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十载蝶变 再塑繁华——千年运河书写时代新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21 07:57:00 来源:杭州网

十载蝶变 再塑繁华——千年运河书写时代新篇

俯瞰拱宸桥和桥下镇水的神兽(无人机照片,6月12日摄)。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近十年。在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杭州的拱宸桥下,船只来往如梭。融合历史和当下特色的运河两岸不仅成了居民们茶余饭后的散步线,也吸引着游客前来休闲观光。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新华社杭州6月20日电 “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谆谆嘱托寓意深远。

南起浙江,北抵北京,大运河流经8省(市),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申遗成功十年间,沿岸各地坚持保护、传承和发展的宗旨,造就生机勃勃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让古老的大运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

生态巨变:水质变清风景如画

仲夏时节,碧波荡漾,杨柳拂岸,位于京杭运河畔的杭州桥西历史文化街区里,游客如织。

在大运河沿线,曾几何时,污水无序排放,河段遭受严重污染,受地理、气候等因素影响,有些河段几度干涸断流。

“我小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喝清澈的运河水,三四十年前,工厂废水、生活污水直排运河,搞得河水发黑发臭。”在桥西生活了70多年的老居民柴选法回忆起那时情景,常常感到心痛。

这些年来,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和运河沿线省市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干涸的河段重新过水,黑臭的河水逐渐变清。如今,每天都能在家门口看到运河风景,老柴说:“现在的运河越来越美了!”

在杭州市拱墅区,多年来开展的截污、清淤、雨污分离等系列工程,大大减少了运河的污染源。区城管局河道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范能说,全区对老式楼房实施雨污分离,中心还开展生物治水实验,用河蚌吸附水中富余有机质,“治水真是下了‘绣花功夫’”。

运河沿线的多座城市经过连续多年的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岸绿、水美、人和、业兴的运河生态重现。2022年4月,在水利部和京津冀鲁4省市联合协调下,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

这些年,年过花甲的杭州民俗画家吴理人走遍了运河沿线,笔下的民俗画里既有他对昔日运河的回忆,又有今日运河的新貌。“北京通州、天津杨柳青、山东微山湖、江苏扬州邵伯古镇、浙江绍兴安昌古镇……从北到南,我都画过,现在的运河水更清、岸更绿,越来越美,我一画就收不住笔。”吴理人说。

文脉传承:继往开来传古今

穿越2500多年历史,蜿蜒近3200公里,大运河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正在展出沿线8省(市)的240余件(套)文物,绝大部分为首次展出。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其中7处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和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留根说,申遗成功后,运河考古工作持续推进,不断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提供实证。

近年来,北京持续加强对大运河北京段的文化遗产保护,实施了22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一处处运河遗址得到了保护和展示,使古老运河更富魅力。

北京通惠河上的永通桥已有近600年的历史。2021年起,北京市朝阳区启动了对永通桥的修缮工程,剔除了桥面上的沥青,对石桥进行了整修。今年端午假期前,经过整体修缮的永通桥正式对公众开放,其历史风貌得到恢复,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遗产保护措施不断细化,“百工”传道后继有人。

在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东光铁佛寺等景区设立非遗专区,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人的传承评估,建设了吴桥杂技学校等非遗培育基地。在京杭大运河边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已持续开展了12年,成功培养出3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14名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和一大批中高级工艺美术师,薪火相传,一大批非遗项目得到传承发展。

悠悠大运河,南来北往客,无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运河两岸生根开花。“大运河是一条流动的遗产之河、文化之河。”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专家组成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书恒说,“对大运河的保护、守望和传承,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和弘扬。”

业态焕新:经世济民通天下

流淌了千年的运河,如今依旧在为两岸人民造福。

作为活态线性文化遗产,从古代漕运到今天的沿线文旅产业带,大运河沿线城市聚焦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正在运河的保护和利用之间取得新的平衡。

在杭州市临平区东湖村,“新运河”与“老运河”在此交汇,一艘艘货船正转入“新运河”——这便是去年7月开通的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据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统计,近一年来有2.6万多艘次船舶通过运河二通道,其中重载船舶货运量达到1700万吨,既缓解了大运河杭州市区河段的交通压力,也有利于保护杭州市区河段的诸多遗产点。

水运是大运河的基础功能。仅大运河江苏段的年货运量就超过5亿吨,相当于8条京沪高速公路的年货运量,水运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的特点在运河上更为凸显。记者在运河沿线看到,不少港口为停泊的货船增设了供电设施,许多货船在驾驶舱顶上安装了光伏电池板,船家的生活用电不再依靠船上的柴油机发电,减少了燃油消耗和污染排放。

科技赋能为运河航运带来新活力。在大运河苏北段两岸,每隔2到3公里就有一根装有多套传感设备的“白杆杆”。运用智慧监测系统和智能调度系统,苏北运河各处船闸的平均利用率从70%提高到80%以上。

因河而生,因河而兴。美好生态带来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一条条生态景观带、文旅资源带在运河沿线不断集聚。

今年2月,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通过5A级景区验收。它以运河为轴串联起多个景点,面积是颐和园的2倍多。在相邻的运河商务区,约2.3万家企业注册入驻,初步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产业链和总部经济发展态势。

