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邦卸磨杀驴杀尽功臣,为何留下萧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9 16:0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自古就有卸磨杀驴的说法,皇帝做了,自然会对自己的部下开始下手了。刘邦也不例外的。但是刘邦对于萧何这位从小的发小就不是这样,这里的原因不仅仅是刘邦与萧何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还在于萧何也很会来事的。

刘邦卸磨杀驴杀尽功臣,为何留下萧何

我们都知道,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以他们三人为代表的功臣在创建汉室江山过程中立下了盖世功勋。但是他们的结局却大多不好,韩信被杀,张良退隐,只有萧何做了刘邦的副手,与刘邦和平共处几十年,虽然也有过一些波折,总算有始有终,终老天年。翻遍二十五史,一同打江山的副手大多是白忙活,最后不但没有好处,就连性命也难保。萧何能够当刘邦的副手,在官场上风光几十年,不能不说他是一个当副手的高手。

刘邦卸磨杀驴杀尽功臣,为何留下萧何

这里面的原因,太史公在《史记·萧相国世家》的开头就已经说明:

汉高祖刘邦还没有发迹的时候,萧何已经是小有成就的秦国官吏了。身为官吏的萧何并没有因为身份原因嫌弃刘邦,而且还多次利用职权帮刘邦擦屁股解决麻烦。刘邦当上了小官(亭长)之后,某次去咸阳服役,其他人送300钱,萧何却给他500钱。

刘邦卸磨杀驴杀尽功臣,为何留下萧何

萧何为了刘邦的付出当然还不止这些:某天,萧何的上司,秦朝的某个御史很赏识萧何,想提拔他。御史把想法和萧何说了,萧何的反应出乎一般人预料:他拒绝了御史。了解他的人都很清楚,萧何这么做是为了留在刘邦身边。

萧何为刘邦做的一切,刘邦不可能没有感觉,发迹之前的默默支持,起兵以后的出谋划策,由痞子变皇帝的过程当中萧何的鞠躬尽瘁,刘邦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大汉开国以后刘邦心里始终觉得萧何才是汉朝建国第一功臣,如果没有萧何的支持与辅佐,自己怕是仍在沛县当一个小流氓头子吧。

刘邦卸磨杀驴杀尽功臣,为何留下萧何

这些事使得刘邦终身难忘,后来做了皇帝当前论功行赏的时分,他还特别给从前的恩人添加了两千户的封邑,就是为了报答当年萧何对他的恩情。从中可以看出刘邦还是有侠义之气的。

但仅有这个原因不足以让刘邦留下他,只是刘邦留下他的众多理由之一。很大的原因取决于萧何在刘邦称帝之后的行为和做法。

刘邦卸磨杀驴杀尽功臣,为何留下萧何

萧何为人十分低调谨慎,让刘邦觉得很放心。萧何这个人很顾大局识大体,可以看出刘邦的一生萧何出力最大。开始成全沛公当领袖,胜利成全刘邦做皇帝。举荐韩信带兵,从而一统天下,而经营后方更让刘邦无后顾之忧,功劳如此大,做人却小心谨慎,没有居功自傲的嫌疑。

《史记》上记载,萧何做事好请示,无论是制定法令制度,还是建宗庙、社稷、宫室、县邑,总是尽快向刘邦报告,得到同意后,他才开始实施,从不自作主张。按上面的指示办,看上去好像是没有主见,其实,这是最为高明的主见。刘邦是个大老粗,痞子出身,对治国之道一窍不通,萧何想怎么办,他一般都会同意。萧何凡事等刘邦同意才办,这样,效率可能低一些,但确实保险。他的这一做法使刘邦极为高兴,最后,论功行赏时,把功劳的第一名给了萧何。

刘邦卸磨杀驴杀尽功臣,为何留下萧何

在刘邦看来,这个副手既能干,又没有野心,是靠得住的,但是,萧何终究是后方经营的副手,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和项羽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这段时间,刘邦将整个关中都交给萧何管理,这一举措赋予萧何极大的权力,当然,萧何也干得极有成效。汉三年,刘项在荥阳依旧僵持不下,刘邦多次派使者慰问萧何。明眼人或许都能看这中间的玄机,萧何却并未有所觉察。

后来,萧何手下一位门客提醒他说,大王在前线御敌,风餐露宿,辛苦得很,却屡次派使者慰劳在后方的你,说明汉王已经对你起了疑心。考虑到你现在的个人处境,不如把子孙、堂兄弟中能够打仗的全送到前线去,汉王一定会更加信任你。萧何一点就通,立马照办。等他的子孙、堂兄弟赶到前线大营,“汉王大悦”。

刘邦卸磨杀驴杀尽功臣,为何留下萧何

萧何老谋深算,懂得克制自己就是保护自己。他和吕后一同诛杀了韩信,又得到封赏,被拜为相国,刘邦还给他配备五百名士卒的卫队。萧何知道,表面上这是对他的赏赐,实际上刘邦已经产生了怀疑,自己得到的好处太多,刘邦觉得很不舒服。他深知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于是,他果断地把全部的家产捐出来当军费。这样一来,刘邦自然十分高兴,没有任何推辞,就收下了。

