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3 11:39:00 来源:戏说三国

成吉思汗是一位军事天才,他在军事方面的成就登峰造极。他有个妙招,能让部下从不挨饿。但在二战时,日军效仿了他的方法,却饿死了五万人。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成吉思汗的谋略】

作为战斗民族,元朝凭借着铁骑打下了辽阔的疆域。但有句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战争中,粮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元朝这种大规模的远征来说,士兵们要是没饭吃,那可是致命的!

成吉思汗想了个办法——每当攻下一座城池,就将城中的食物全部抢光,作为军队的“粮草”!打到哪里就抢光哪里,正是凭借这种残酷的手段,成吉思汗才解决了军队的粮草问题。

也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管理打下来的地盘,只需要一个劲儿地往前冲。

蒙古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在广袤的草原上长大,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他们以游牧为生,并非农耕。因此,他们缺乏物资,习惯了通过掠夺来获取所需。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冲锋!战斗!蒙古的铁骑以擅长“机动战”而闻名于世!

蒙古军队在当时可谓是战力爆表,他们的行军和作战方式独具特色。就拿机动战来说吧,蒙古军队出征时都会带着一群牛羊马匹,这些牛羊马匹不仅可以为军队承担重物,到了目的地还能被宰杀,让士兵们品尝到具有蒙古特色的涮羊肉。

让畜力参与行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啊。

成吉思汗作为蒙古人的英勇领袖,他率领着蒙古人,将自己的铁骑和长鞭带向了更为广袤的天地。而这些辉煌的成就,与蒙古部队的机动性息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成吉思汗的畜力行军之法值得称赞。

每当元军占领一座城池后,这座城池的资源就会成为元军的粮草供应地,在这些城池的“支持”下,成吉思汗率领他的军队走向了世界。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但二战时的日军学的畜力行军却更像是邯郸学步,最后竟然饿死了五万人!

【日本的东施效颦】

二战时的日本,战力也算是诸国中的佼佼者。不过,毕竟是个岛国,无论是人口还是资源,都无法与大国相提并论。二战伊始,信心满满的日本宣称要在三个月内拿下中国。

淞沪会战的爆发让日军的幻想破灭,此后日军越打越艰难,甚至不得不从其他地方调兵到中国,但从结果来看,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

战争进入胶着状态后,日本在东亚的军队就像被胶水黏住了一样,无法撤出。在这个僵持不下的局面中,日本心急如焚,迫切地想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让他们能够摆脱这个尴尬的困境。于是,印度的英帕尔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日本决定跨过中国、缅甸去打印度英帕尔,但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要穿越漫长的700里无人区,后勤补给成了大难题。没有足够的粮草,这仗还怎么打呢?

牟田口廉的脑子飞速运转,想到了成吉思汗蓄力行军的故事,于是他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和其他几个军事高层一合计,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立刻下令将附近的牲畜洗劫一空,然后带着一大群牲畜浩浩荡荡地冲向了缅甸。

一支庞大的队伍中夹杂着大象等动物,这个自以为聪明的举动却被英军识破了破绽。在空中巡视的英国轰炸机一眼就看到了这支“滑稽”的队伍,并决定让日军见识一下厉害。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在轰炸机的轰鸣声中,炸弹如雨点般落下。混乱中,牲畜和军队混成一团,路程还未过半,伤亡就已不计其数,装备辎重也损失惨重。

日军千里迢迢地赶到英帕尔,本想着能饱餐一顿,结果却什么也没捞着,还惹了一身腥。当他们灰头土脸地来到英帕尔时,一进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大肆劫掠一番。然而,当他们打开城门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原来当地的百姓早就洞悉了日军的动向,早早地撤离了,留给日本人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城市。

对于这只十万人的部队来说,这次战略出击让日军大失所望,除了一路上的枪林弹雨和艰难险阻,他们一无所获。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那些企图依靠牲畜继续行军的日军惊讶地发现,他们的牲畜已经快要被吃光了,而城里也没有留下任何食物。无奈之下,部队只能在附近的森林中自行寻找食物。

但这对于十万人来说,这些食物只是杯水车薪,吃完这顿就没了下顿,把日本人打得非常难受,他们甚至恨不得立刻回到东京。

最终,一事无成的大部队只能无奈返程,在这场漫长的征途中,无数人因饥饿而失去了生命。

尽管如此,牟田口廉仍然试图用口号来提振军队的士气,他宣称:“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食草民族。”然而,究竟有没有吃草就不得而知了。最终,当他们返回时,原本威风凛凛的十万大军只剩下了五万!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牟田口廉想效仿成吉思汗的行军方式,然而,他只学到了皮毛,却未领悟其精髓。在成吉思汗的时代,蒙古铁骑带着牲畜行军,他们是一支战无不胜的部队。

