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冯雪玉
这几日,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十分热闹,全国各地的乡村“村晚”正在接力展示,我区已有7台“村晚”入选,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了内蒙古乡村新风貌。
乡村“村晚”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发起,是一项全国性群众文化活动,已经连续举办四年。我区“村晚”活动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自治区文化馆承办并负责在全区组织实施。
“村晚”系列文化活动,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2023年的村晚主题为 “启航新征程 幸福中国年”。
春节前后,共有八场“村晚”活动在全区多个盟市农村牧区开展。 1月12日,自治区文化馆联合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达拉特旗人民政府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东海心村,共同主办了“亮丽黄河湾·多彩达拉特”内蒙古乡村“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仪式,这也标志着2023年内蒙古乡村“村晚”活动正式拉开帷幕。这台“村晚”包括群众文艺演出、黄河渔村冬捕、冰雪游艺、年货节、美食节、送春联等系列活动,多彩活动尽展黄河岸边人家新风采。
同样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迎泽街道巴汉图村“村晚” 则是另一番景象。这台村晚在巴汉图村农业创业园举行,并于1月14日上午参加了全国“村晚”小年接力云展播。创业园是以农业研学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大型室内实践教育基地,内部四季如春,宽敞明亮,当天“村晚”在演出过程中,介绍了准格尔旗当地的农耕文明、非遗艺术、植物标本、皮影戏、古法造纸、活字印刷、纺织、染坊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台上台下互动频繁,生动展现准格尔旗实施乡村振兴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农业+文旅融合发展形成的崭新局面。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南村“村晚” 也于1月14日下午参与了全国“村晚”小年接力云展播,南村“村晚”分为“好日子过的咱心窝窝暖”“好收成装扮下花哨哨春”“好路子走出个脚步步新”三个篇章,融合地方戏曲、农业产业、精品文物、非遗、特色旅游等文化元素,以广场舞、二人台、相声、街舞等表演形式,结合浓厚的村味、年味、春味,以“农民演、演农民”为特点,展现农牧民群众富裕增收的生活景象,表达农牧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真情实感。
锡林郭勒盟群众文化那达慕“村晚”,在乌拉盖草原举行。冬天的草原银装素裹,晴空万里,活动除文艺演出外还进行了传统服饰表演,展示了传统蒙古家具、蒸馏奶酒、合金丝编织技艺、皮具錾刻、套马杆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哈拉盖图石磨黑麦粉、菜籽油、布林泉酒、草原香奶制品等乌拉盖特色产品,通过主持人现场推介给全国观众。
今年我区的8台村晚,各有特点,味道各异。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村晚”、宁城县忙农镇东扎兰营子村“村晚”、通辽市科尔沁区“村晚”、呼伦贝尔市文化馆“村晚”都体现出了浓浓地域特色。
截至目前,已经完成的7场内蒙古乡村“村晚”活动,全部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和内蒙古文化云连续进行直录播展示,并通过央视频等重要媒体在全国进行了宣传,收看已达百万人次。
自治区文化馆近几年在组织“村晚”过程中,紧紧围绕基层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村晚”活动由原来侧重文艺演出,向群众文艺展示、特色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旅游和产品推介等内容相结合的综合性节庆活动转变,力求将内蒙古“村晚”活动和内蒙古乡村旅游相结合,利用全国各级文旅系统点多面广的优势,加大与其他省市的交流力度,积极对外宣传内蒙古各地独特的文艺作品、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创产品,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带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05: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