刘邦卸磨杀驴杀尽功臣,为何留下萧何

可见,萧何的家产早就让刘邦惦记上了。如果萧何不主动交出来,说不定哪一天刘邦就找一个借口,抄了萧何的家。那样,大家就得撕破脸皮,肯定不会愉快。然而,萧何再老练,也有想不到的地方。萧何的思路是全心全意为刘邦效忠,做到尽心尽力,安抚好百姓,忠于职守。可这样一来,他会深得民心,得到更多百姓的爱戴,更让皇帝害怕和担心。

刘邦卸磨杀驴杀尽功臣,为何留下萧何

此时,一个门客警告萧何:“你离灭族不远了,这样孜孜不倦地做事,老百姓越来越爱戴你。皇帝多次派人询问你在干什么,其实,是害怕你占有关中地区啊。你为什么不多买一些田地,用低价赊借,败坏自己的名声呢?让老百姓在路上向皇帝死谏你的恶行,只有这样做,皇帝才安心。”萧何听从了门客的建议。萧何依计行事,刘邦回到朝廷之后,召见萧何时提到这件事情。没想到萧何对此丝毫没有避讳,惶恐的向刘邦谢罪。刘邦也给他一个台阶下,佯怒道:“你作为相国,竟然和百姓抢夺房屋住所,你本人向百姓谢罪去吧!”刘邦外表上让他向百姓认错,对这些百姓停止赔偿,可是内心却是偷偷快乐,对他这个股肱之臣的疑心也逐步消逝了。

刘邦卸磨杀驴杀尽功臣,为何留下萧何

总之,萧何是个聪明人,看透了自己,也看透了对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是为自己,更为了子孙后代,因此小心谨慎,刘邦对萧何一直很厚爱。忍辱负重,方得善终。在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官场中,成为一个幸运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萧何:汉朝的开国功臣与刘邦的重要助手
...那场惊心动魄的权谋剧,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刘邦起兵,萧何助之如臂使起初,刘邦只有三千余人马,兵弱将寡。萧何用心良苦,四出物色人才,帮刘邦扩充实力。他先后引荐了张良、韩信等天下
2023-11-13 15:26:00
汉初名将如云,一仗未打的萧何凭啥成为第一功臣?他有6大功劳
...汉江山稳如泰山的,却是一个不拿刀、不骑马的文官——萧何。这哥们没冲锋陷阵过,甚至连一场仗都没亲自打过,却硬生生坐上了“第一功臣”的位置。这事听着就奇怪吧?他到底有啥本事,能让
2024-12-09 09:25:00
一个县城的小吏,却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
...之中的县城小吏,不起眼的他却成为了西汉的开国功臣。萧何与汉高祖刘邦二人都出生在沛县,年少的他们只是秦朝末期的一个不起眼的老百姓,刘邦打小就不爱读书,青年时来更是游手好闲,但萧
2023-01-31 17:12:00
萧何献计杀死韩信,哭着说出一句很无奈的话
汉初三杰,分别是韩信、萧何与张良,对于刘邦来说,没有这三人的辅佐,想要建立汉朝想都不要想。时至今日,汉朝已经灭亡了上千年的时间,不过人们在茶余饭后依然会说到汉朝的事迹,不可否认,
2023-05-19 10:47:00
众所周知,“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另外还有汉初三大名将之说。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
2024-06-04 11:02:00
...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他们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从这里不难看出,刘
2023-03-17 15:46:00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他们的结局如何?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刘邦在取得天下的时候,曾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大意是,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安慰百姓,处理事务,我不如萧何;论用兵如神我不如韩信,由此可以看出三人
2023-01-08 21:17:00
萧何从没上过战场却号称大汉第一功臣?看他做的事就懂了
...朋友不是别人,正是以后帮他开国立业的几位。其中就有萧何。他们在沛县立起大旗,正式起义。刘邦敢想敢干,萧何就是刘邦的军师,有什么决策他都会问一下萧何。就这样刘邦这个小小的泗水亭
2023-06-01 05:45:00
萧何为何能在刘邦的开国功臣里位列第1
...震主的悲哀命运。这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惋惜的故事。萧何稳国安民,守成刘邦后方 当刘邦四处征伐时,谋士萧何留守关中,负责后方供给工作。萧何凭借治理旧秦国故地的才能,使刘邦军队
2024-01-14 20:08:00
...再受到了刘邦的一帮老班底的举荐,先是夏侯婴,而后是萧何。萧何表现得更为奇葩,怒骂刘邦错失了韩信这样的“奇才”的同时,亲自出马追回了已经逃离刘邦阵营的韩信,并恳请刘邦委任韩信为
2024-05-27 18: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