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孝女十余年真情“反哺”瘫痪养母和患病养父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07 16:1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韩娇娇,女,1992年1月生,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泗城镇三湾社区居民。韩娇娇自幼被养父母收养,养母重度肢体残疾,常年瘫痪在床,养父患有慢性病,需长期吃药,一家的生活非常窘困。为报答养父母的养育之恩,韩娇娇结婚成家后仍和养父母住在一起,日夜贴身照顾、真情陪伴。韩娇娇自强不息,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就业培训学会了煎饼、凉皮手艺,不但一家人成功脱贫,还带动了身边人一起劳动致富。韩娇娇获评“宿州好人”,其家庭获评“宿州市最美家庭”。

“如果来世还是一家人,我还会这样伺候他们”

韩娇娇是不幸的,出生不久就因为是个女孩被亲生父母抛弃;她又是幸运的,被一对好心的夫妇抱回了家,并把她当做亲生女儿一样养育,还给她取名为“娇娇”。韩娇娇的养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善良而淳朴,给了韩娇娇一个不富裕但充满爱的家。养父听说孩子喝牛奶会更健康,每天起早贪黑地捡树枝、挖树根去赚钱,双手满是水泡和老茧,虽然家庭生活困难,但韩娇娇的奶粉却一直没有断过,他说:“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娇娇一口奶喝。”虽然韩娇娇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一名弃婴,但是在养父母的悉心爱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个有爱的家庭里,韩娇娇逐渐成长为一个乐于助人、热情大方的女孩。

本以为简单幸福的生活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但不幸再次降临了这个家庭。韩娇娇的养母重度肢体残疾,只能常年瘫痪在床,而养父的身体也每况愈下,每天都要服用大把大把的药物来维持,刚成年的她,就成为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面对困境,韩娇娇在心里暗暗发誓:“养父母把我从小养育大,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现在我长大了,他们老了,轮到我给他们撑起一片天了。”于是,韩娇娇借遍亲戚邻居筹钱为养父母治病,十余年来,每天不厌其烦为养母端水喂饭、擦洗身子、按摩、换洗衣物、清理大小便……“这样的事只有我能干,我每天多护理几遍,她就会舒服得多。”正在低头弯腰帮养母换尿不湿的韩娇娇说。韩娇娇每次做饭前都要先问问养父母喜欢吃什么,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她也会费尽心思研究出适合病人吃的饭菜。

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韩娇娇本来有机会可以像社区里大部分女孩那样选择外嫁,但是一想到瘫痪在床的养母和长期患病的养父没有人照顾,她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外嫁,她说:“我嫁人就一个条件,结婚后能天天照顾我的养父母。”韩娇娇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了能够贴身照顾养父母,韩娇娇与当地的一个小伙子结婚后仍然和养父母住在一起。丈夫平时打零工,没有时间照顾家庭,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重担就全部落在了韩娇娇的肩上。她每天都会把家里打扫得井井有条,照顾瘫痪的养母,端茶倒水,嘘寒问暖,床前伺候,从无怨言,日常带着患病的养父求医问药,接送孩子上下学,洗衣做饭…… 她用坚强和大爱,把人生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化成爱的乐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出一段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

每当有人问韩娇娇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能一直坚持这样做的时候,她总是说:“没有养父母的辛勤养育,就没有现在的我,他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孝敬他们,天经地义,我做得再多都是应该的,都报答不了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如果来世还是一家人,我还会这样伺候他们!”

“我要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2016年,韩娇娇家被评定为贫困户,但不服输的她决心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她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自己不勤快,贫困户的帽子就永远摘不掉。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有手有脚,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我要靠自己的双手,让日子越过越好。”在政府的帮助下,韩娇娇努力学习电商技术,参加就业培训,学会了手工凉皮、杂粮煎饼制作手艺,她每天起早贪黑练习,手艺越来越娴熟。韩娇娇把一辆三轮车改装成了手工食品流动售卖车,并给自己手工制作的杂粮煎饼起名为“阿娇煎饼”,在家附近的建筑工地周边推车进行售卖。因为她的技术好,用料实在,食品味道好,受到顾客欢迎,生意越做越红火,收入越来越可观,2017年底,韩娇娇家成功脱贫。

成功脱贫后的韩娇娇始终牢记自己在困难时党委政府给予的大力支持和亲戚邻居对她的无私帮助,她下定决心要尽其所能奉献爱心、回馈社会,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韩娇娇说:“没有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和亲戚邻居的热心帮忙,就没有我现在的好日子。我自己吃过苦,看不得别人受我那样的罪,我要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于是,韩娇娇在诚信经营好自己“阿娇煎饼”的基础上,对许多慕名而来要跟她学习煎饼、凉皮制作技术的人,全部手把手教,认真细致,毫无保留,使前来学习的人都能尽快掌握制作方法、独立经营。现如今,已经有近两百人从韩娇娇那里学会了制作“阿娇煎饼”的方法,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阿娇煎饼”也已经成为了韩娇娇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

