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植一首写游侠的诗,最后两句千古绝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3 15:14:00 来源:戏说三国

曹植的《白马篇》是一首歌颂“游侠”的诗,它的另一个名字就叫《游侠篇》。这首诗脱胎于乐府歌辞,在内容叙事上,有很大的创新。

钟荣在《诗品》中赞它“骨气奇高”,思迈不凡。诗中体现出的游侠精神和“气势”,正是后来被《文心雕龙》高度推崇的“文学黄金审美标准”——“魏晋风骨”。

曹植一首写游侠的诗,最后两句千古绝唱

著名词评家叶嘉莹先生认为:《白马篇》最大的魅力,全部源于“天才型诗人”曹植少年时代那一股自信、豪迈与无比张扬的“气势”。

后世另一个拥有此等气势的“天才型诗人”,就是大家熟知的诗仙李白。李白《侠客行》也是一首写游侠的诗,不过要论及“风骨”,李白的诗仍然比曹植这首《白马篇》,有所不如。

一、《白马篇》赏析

《白马篇》——三国·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话翻译:

白色的骏马戴着金色的辔头,像飞鸟一样往西北方向疾弛。那马上坐着的,是谁家的好男儿?他是来自幽州、或者并州的游侠儿。打小离开家乡,日夜盼望着在边塞上扬名。

曹植一首写游侠的诗,最后两句千古绝唱

每日每夜,他都带着良弓练习。箭筒中的楛木杆,长短不齐。他拉弓射穿了左边的目标,又反手射裂了右边的“月支”;仰身射中了上方的“飞猱”;俯首又射碎了下方的“马蹄”。

他的动作比猿猴还要灵巧,比豹子和螭还要勇猛、迅捷。边城频频传来警报,胡人正要向中原迁徙。匈奴军队打北面来,游侠策马登上了高堤。

看他骑着白马长驱直入,一举踏平了匈奴的敌营;又掉转头来,收拾了鲜卑人。他将身躯迎向敌人的锋利的刀刃,即使牺牲性命,也不觉得有什么可惜。

此时,他连父母妻儿都顾不上了,谁让他把名字写进了战士的花名册呢?现在的他不再是一名游侠,而是一名战士。为了赴国难,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把死亡当成最后的归宿。

曹植这首经典之作《白马篇》,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但是他这首诗中体现出来的“气势”,却是不容小窥的。

曹植一首写游侠的诗,最后两句千古绝唱

“牺牲小我,成就大义”,为保家卫国,为了集体的利益,甚至可以完全不顾亲情和爱情。其实这种思想,就是传统的儒家思想,但是以前从来没有人像曹植那样写过。

曹植用文字把一个少年英雄遇神杀神,锐不可当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根本不需要接触到他诗中的思想层面,光凭那些表面上的文字,就会感受到热血在胸中沸腾。

在曹氏三雄之前的诗人,从来没有哪一个像这样写过诗歌,更没有人这么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游侠”。这首诗中间用了十二个短句,详细地向读者介绍了游侠的武功是多么高强。

其中,从“控弦破左的”到“俯身散马蹄”这四句,从四个不同的方向,以“对举”的修辞手法展现主角的神箭,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

诗中的游侠,并不是那种慢吞吞地,左一箭、右一箭地在射。他几乎是同时观照到了四面八方的标的,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逐个击破了。

曹植一首写游侠的诗,最后两句千古绝唱

后来写到匈奴来犯时,曹植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就把游侠整个作战过程概括了,但读起来让人觉得顺理成章。就是因为前面他已经对游侠出神出化的武功,做了详细交代。

二、曹植的《白马篇》为什么出彩

曹植的《白马篇》,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隋炀帝杨广和“诗仙”李白也写模仿之作。但是这二人的仿写之作,不论从哪个方面来比,都不如曹植这首。

杨广写的那首诗,直接就叫《白马篇》,开头的句子都和曹植一样。“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旁。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杨广诗中的主角不再是游侠儿了,而是御林军了。

作为诗人的杨广,颇有几分才气。从表面上看,他似乎掌握了曹植《白马篇》中的精髓,那就是“长驱蹈匈奴”的无敌气概。

杨广为了突出这种气势,甚至用更加嚣张的口吻来描写他自己笔下的羽林郎。他们是“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

曹植一首写游侠的诗,最后两句千古绝唱

意思就是说,他的御林军英名超过了卫青、霍去病,他们的智谋超过了陈平和张良。尽管杨广的《白马篇》“口气更大”,但是它仍然不如曹植的原诗受欢迎。

这是因为,杨广的诗歌,缺乏对人物个体的精湛描写。他笔下的羽林郎,是以一个集体的形象出现的,比起曹植笔下的“游侠”,显得面目模糊。

另外,曹植《白马篇》真正让人动容的地方是,“游侠”成为了“战士”之后,说出了“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的惊世之语。