浙东运河一路向东到宁波,奔流入东海。河海联运,宁波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港通天下、物畅其流,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在杭州运河广场,印刻着十个大字“人民的运河 游客的运河”。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华芳说,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运河始终在造福两岸人民,值得一代代人全力守望呵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1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园,不断擦亮运河“名片”,续写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新篇章。传承运河文化底色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新市古镇是浙北地区大运河畔的重要商埠,在大运河的滋养下孕育了丰厚的运河文化、商
2024-09-18 07:34:00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苏州是一座由水孕育而“最江南”的城市,大运河绕城而过,拥城入怀,塑造了姑苏人家的特色风貌和生活方式,成为丰润吴地的一道文化密码。6
2024-06-30 19:47:00
...铭记下应“运”而生的历史,书写出应“运”而兴的时代新篇。运河悠悠,饱含岁月的浓情。水脉连着文脉,大运河沉淀着这片土地最厚重的记忆。作为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扬州的古运河畔,亭
2024-06-20 11:34:00
舞千年水韵 话运河新篇杭州日报讯 大运河,河通古今,脉传千年。6月18日晚,在嘹亮的运河号子声中,北京物资学院原创舞剧《运》精彩登台杭州运河大剧院。据悉,本场演出为“中国大运河申
2024-06-19 07:10:00
为千年运河写科技新篇,腾讯元宝App大运河互动专题上线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人工智能技术为大运河文化传承带来了新机遇。6月22日,“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成功举办,在大运河网络主题宣传和正能量行动计划项目发布环
2024-06-26 14:27:00
...动作用,为讲好运河故事,共同绘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达成多项合作共识。北京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以京杭对话为抓手,加强保护,传承文脉,推动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增进
2024-06-18 09:39:00
...划》出台……进入新时代,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开启新篇章,推动古老大运河继续在神州大地上勾勒生机勃发的新画卷。 古今共融,传承千年文化瑰宝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首座“国
2024-06-22 13:03:00
...好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中国故事,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奏响了昂扬主旋律,汇聚起磅礴正能量。要坚持导向为魂,为网络传播创新锚定正确方向;坚持文化为媒,为网络传播创新赋予丰富
2023-04-22 05:05:00
多元破圈 泰安非遗古韵奏新章|海岱文化谱新篇
...手中,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10月14日,海岱文化谱新篇—“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走进东平县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九品贡煎饼以及泰山桃木王,感受泰安非遗
2025-10-14 19:1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11月3日,西安市政协召开十五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市政协主席王吉德主持并讲话。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参加
2025-11-03 17:47:00
随着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机出行变得越来越大众化。据统计,今年1-10月,西安机场累计已保障首乘旅客近4000人
2025-11-03 17:47:00
西安交大举办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
11月1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十二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秋季研讨会暨陕西省第七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开幕式在创新港举行
2025-11-03 17:47:00
历史性突破!西安科技大学在2025中国青年科创“揭榜挂帅”竞赛获12项大奖
近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25年度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终审决赛在长沙、重庆
2025-11-03 17:47:00
河北新闻网讯 2025年承德市“奋进新征程,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轮滑培训活动由承德市体育局、中共承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
2025-11-03 17:59:00
高标准展现城市窗口形象,静安区全力护航第八届进博会
日前,记者从静安城发集团获悉,为迎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顺利举办,集团各板块近日围绕市容环境、市政设施、绿化景观及物业服务等重点领域
2025-11-03 18:05:00
主讲教师:石家庄市第四十八中学教师王静岩
2025-11-03 18:05:00
2025“魅力贵州”定向运动系列赛(百里杜鹃站)成功举办
11月2日,2025“魅力贵州”定向运动系列赛(百里杜鹃站)在百里杜鹃管理区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800余名定向运动爱好者齐聚百里杜鹃
2025-11-03 18:11:00
汇川区:秋种油菜忙 春来花海“金”
多彩贵州网讯眼下,正值秋种关键时期,汇川区团泽镇的田间地头,锄起锄落、苗栽土覆,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移栽油菜,一幅忙碌的秋种画卷在青山绿水间铺展开来
2025-11-03 18:11:00
仁怀:30万亩冬闲田不闲 “高粱+”轮作土地生金
多彩贵州网讯秋冬时节,仁怀市高粱收割后的田野褪去“闲意”,处处是忙碌景象。作为酒用高粱主产区,当地创新推行“高粱+”轮作模式
2025-11-03 18:11:00
吉网调查|热浪奔涌 长春商业“新场景”点燃消费新引擎
前一刻还在雨林穿梭,下一刻便到了滑雪场,像这样“打破季节与场景界限”的体验,12月25日,即将在长春万达茂新奇呈现。 11月3日
2025-11-03 18:13:00
在系统治理中重塑城市韧性——四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综述
一座城市的现代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和高楼林立,更体现在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和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当极端天气频发成为全球性挑战
2025-11-03 18:14:00
《半月谈》近期报道的基层“跑步机现象”,以“远看满头大汗,近看原地踏步”的生动比喻,戳中了部分干部“忙而不实、虚功自嗨”的痛点
2025-11-03 18:15:00
龙岩:守护文化根脉 闽藏两地非遗同台绽放
东南网龙岩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温良卿)11月1日,由福建省对口支援边坝县工作队、福建省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
2025-11-03 18:21:00
东南网龙岩11月3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赵娜)金秋十月,龙岩“一县一品”本土品牌体育赛事好戏连台。激情在赛场涌动
2025-11-03 18: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