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暮色四合,灯火初上,10月12日晚7时,江夏区谭鑫培戏楼灯火通明。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映像长江”电影周的“长江戏剧电影推介之夜”,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特殊时刻,为奔流不息的长江文脉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活动现场,衣袂翻飞,水袖轻扬,千年戏影沉淀的是长江文脉的深厚底蕴,让人静从心生。汉剧《贵妃醉酒》选段、黄梅戏《罗帕记》选段等表演一帧一画,定格戏影之风华,一梁一柱,撑起江夏戏楼之沧桑,一腔一调,唱彻戏剧电影之经典。斯琴高娃、刘佩琦等电影艺术家齐聚,为大家推介他们心目中优秀的戏剧电影,《罗帕记》剧组重现黄梅调的婉转,《谯国夫人》主创讲述巾帼传奇。在推杯换盏的推介间,长江的艺术瑰宝次第绽放,东方美学的英姿随江声远播四海。
回望长江戏剧的千年历史,发源于雪域高原的江水流经巴蜀,在巴蜀沃野催生出川剧的高腔和变脸,过了三峡,楚地的皮黄腔顺着江水流向湘鄂赣,最终在江南水乡滋养出昆曲的婉转音调。自南戏在江南问世,八百余载岁月里,一代代戏曲人带着戏腔走四方、扎根市井,伴着锣鼓放声而唱,锣鼓声起,生旦净丑粉墨登场,唱的是长江两岸的悲欢离合,演的是市井巷陌的烟火人间。长江沿线剧种渐至兴盛,清代鼎盛时,全国半数戏曲在此孕育,现存300多个剧种中超一半仍活跃于长江流域。
1905年,江夏人谭鑫培在白布幔前舞刀唱《定军山》时,大概未曾想到,百年后戏剧与电影会在故乡的戏楼里再续前缘。而如今,戏剧电影重回江夏、重回以谭鑫培命名的戏楼,就让传统艺术在当代影像中找到了栖息之所。“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传统的魅力就是在守正创新中找到与时代对话的方式。红氍毹上摇曳翻飞的如练水袖、戏文中余韵绵长的长江故事、行头里精致典雅的华服严妆……戏剧电影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代社会有着独特的价值,它走出去、沉下去、在一次次离别后登台,观照着两岸稻花香里的百姓生活,演绎家国深情、儿女真情、悲欢世情、地方风土,传递着以情动人的文化精神。
长江从千年历史中奔涌而来,向未来岁月里浩荡而去。电影理论家钟惦棐曾说:“电影是一种文化,它的根必须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2025“映像长江”电影周的举办就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持续挖掘戏剧与电影的跨界可能,不断找到与时代、与观众的共鸣点,让戏影交融的文化之流奔涌向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影像语境中,真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青苹果乐园”团队)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13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