在漫长的征途上,蒙古人的武力让欧洲的城池都难以抵挡。

然而,在这次的远征中,日本在空中的轰炸机看来,就如同一个靶子,时不时的轰炸就像是对小丑的戏谑。

但是,日军的攻击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最终,那些本应是主力的牲畜却成了他们的负担,扔掉吧舍不得,带着吧又容易暴露目标,权衡利弊,还是带着更不利。

成吉思汗有一个法子,从没让部下饿过肚子,日军效仿却饿死五万人

至关重要的是,在蒙古铁骑的时代,蒙古军的行军速度之快,无人能与之抗衡。

但看看那个时候的日本,他们的对手不仅能打败他们,就算敌人想跑,日军也无法阻拦。

就仿佛是那座空城在最后迎接了日本人,恰似对他们的一种静默的嘲讽。

这步臭棋不仅让日本损失了部分兵力,而且在那个时候。这次失败对当时的日本来说也是一次沉重的精神打击,大日本帝国的衰落之势由此可见一斑。

必须承认,古人的智慧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历史上有很多像成吉思汗那样的杰出人物,他们的经验和故事无疑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效仿他们的时候,我们也要充分考虑到具体的实际情况,以现实为基础。

深入理解他们的谋略,而非盲目草率地效仿,否则就会像东施效颦一样,落得个和二战时的日本一样的结局!不仅吃力,还不讨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成吉思汗有一办法,让士兵行军不挨饿,后来日军模仿却饿死五万人
...兵曾在历史上创造了很多的神话,其足迹横跨亚欧大陆。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还带领蒙古骑兵远赴欧洲开辟战场,将蒙古帝国的版图扩大了几倍。成吉思汗每次远征都要带领几十万兵马,那他
2024-08-30 11:45:00
成吉思汗有什么方法,让军队从不饿肚子
元太祖成吉思汗一生都在对外征战,半个多世纪的东征西讨先后带领灭了40多个国家,最终建立了蒙古帝国。常年的战争中,成吉思汗曾想了一个方法让士兵不饿肚子,保障了蒙古大军的后勤。然而,
2023-05-08 14:06:00
成吉思汗为何喜欢把妃子赏赐给部下
...出一点点不好的传闻,都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但是在成吉思汗的眼里,他却反其道而行,把自己心爱的妃子送给手下,这一点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在成吉思汗还没有统一整个蒙古
2023-06-20 20:56:00
成吉思汗为何把自己妃子送给部下
...的,于情于礼,都不可能再把妃子赐给别人。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却偏偏把自己的妃子送给了手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妃子叫亦巴合,是克烈部人。她不仅生得漂亮,还因为父亲札合敢不是
2023-07-28 21:55:00
哪位武将力压成吉思汗,击败孙武,在韩国非常有名
...舜臣,不知道啥时候,被韩国人吹嘘成亚洲第一武将,连成吉思汗,孙武都得给人家让路,对于这些睁着眼把屈原,端午节都统统列入他国的一贯说法来说,这一点都不奇怪。好了,小编就按照咱们
2024-03-25 16:51:00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攻灭金朝
...古的大汗(就是大帝的意思),并且给他上了一个称号,叫成吉思汗。铁木真本来是蒙古族孛儿只斤部酋长也速该的儿子。他幼年的时候,金王朝统治者对蒙古族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各部落之间也互
2023-01-02 15:17:00
成吉思汗发明的什么方法让打仗的士兵不会饿肚子
...,每个伟大的将领都为这个问题找很多解决方法。可以说成吉思汗的做法非常让人佩服。成吉思汗靠着这个方法横扫整个亚欧大陆,而他的士兵却从不会饿肚子。不过后来日本人也想效仿,却饿死了
2023-05-13 17:27:00
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创立者和军事战略家
成吉思汗的原名叫孛儿只斤·铁木真,生于1162年,卒于1227年,共享年六十六岁。成吉思汗时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出生在漠北草原,父亲为孛儿只斤·也速该把阿秃儿、母亲为弘
2023-10-01 19:29:00
他成吉思汗最疼爱的儿子,却分给他最差的封地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杰出领袖,一生征战,打下了辽阔的疆土,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族征战过的土地可以说是遍布了亚洲,北至北冰洋,西至地中海沿岸,地域广博。成吉思汗有八个儿子,其中四个嫡
2023-02-04 18: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