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乡村振兴丨贵州石阡:村办企业让黄水粑走出大山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4-18 18: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贵阳4月18日电 题:贵州石阡:村办企业让黄水粑走出大山

新华社记者胡星、郑明鸿

进入四月,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坪山仡佬族侗族乡佛顶山村黄水粑加工厂持续满负荷运转。揉糯米、裹粽叶、高压灭菌、包装成品,生产车间内,30多位村民忙个不停;厂区门口,运输原料的车辆频繁出入……

火热的生产场景,成为这个大山深处脱贫村的靓丽风景。“每天加工1.6万个黄水粑,下了生产线就被销售商运走,零库存!”佛顶山村党支部书记黄秀金说。

乡村振兴丨贵州石阡:村办企业让黄水粑走出大山

3月31日,佛顶山村黄水粑加工厂的工人在包装加工好的黄水粑。新华社记者郑明鸿 摄

黄水粑是石阡县仡佬族群众的传统食品,以糯米和红糖为主要原料,蒸熟后揉成手掌大小的长方块,再以粽叶包裹,用稻草捆扎。

让黄水粑走出大山,一直是村民们的梦想。十多年前,村干部就开始组织村民用背篓背着黄水粑,到周边的镇远县、施秉县等地叫卖。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大家希望有个“龙头”来带动。

2022年初,佛顶山村拉上邻近的原深度贫困村大坪村,开始共谋发展大计。两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共同出资,以分别占股的形式成立了“黔乡姊妹黄水粑加工厂”。这对曾经为脱贫而奋斗的“兄弟村”,开始携手闯入大市场。

乡村振兴丨贵州石阡:村办企业让黄水粑走出大山

3月31日,佛顶山村党支部书记黄秀金在展示加工厂生产的黄水粑。新华社记者郑明鸿 摄

对这个新生企业,坪山乡乡长祝丹既期待又担忧。她说,担心加工厂患上村办企业的“通病”:作坊式生产,品质难保障;管理不精细,一笔糊涂账;市场等靠要,销路难打开。

“当头一棒”很快到来。2022年端午节前夕,加工厂生产的首批3万个黄水粑,因粽叶长霉被大量退货。“刚开工就停产,大家都很难过。”黄秀金说,他们用了一个月,做了各种测试,“传统工艺就是这样做的,实在找不出原因”。

正当他焦头烂额时,事情迎来转机。经定点帮扶单位的协调,一家生产粽子的知名食品企业组织专家开展“线上会诊”,分析了加工厂整个生产流程的视频,找到了原因——产品真空包装后没有进行高压灭菌。

加工厂立即采购了一台高压灭菌设备,并根据专家的建议,规范了生产流程。类似粽叶长霉等问题,加工厂再未遇见,目前黄水粑产品的保质期可达6个月。

产品品质得到保证后,其他一系列问题又接踵而至。

定价多少?这是大批量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大坪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坤是高级会计师,他为加工厂量身打造了“本量利分析”和“成本、基础定价测算”两个专业方案。村干部不明白“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分摊”等术语,但按照方案定价后发现,尽管销量时多时少,但利润始终有保证。

怎么售卖?加工厂成立之初,就坚持线上和线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发展“黄水粑经纪人”,持续巩固周边传统市场;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团队打造以展示农村生活为主题的抖音号“黔乡姊妹”。不到一年时间,抖音号即拥有粉丝近50万,在直播带货时曾创下一天销售4万单黄水粑的纪录。

乡村振兴丨贵州石阡:村办企业让黄水粑走出大山

3月31日,抖音号“黔乡姊妹”的主播在直播间介绍黄水粑。新华社记者郑明鸿 摄

祝丹认为,政府除了政策、资金等支持,更重要的是帮助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其中文化赋能是重要形式。今年2月,佛顶山村隆重举办了仡佬族传统节日“敬雀节”,期间重点推介黄水粑。一时间,黄水粑受到热捧,周边县的超市、甚至省外客商都上门寻求合作。

“2月底到现在,加工厂一直满负荷生产。”黄秀金说,相对固定务工的30多位村民,多的一天能挣约200元。一些老人在家分拣捆绑黄水粑用的稻草,每天也能收入约50元。

“现在主要工作就是做黄水粑,每个月能挣差不多4000元。”63岁的村民李世琼说。58岁的村民岑万芬说,她去年10月开始到加工厂上班,“收入比种地要高许多,也没有之前那么累”。

据统计,2022年7月以来,加工厂已售出黄水粑110余万个,给82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分红5.1万元。全村60多户村民,开始在加工厂带动下销售自家制作的黄水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8 1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江篇|贵州:拉动“转绿链条”实现生态惠民
...社这几天,在贵州省石阡县坪山仡佬族侗族乡佛顶山村,黄水粑加工厂忙得热火朝天。来自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大约200万元订单“雪片般飞来”,工人们从早到晚忙着赶制产品。黄水
2023-08-17 20:22:00
新华全媒+ |贵州石阡:围炉煮茶,激发传统产业“新能效”
...人们,还能煮上一壶上好的石阡苔茶,烤几块软糯香甜的黄水粑,使身心得到放松。“从去年开始,我们探索在温泉之外增加‘围炉煮茶’等‘网红’消费业态,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体验。”贵
2023-12-09 15:33:00
...顶山村的“黔乡姊妹”抖音网红主播准时开播,把家乡的黄水粑推给全国网友。另一头,石阡县城电商物流产业园的黄水粑自动化加工厂内,每天出厂3万余个黄水粑,远销北京、上海及粤港澳大湾
2024-02-06 06:21:00
借力“东”风促消费协作 石阡产品实现“黔货出山”
...批次共21家企业参加展会,将石阡苔茶、皮蛋、辣制品、黄水粑、鸡蛋、荷叶面条、棒棒牛肉等产品走进大湾区市民餐桌。石阡农特产品参加东莞市举行的“风起山海·铜仁谢礼”铜仁市特色农产
2024-11-16 03:45:00
铜仁石阡:万人欢庆“敬雀节” “抓鸭摸鱼”受追捧
...的盛宴,也引得现场广大观众的拍手叫好。而随后的“包黄水粑”“抓鸭子”“摸鱼”等活动让广大市民、游客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参赛选手所包的黄水粑、所抓到的鸭和鱼都可自己带走,也惹得
2024-03-12 16:38:00
...层供销社逐渐“筋强骨壮”。走进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黄水粑加工厂,几条全自动生产线有序运转赶订单。“日产黄水粑2万个,供不应求。”石阡县佛顶山供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秀金说。20
2023-11-13 06:21:00
...粤港澳大湾区食品博览会上,石阡7家企业携石阡苔茶、黄水粑等特色产品集中亮相,并完成“阡货入莞”销售金额2.9亿元。借着消费帮扶助农增收行动的“东风”,8月以来,石阡农特产品走
2024-10-22 06:10:00
对话“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金奖得主吕永阳:用“小夜灯”照亮大山深处的致富路
...述了助力乡村旅游智慧发展的历程。他带领团队在贵州省石阡县楼上古寨建起以“提升旅游从业技能”为宗旨的脱贫攻坚夜校,开设起了1.0版本的大班课,为村民进行普通话等基本技能培训。第
2023-06-10 21:51:00
贵州铜仁:“强村富民”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钱景”的幸福感。石阡县坪山乡佛顶山村“黔乡姊妹”黄水粑加工厂,工人们以糯米和红糖为主要原料,蒸熟后揉成手掌大小的长方块,再以粽叶包裹,用稻草捆扎,清香的黄水粑被高压灭菌密封
2024-02-05 12:2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