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杭州日报讯 婚书,最早可追溯至周朝,那时刻在竹简上的婚书,是王公贵族订婚的凭证,男女各持一半,象征着一份郑重的承诺。随着时光流转,婚书不仅是婚姻的证明,更成为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与美好期许的独特载体,用文字勾勒出爱情与婚姻的美好画卷。在西泠印社社藏作品中,有一件“创社四君子”之一王福庵致贺早期社员高式熊新婚的隶书横幅作品,寓意着对新人琴瑟和鸣、白头偕老的殷切期许。
高式熊与王福庵两家毗邻而居,日常往来频繁,关系尤其亲近。得益于这份地缘之便,高式熊常常前往王福庵家中,向这位前辈请教篆刻技艺。高式熊曾回忆道:“因为家离得近,我去王福庵先生家里的机会很多,我便经常拿自己的篆刻作品向他求教,可以说他对我比对他的弟子还要亲切。”
1948年戊子年的春日,当王福庵听闻高式熊即将喜结良缘,心中满是欣慰与喜悦,决定以书法作为贺礼,为这对新人送上祝福。他精心构思、挥毫泼墨,创作了一幅隶书横幅。每一笔落下,都饱含着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将那份醇厚的情谊融入到笔端,凝于这一方墨宝之中。
从书法艺术上看,王福庵的隶书字体圆融浑朴,笔画起止自然流畅,毫无生硬之感,每一笔都充满力量却又不失柔和。流畅线条下,是对结构严谨的精准把握,每个字的重心平稳,比例协调;舒展中又隐含工整,笔画的伸展程度控制得极为精妙,使整个作品既有灵动之美,又不失端庄大气。
横幅内容节录自频罗山老人的新婚词,四首诗各有妙趣。第一首“笙歌欢拥七香车,指看盈门烂彩霞。巾底料知人似玉,郎君本是玉田家”,描绘出婚礼香车簇拥,彩霞满门的热闹盛景,新人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即将开启新的人生篇章。第二首“脂奁粉盝镇相依,旖旎何曾只画眉。侍婢前头休絮语,要防私事外人知”,生动刻画了夫妻间的甜蜜日常,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与浪漫氛围。第三首“鹓凤曾培九子鸾,宜男消息隔年看。恰逢置闰真天巧,丹桂开时好浴兰”,表达出对新人早生贵子、家庭兴旺的祝愿,借天时之巧,寓意生活美满如意。最后一首“回首今经四十秋,偏教老至倍绸缪。白头爱唱新婚曲,要使新婚到白头”,则以岁月为轴,饱含深情地祝愿新人夫妻恩爱,从新婚到白头,不离不弃。
在四首诗的末尾,还有一段跋语:“戊子春日节录频罗山老人新婚词奉式熊世仁兄俪粲 福厂王禔”,短短数语,让这份婚书更具温度,仿佛能看到王福庵满怀祝福创作时的场景。
这份饱含祝福的婚书一直被高式熊夫妇珍视,曾悬挂于他们的卧室,见证着他们的婚姻生活。2023年,西泠印社120年社庆之际,高式熊之女高定珠将这件承载家族记忆的书法作品捐赠给西泠印社。如今,这件作品成为西泠印社的重要社藏作品之一,不仅是王福庵与高式熊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美好婚姻期许的传承,透过它,我们能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祝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6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