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汤海涛 通讯员 杨泽华)10月22日,十堰市科技局在汉江师范学院组织召开湖北省大型菌物自然科技资源库专家论证会。来自省内外菌物研究、生态保护及产业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汉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科研团队成员共同参会,为资源库建设方案把脉定向。

论证会上,汉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王锋尖教授代表项目组作方案汇报。作为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大型真菌多样性保育与利用创新团队)带头人,他详细介绍了资源库建设的背景意义、总体目标、核心内容及实施路径。依托该校已筹建的鄂西北野生大型真菌种质资源“一室三库”基础,资源库将系统整合十堰秦巴山区及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的菌物资源,重点开展物种保存、鉴定评价、数据共享及成果转化等工作,填补湖北省在区域性菌物资源系统化保存与利用领域的空白。
汉江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王锋尖介绍,本次论证会对汉江师范学院及相关学科建设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通过认证后,学校将在仪器设备和资金方面提供更多支持,有助于吸引更多相关人才加入团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发展;此项工作对十堰市的食用菌产业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筛选适宜本地生长的菌种进行驯化、栽培与推广,将产生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专家组分环节对方案进行审议,围绕资源库建设的科学性、可行性及创新性展开深入研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十堰所处的秦巴山区生态条件优越,拥有“武当山珍”等特色菌物资源,香菇种植规模居全省第二,羊肚菌种植规模全省第一,为资源库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物质基础。方案立足汉江师范学院十余年菌物研究积累——已发现900多种蘑菇,含2个新物种、11个中国新记录种及300多个湖北省新记录种,且生物标本馆已获批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基础扎实、目标明确、路径清晰,符合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需求。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曾辉表示,资源库建设的核心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评估,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否则人员的流动问题可能对未来建设造成重大影响;在该所自身的建设实践中,他们深刻认识到人才评价是关键环节,在做好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开发利用工作,要让资源库更好地服务于食用菌产业,通过从资源库中挖掘有价值的资源,为一产、二产等产业链各环节提供持续供给,才能推动整个资源库进入良性循环的运作状态。
编辑:陆兴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