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映象网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孟令帅)他是师者,从事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他是教育者,退休自费办起全国第一个以“榜样教育”为主题的乡村“教育大院”,联系千家万户,寄托着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承载着每一个孩子的梦想;他是宣讲员,近70岁高龄的他,依然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荣获2022年度出彩社旗人荣誉称号。他就是社旗县兴隆镇罗庄村塔前自然村退休教师——秦远晴。
扎根教育,一干就是30余年。1979年,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从师范学院毕业的秦远晴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他完全有机会留在城里工作,但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的农村学校教语文。在兴隆教学的那些年里,学校的一间茅草房,前面办公,后面一张单人床。他吃住在学校,学习在学校,传道育人在学校。至今那儿的人谈起教语文和政治的秦老师,无不竖起大拇指。秦远晴从小学、初中、高中课教起,到小学、初中、职高副校长,多次受到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表彰。
2017年,他退休了,本可以安享晚年,却选择了继续奋斗。秦远晴的家乡塔前村总人口920人,竟走出去30多名大学生,其中有6位博士和7位硕士,他既是这些优秀学子的老乡,也是他们的老师,很有成就感,想为家乡教育再添一把力,再鼓一把劲,助推家乡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他和家人们商定,利用老家闲置的宅院,自力更生,整合资源,前后用了两年时间,办起了“教育大院”。从修房铺路绿化,一砖一瓦,从整体的规划布展设计,到具体的操作操办事宜,他都带领着家人们亲力亲为,能自己干的活,不给别人找麻烦,不花钱能办的事的就不花,能少花的就少花,体现了艰苦奋斗勤俭办院的精神。
设计要花钱就自己设计,大院主体“榜样室”展示了本村22位优秀学子的求学经历、工作业绩、对家乡学子的寄语与伟人毛泽东的“求学经历、历史贡献、对青少年寄语”相映生辉。结合塔前村村情,依据优秀学子家庭背景和求学经历,提炼归纳出塔前村“72字学子精神”并制成版面置于“榜样室”的显著位置,以激励参观者奋发进取,努力学习。他把课堂转移到教育大院。他说,教育结缘千家万户,大院连接东面南北,教育大院就是家长们的服务区,学生们的加油站,天南地北同仁们的接待站。从“参访记录”得知,2022一年接待参访者6000多人次。
在教育岗位上奉献了一生的秦远晴,退休后仍不忘教育之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从学校的教室走出来,走进了更加广阔的学校——社会学校。他走进机关大院、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百姓间……秦远晴正用火一般的热情,燃烧出最美的夕阳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