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鲁网6月4日讯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感受端午节独特的民俗魅力,近日,莒南县第三小学三年级各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知端午:溯源千年话习俗
三年级的语文老师们通过动画视频讲述屈原故事,结合艾草、香囊等实物讲解挂艾草、赛龙舟等习俗由来。问答互动中,学生踊跃抢答“端午节纪念谁”等问题,在趣味中加深了对节日的认知。
包粽子:巧手翻飞传温情
各班教室化作“粽艺工坊”,家长志愿者与老师们示范卷叶、填米、捆扎技巧。学生5-6人一组协作,虽手法青涩,却创意频出——三角形、长方形粽子层出不穷。午餐时,热气腾腾的粽子端上餐桌,孩子们在品尝中感受劳动喜悦。
制香囊:一针一线寄安康
彩色布料与艾草香料交织,孩子们裁剪、缝制、填装,精心制作专属香囊。“我要把这个送给妈妈!”“我的香囊绣了小粽子!”交流声中,团队协作与感恩之心悄然生长,精美香囊成为传递祝福的载体。
诵诗词:平仄韵律品雅韵
诗词朗诵环节,各班学生深情演绎《浣溪沙·端午》等经典作品。抑扬顿挫间,苏轼笔下“彩线轻缠红玉臂”的端午风情跃然眼前。小组互评与教师点评后,“最佳朗诵小组”奖状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从指尖技艺到文化吟诵,此次活动通过“知、做、诵”多维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粽香般浸润童心,不仅提升了孩子们动手与协作能力,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通讯员 张晓玲)
责任编辑:王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