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魏文侯之子,战国初期魏国国君,前395年—前370年在位(《史记》、《资治通鉴》误载魏武侯前387年即位,前386年为魏武侯元年。据《竹书纪年》则为前396年即位,前395年为武侯元年)。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
帝王常有惟我独尊的霸道,太霸道就不中用了,天下人都跟你作对,谁也受不了。做皇帝还是虚心点好,魏武侯就有这种见识,值得赞扬。
战国时,魏文侯因见廉洁公正,善于用兵,颇得将士欢心,便拜吴起为西河(魏郡名,辖境在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郡守,以抵御秦国和韩国的进犯。
魏文侯死后,吴起便辅佐他的儿子武侯。

公元前395年,有一次武侯来到西河,乘船顺河而下,察看地形。
途中,武侯见高山大河,险要奇伟,感慨不已,回首对吴起道:“山河环抱,形势险要,恰似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防线,阻挡着敌人的入侵,这真是魏国的荣幸啊!”
吴起听了,觉得武侯不识安邦定国之策,便摇了摇头,劝谏武侯说:“国家的兴盛衰败,在德不在山河之险。”
武侯见吴起不同意其观点,便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吴起援引历史上尽管国家的山川地势险要,却不注意治理国家,政治腐败,不施恩德于民,终遭失败的实例。

吴起劝谏武侯说:“国家的兴盛衰败,在于是否施德于民,不能只依赖山川的险峻。从前,三苗氏(相传古部落名)所居之地,左有洞庭湖,右有鄱阳湖,所处地势险要,由于没有德言,不讲信义,被夏禹(相传古部落联盟首领)灭亡了。”
吴起又说:“末代的君主桀的驻地,左有黄河、济水,右有泰山、华山,北有太行山,南有龙门山,地势更险要,由于不施仁政,被商汤打败了。”
吴起指出:“末代纣王的国都,左倚孟门山,右靠太行山,北有恒山,南临黄河,同样因政治腐败,不施德政,被周所灭。从这些事实来看,治国在于有好的政策法令,给人民以恩德,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如果您不施德政,恐怕您乘坐的船上的人都有可能是你的敌人。”

武侯听罢,敬佩地说:“你说得很对。”
天下不怕人才多了没有用,就怕皇帝没有人才用;天下不怕没财富,就怕有点财富没有人用。说去说来说天下就是没有人才,关键是大家都不去挖掘人才。
魏武侯虚心治国,及时纳谏,内修德政,外练强兵,支持吴起变法,改革兵制,并建立起一支精锐骁勇的“魏武卒”,让手下人才的才能得以充分施展发挥,让各自的才能都派上用场,最后终于称雄一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