韩娇娇以孝老为先,以爱亲为责,用日复一日的执着坚守,诠释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中华孝道;用推己及人的无私奉献,奏唱了“仁者爱人、大爱无疆”的澎湃乐章。(宿文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被拴狗链、奴役13年:华裔女孩状告美国养父母,字字血泪
...之门。从奥利维亚3岁起,养父母便开始强迫她干活,给养母按摩、照顾农场动物、清理粪便。不干活的时候,奥利维亚就被戴上手铐,用狗链锁住,关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这间“地牢”狭
2023-02-06 20:43:00
这种索取,影响了孩子的婚姻生活,就容易耗尽彼此之间的缘分
...心。从刘倩考上大学之后,她基本就不依靠养父母了。在养母看来,送刘倩去读大学,就是一种浪费钱的事情,反不如让她早点出去打工,还能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是刘倩明白,读书是自己唯一的出
2023-03-19 14:47:00
她用不离不弃书写兄妹真情
...何一起照顾哥哥。童丽娜18岁那年,养父因脑溢血去世。养母受不了打击,患上脑梗瘫痪在床。童丽娜担起了照顾妈妈和哥哥的担子,一担就是五年。童丽娜每天忙碌地重复着给妈妈做饭、喂饭、
2023-08-06 02:15:00
养父母把女孩赶走,我们后悔收留你了,十年后女孩回乡只接走养母
...他们表达内心深处的谢意。在熟悉的村子里,她只找到了养母,养母的背已经佝偻,正在院子里晒着她最喜爱的辣椒,却不见养父的身影。养母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与疑惑。女子走上前去,轻声地
2024-06-28 08:14:00
我的四个名字
...300多公里的伊春的一对小夫妻。养父姓吕,是八级工人。养母姓付,是满族人。养父给我起名叫吕来菊。意思是到吕家来居住吧!他们抱着瘦弱的我去检查身体,医生说,这孩子有软骨病。他们
2023-05-31 10:10:00
七岁的哥哥捡我回家,大学毕业后,养母提了一个要求,我顿时愣了
...他做出选择。最终,养父点了点头,同意了儿子的请求。养母虽然有些不满,但在丈夫和儿子的坚持下,也只好默认了这个决定。于是,在那个寒冷的冬日里,他们带着这个新成员回到了家中。由于
2024-07-27 19:03:00
【紫牛头条】女子举着两个房产证寻找亲生父母,只想知道自己的身世
...早日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她在出生后数日就被人贩子和养母合伙从重庆拐到邯郸,疼爱她的养父在她11岁时去世,从此她一个人谋生。经过多年努力,现在事业有成,但寻找亲生父母始终是一个
2025-04-25 10:25:00
我小的时候,常常听养母说一句话:“俺孩就是娘的命!”上世纪60年代初,养母和我从城市回到农村。在一个初冬的早晨,养父找了一辆卡车,载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养母和5岁的我,还有一些家
2024-02-29 21:08:00
养父为了30万,把我卖回给生父,打开养父留下的箱子我后悔痛哭
...双手紧紧地抓住我的双手,仿佛怕我会再次消失。他示意养母拿出了那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还是满满的钱,封条都没有拆,一分也没有动过。养母哽咽着告诉我,当年养父之所以收下那笔钱,是
2024-04-19 10:4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打卡蔚县玉皇阁
10月6日,游客在蔚县玉皇阁游玩。国庆假期《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蔚县玉皇阁迎来众多游客玉皇阁又叫靖边楼始建于1377年10月6日
2025-10-07 09:2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余丽清)今明两天,厦门高速持续迎来返程高峰,请司机朋友们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路线
2025-10-07 08:00:00
10月7日至8日,全省高速公路迎来返程高峰,特别是8日10时至21时返程流量将较为集中。加之未来几天,全省会有分布不均的降雨
2025-10-07 06:54: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千年晋祠迎来客流高峰 加强服务保障》为题,报道了进入国庆中秋假期,古建热不断升温
2025-10-06 07:11: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双节假期,不少人返乡探亲,但也有不少异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了迎中秋活动
2025-10-06 07:42:00
华商网讯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5日发布消息,10月5日9时50分许,尤溪县消防救援局接警,5名人员进入坂面镇一矿山企业的废弃矿硐
2025-10-06 08:12:00
两名女生跟网友上山“探险”被困山谷 救援队助她们脱险
救援队员找到两名被困女生。(十方应急救援队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树林茂密、毒蛇出没,两名女生跟着40多名网友上山“探险”
2025-10-06 08:50:00
琴动鼓浪屿声传海内外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获《人民日报》点赞
艺术周吸引众多国际友人参加,图为国际友人和市民游客一起观看庭院音乐会。(供图/鼓浪屿管委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6 08:5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用艺术的方式诠释“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的合力宣言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路江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
2025-10-06 09:17:00
大厂:“老字号”与“新网红”齐飞 月饼市场热闹开“抢”
河北新闻网讯(杨迪)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大厂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各种口味丰富、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为市场主角,为节日增添了浓厚氛围
2025-10-06 10:14:00
国庆中秋假期护娃“睛”!河南小儿眼科权威熊凤枝教授: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清晰视界
大河网讯 国庆长假来临,不少家长计划带娃出游、居家休闲,但孩子长时间看屏幕、户外用眼不当等问题,也让儿童眼健康成为假期关注焦点
2025-10-06 12:53:00
怀化文旅回应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很难回到巅峰期,但比爆火前经营效益好
大皖新闻讯 日前,江西景德镇“鸡排哥”走红,国庆期间现场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2024年爆火的湖南怀化“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也成了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2025-10-06 16:0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10-06 17:02:00
当国庆的红旗漫卷天山,中秋的明月照亮晋疆,有一群医务工作者正以坚守代替归乡。近年来,我省全面开展组团医疗援疆,协调派出省内优秀医务人才
2025-10-06 18:31:00
中秋此乡亦故乡!六安一驾校为300余名异地学员摆下30桌团圆饭
大皖新闻讯 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300余名学员为了不耽误所在驾校的训练,选择在六安过节,而驾校充分理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2025-10-06 21: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