赛决赛暨国际盲人节公益音乐会在吉林长春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的优秀视障歌手齐聚一堂
2025-10-16 15: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