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青岛高中自招笔试开考!考生从容赴考,家长称以平常心面对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7 11:0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高雅洁

5月17日,2024年青岛高中自招考试笔试拉开序幕。今年自招笔试仍然在各初中进行,绝大多数学生在本校考试。考生在本校参加自招考试,让家长和考生都比较放松。

青岛高中自招笔试开考!考生从容赴考,家长称以平常心面对

在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考点,早上6点40分,就已经有不少考生在考点门口等待了。绝大部分考生面色从容淡定,状态放松。“不是很紧张,前期我做的准备不太多,更多的是来体验一下,试一试。”崂山区育才学校初三的周同学说道。

青岛高中自招笔试开考!考生从容赴考,家长称以平常心面对

学校送考老师也早早来到学校门口,给考生们加油打气。“看一下准考证都带了没有。”“别紧张,放平心态去考。”老师们在学生进考场前进行着嘱咐。7点,考生可以进考点了,老师们还在路边一字排开,与学生们一一击掌。崂山区育才学校初三物理老师侯秋叶表示,希望孩子们能稳定发挥,这次考试也给自己多一种选择。在考试前,侯秋叶也给考生们多叮嘱了几句。“孩子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考试,考前我们更多的是让他们放松心态,同时也提醒他们读题的时候要认真、细心,把会的能答对了就可以了。”

青岛高中自招笔试开考!考生从容赴考,家长称以平常心面对

当天,也有部分家长来送考,不过,家长们只是把考生送到考点门口,目送孩子进入考点后便离开了,不到7点10分,崂山区育才学校考点门口就已经没有考生家长在等候了。“我们其实并没有特意为自招考试做准备。”学生家长宫女士表示,孩子的意向学校是青岛二中院士港分校,作为家长而言是比较平常心来对待孩子参加自招考试的。“孩子考试前这两天有些紧张,但我们不想给他压力。”宫女士认为,自招算是一次选拔的考试,给孩子多一个进入理想高中的机会,如果能考上固然好,成绩不理想那就正常准备中考其他三科。

据了解,2024年青岛共有27所学校进行自招,共计划招生3500人。其中,公办普高(含青岛二中附属李沧学校、青岛五十八中高新学校)16所、综合高中3所、民办普高8所。青岛市局属公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继续实行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

自招笔试只考一上午,次日出成绩,面试将于5月19日(周日)在各高中学校进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热度依旧,有的班报名超九成
...送孩子进场。 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金震 王鹏5月17日,青岛开启中考自招笔试环节,众多考生参与其中。记者从现场获悉,中考自招继续保持高热度,有班级报考人数超过九成。笔试分
2024-05-18 00:29:00
家长更从容“群聊”很聚焦
...一个拥抱、准备可口的饭菜,做好‘后勤’保障,家长的平常心就是给考生最好的鼓励。”济南泉景中学校长冯晓青表示。话题离不开孩子的未来“群聊”更多聚焦“高中生活”“高中特色招生,要
2023-06-14 11:46:00
...校和老师多鼓励和安慰考生,引导学生降低心理预期,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多方共同努力、综合施策,让考生脚踏实地备考,自信满满战高考。
2023-05-30 08:04:00
...妈都很爱你”的爱心牌,表达对孩子满满的爱意。“我用平常心看待高考,也教导孩子要以平常心对待。”考生家长邓女士告诉记者,儿子考前比较放松,没有太大压力。
2023-06-08 08:06:00
...一点,高考固然很重要,但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途径,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才能考出好成绩。”考生心理压力过大时,多做少想才能有效放松身心。“想得多做得少会带来心理压力,即将高考,家长
2024-06-03 07:50:00
...保持应有的信任,合理设定期望值,不要过分关注成绩,平常心看待,避免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家长们通过阅读、运动、听音乐、看电影、做家务等,适度转移注意
2023-06-03 01:36:00
...提醒考生冷静答题、从容应对。“加油,耐心审题。”“平常心对待,老师等你们的好消息。”“认真答题,相信自己。”……随着开考时间越来越近,老师们与即将步入考场的考生握手、拥抱、击
2024-06-08 00:57:00
青岛高考首日,考生从容赴考、老师用心送考、家长贴心陪考……
高雅洁刁明杰杨雪徐润杰青岛报道6月7日,高考首日,青岛4.7万余名考生迎着朝阳,奔赴考场。各考点门口,7点多就有考生前来等候,而身穿红色送考服的老师们也早早来到考点前迎接考生,与
2024-06-07 13:47:00
...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多给考生鼓励和包容,以自信心和平常心给孩子传递最大的信任和鼓舞。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高考经济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对于打着高考旗号、违
2023-06-02 00: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