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急诊科,医院接诊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线。与时间赛跑、与疾病战斗……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场景。
2023年5月12日是第112个国际护士节。节日来临之际,笔者走进这个群体,切身感受急诊人的速度与温度。
“见证无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四月底,黔东南州天气放晴,阳光把摆放在丹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门前的救护车照得越发明亮。
在急诊科,王开秀身着后背印有“120贵州急救”字样的大红色冲锋衣,坐在桌前认真翻阅当天的120出诊记录,眼睛不时朝室外停放救护车的方向张望。
王开秀和同事正在抢救急诊病人。受访者供图
“今天跟急救车出了两趟,有急救电话,医生和护士必须在3分钟内出车。”绷紧神经,随时“迎战”。1988年出生的王开秀,已在丹寨县人民医院工作了11年,其中9年在急诊科。这期间,她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提及首次出120急救的场景,王开秀记忆犹新:大雾天气,加之当时乡村路面不好,车辆行驶缓慢,生怕病人中途出现意外,一路心惊胆战,好在患者最后转危为安。
急诊护士每天处置各种紧急事故,既要速度也要温度。作为急诊人,大家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患者减轻痛苦,带来生的希望。这是王开秀和同事对这份职业的认知。
近年来,丹寨县人民医院先后建立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新生儿及儿童救治五大急诊急救中心,全院抢救成功率逐年上升。2022年,该院急诊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99.6%。
“做永远在路上的护士”
从早上8点到中午,不到50米的急诊科走廊内,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周长敏走了5980步,折合约4公里。
“这还不算多,有时候几万步。”周长敏淡定地说。
步数多,是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忙碌的最好诠释。
周长敏。受访者供图
作为黔东南院前急救网络医院三级急救站,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担着凯里及周边转来的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务。
急诊手术、插管、注射抗蛇毒血清……每天来急诊科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周长敏基本没有停息时间,很多时候吃饭只能“应付”。
“穿上白大褂,很神圣。”这是学生时代的周长敏对医护人员的初印象。2017年毕业后,她终于如愿以偿穿上白大褂,站在了救死扶伤的第一线。
有辛苦,有委屈,也有成就。这是周长敏从事护理工作以来最大的感受。有一次,周长敏帮小孩输液,因孩子太小血管不好找,不小心扎漏了针,被小孩家长狠狠数落了一番。
“当时觉得很委屈,但现在自己做了母亲,也能理解作为妈妈当时的心情。”周长敏坦言,将努力做一名永远在路上,平凡而美丽的前行者,绝不辜负家人和患者对自己支持与厚爱。
“累并快乐着”
无论走在哪,总是笑呵呵。这是笔者对凯里市下司镇卫生院护士吴如双的第一印象。
作为长期扎根基层的护士,吴如双最大的感受是变化。
吴如双为患者输液。杨建敏摄
“以前卫生院狭窄,抢救设施设备有限。”吴如双告诉笔者,2022年,下司卫生院抢抓机遇,被列为贵州首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医疗环境、人才队伍、医疗设备等得到极大改善。同时,黔东南州还将下司镇卫生院纳入全州120院前急救24小时统一调度。
“作为旅游景区,下司镇游客较多,所以突发情况和急救需求都比较多。”黔东南急救中心龙通武介绍,为此,州级层面持续加大基层卫生院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培训力度,目前全州已培训1.6万余人次。
累并快乐着。从事11年护理工作,吴如双更多的收获来自患者的赞誉和惦念。她说,有时患者康复后,会为医护人员买来小零食物以表谢意,大家内心都很感动。
“作为基层护士,没有轰轰烈烈,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吴如双语气坚定。
近年来,贵州始终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广大护士牢记誓言,不忘初心,秉承光荣传统,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王秀芳、任洪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2 11: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