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多家外媒报道,当地时间5月13日晚,加拿大短篇小说作家、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在安大略省的疗养院逝世,享年92岁。
艾丽丝·门罗,1931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农民家庭。1951年,门罗获得奖学金进入大学求学两年,随后与第一任丈夫詹姆斯·门罗搬到温哥华。当时,她形容自己是“B-级家庭主妇”。这段时间,她白天困于各种家务劳动中难以抽身,每当夜晚女儿们入睡后,门罗就开始写作。因为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她的小说大多篇幅较短。
具体的生存境遇成为门罗书写的核心主题。她的短篇小说最初在《加拿大论坛》等杂志发表,并于1968年结集出版。随着门罗的声誉与日俱增,她的故事也越来越广泛和复杂。1980年,她的《你以为你是谁》入围布克奖短名单。随后她又两次获得吉勒奖,一次是1998年的《好女人的爱情》,另一次是2004年的《逃离》。2009年,她获得了国际布克奖。
2013年,当门罗82岁时,瑞典学院在授予她诺贝尔奖时,引用了她的14部小说集,并称她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称赞她有能力“在短短几页纸中容纳小说整个史诗般的复杂性”。
在门罗的作品中,大部分是平凡女人的故事,她的早期创作中,是一些刚刚进入家庭生活的女孩子,为爱情、性、背叛、孩子等苦恼;到后期,则转向在中年危机和琐碎生活中挣扎的女性。她2001年出版的《仇恨、友谊、礼仪、爱、婚姻》和2004年出版的《逃离》中,主题聚焦中年人、独身女人以及老人的劳苦。英国《新政治家》周刊曾在评论中指出:“门罗的分析、感觉与思想的能力,在准确性上几乎达到了普鲁斯特的高度。”而一些批评家还指出,她在探究人类灵魂上的深度与灵敏性上亦有所建树。
来源:中国吉林网综合澎湃新闻、北京日报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