表现了一个忠勇爱国的英雄,在国难当头时,牺牲小我,成就仁义的高尚节操。中国人历来讲究忠、孝、仁、义。不顾父母就是不孝,不顾妻、子就是不义。

但是为了尽忠,这两者都顾不上了,这是一件多么让人心痛的事啊!比起这两件事来说,个人的生命就更不值得可惜了,所以游侠最后讲出了“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名句。

曹植一首写游侠的诗,最后两句千古绝唱

李白的《侠客行》里面也写了朱亥、侯嬴两位游侠,诗的开始就写了一位赵地的侠客“银鞍照白马,飒踏如流星”,只是把《白马篇》的“金羁”换成了“银鞍”。

接下来,李白《侠客行》中同样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动作描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不过,这一句却是引用了庄子的杰作。

另外,李白笔下的朱亥、侯嬴两位游侠,最后并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而是在报答某公子的知遇之恩。从格局上来讲,比起曹植笔下游侠为国而战,就小了许多。

结语

曹植的《白马篇》就仿佛是一部纪录片,成功地再现了一位幽并地区的好男儿,从游侠成为边疆战士的完整过程。

在这首诗的后半部分,曹植着重表现出了这位游侠为了保家卫国所作出的重大牺牲。诗中蕴含的“气势”与“风骨”,并不仅仅是通过对游侠的武功,以及战绩的描写来构成的。

曹植一首写游侠的诗,最后两句千古绝唱

更为重要的一点,还是在诗的后半部分,曹植写出了游侠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为国家而舍弃小家,抛弃了亲情跟爱情的大爱行为和极大的格局。

正是由于这种无比绝决的,置个人荣辱、生死于不顾的牺牲精神,才让“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誓言,显得那么的掷地有声。

然而,在杨广的《白马篇》里,完全看不到具体的人物形象,他只是一味地用夸张的口吻在那里吹嘘他麾下羽林郎的能力,完全没有了游侠的那种气势。

李白《侠客行》中的朱亥、侯嬴,则是因为当上了某人的门客,然后才参与了政治斗争,因此显得“只见小恩,不见大义”,缺乏牺牲精神的感召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3 16: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文人墨客的璀璨历史与排名
...,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一看这些文人墨客的排名吧。10:曹植曹植,字自建,曹操的儿子。曹植从小就异常的聪敏,拥有着过人的才气,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一些古典的篇章,因此,曹操对他疼爱
2023-11-11 22:00:00
曹植生于三国一个天才扎堆的家庭
...静无声。魏帝曹丕端坐龙椅,紧张的望着站在大殿中央的曹植,确切的说,注意力放在曹植的脚上。一步,两步,三步……曹丕兴奋的身体有些微微颤抖。七步之内如果曹植写不出一首兄弟之情的诗
2023-09-01 17:49:00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两晋南北朝时期,曹植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而他的代表作《洛神赋》被公认
2024-05-23 20:32:00
他是三国时期的“七言诗鼻祖”  ,也是被黑得最惨的人
...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有四个立嗣人选:曹昂、曹丕、曹植、曹冲。曹昂既是长子,又有仁孝之名,是当之无愧的世子。可惜曹昂二十岁时为救父亲曹操战死了。曹冲,就是著名的《曹冲称象》的
2023-01-26 17:23:00
夺嫡之争:曹丕曹植的权力游戏与智慧对决
三国是一段精彩纷呈的历史时期。其中,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就是一条错综复杂的故事线。结局大家都知道,曹丕击败曹植,顺利上位。但是,曹丕没有放弃对弟弟的打压,这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2023-09-09 16:07:00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白马篇》。原诗中描述的是幽州和并州的游侠骑士,这些人同时是国家的边防军队,为国家守卫边境,抵抗外敌,包括匈奴和鲜卑。这首诗说幽州和并州的游侠
2024-07-21 10:36:00
七步成诗之后,曹植怎样过完了他的后半生
...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羞得曹丕无地自容。历史上得曹植和曹丕同为曹操的儿子,二人相比较而言,曹植更有文采,更有继承大统的资质。当年铜雀台新建,曹植一首《登台赋》,把曹操哄得那
2024-06-11 19:48:00
聊聊历史上的“一女乱三曹”的故事
...乱三曹”的那“一女”。而“三曹”,就是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那“一女乱三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事情的起因还要先从曹操说起。曹操有一个癖好,喜欢收编人妻。在攻打吕布时,曹操就
2024-03-20 14:38:00
为何说曹丕非常喜欢甄氏,为她想害死曹植才是真相
曹植,字子健,生于公元192年,逝于公元232年,短暂的生命未及四十岁。他不仅才华出众,更以诗才横溢而著称,深受曹操喜爱。曹植的诗歌如泉涌般流畅,成为当时文坛的瑰宝。然而,尽管曹
2024-05-03 20: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