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父母有责任为孩子立界线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17 09:5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甘南日报

父母有责任为孩子立界线

□高闰青

家长学校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界线问题。小学生会和同桌在课桌中间划一道“线”,谁也不准越线沾光;家里的宅基地也有明确的界线,邻里之间不能越线占有;公路上有分界清晰的车道,驾驶员不能越线行驶……其实,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也需要立好界线,这样才能木直中绳,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成才。

《为孩子立界线》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人父母的任务,就是帮助孩子从内心生发外界所要求的责任感、自制力和自主性。你要跟孩子设立界线并坚守之,可并不容易,但若配合正确的要素,就会大有功效。”看来,父母一方面要明白为什么要给孩子立界线,另一方面要知道如何为孩子立界线。

2

父母要明确与孩子之间的界线

父母是孩子曲折人生道路上的护栏,你必须坚强,当孩子一次又一次撞击护栏时,你要站稳,你必须坚强到底,让你的孩子学会走在栏杆内。护栏一定会被碰撞的,但它们若发挥功用,将能保护那一再碰撞他们的孩子的一生。”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汤森德博士的这段话提醒我们,父母不仅仅需要有界线,还要明确与孩子之间的界线。这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学会对孩子说“不”。说“不”,是界线的典型标志,也是立界线的开始。父母必须有礼有节、游刃有余地对孩子说“不”,以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懂得自我控制。

生活中,孩子常常会用闹别扭、发脾气等行为试探父母的承受度,考验父母的耐心。有些父母因害怕冲突,不管孩子因为什么生气,都会无原则地让步。这样往往会滋长孩子的无界线感,让孩子以为,只要他发飙、撒娇、耍横,父母就可以让步,他就可以不必遵守规矩、随便越过界线。尝到这种甜头后,孩子在生活中就会得寸进尺与父母抗衡,这必然影响日后健全人际关系的构建。

因此,父母要学会适时对孩子说“不”,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与尊重,学会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同时,孩子也能从父母的态度中学会用“不”来捍卫和保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时刻坚持好界线。界线需要坚持,即便是在孩子不接受,甚至用大吼来表示抱怨、指责,或者求饶、祈求时,父母也不能妥协,而要坚定地持守界线。在商场或者玩具店,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因为父母没有买自己想要的玩具而在地上撒泼打滚。这种情境下,并非每个父母都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少父母最终会被孩子的哭闹打败,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妥协。经常用此手段来要挟父母满足自己心愿的孩子,实际上是被父母的妥协养成了一种没有界线的生活方式。

如果父母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界线,就会滋长孩子为人处世的无原则性,这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构建。基于此,父母一定要将界线坚持到底,即使孩子反对你的决定十万次,父母的职责“便是在你的立场上站稳十万零一次”。

最后,让孩子拉好自己的车。承担行为的后果是落实立界线的最终目的和现实成效。后果是界线最后的屏障,比惩罚更有效。即使在孩子排斥父母设立界线的时候,也要坚持利用后果的作用。父母要让孩子拥有适当的自主权,让他在行使自主权中选择承担的后果。通过承担后果,让孩子知道有些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要拉好自己的车,以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做到这一点有三个要素。首先,让孩子预判一下事情可能产生的后果,明确自己的责任;其次,运用“梁木与刺”的原则,教孩子“在看朋友眼中的刺之前,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找别人问题的时候,先看到并解决自身的问题(这也就要求父母在觉得孩子有问题时,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孩子身上反映出来的其实是父母的问题);最后,制定规则要严格执行,可以白纸黑字地确立孩子的界线是什么,父母的界线是什么;孩子需要对自己的界线负责,也要尊重父母的界线,反之亦然。

1

父母自己要有明确的界线意识

榜样是最好的教导。孩子会观察父母的言行,并从父母那里习得界线的标准并加以运用。所以,父母在为孩子立界线时,自己首先要有明确的界线标准,把孩子当作独立的权利主体来尊重,清晰哪些是孩子必须面对的成长课题,不越俎代庖。孩子需要有界线的父母,他们天生喜欢模仿,在成长过程中很会察言观色,并有模有样地学习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对待配偶和对待自己的工作。

就某种程度而言,孩子“领悟”父母的界线,胜过“受教”于父母的界线。父母若有责任的界线,孩子便能发展出对等的自制力和责任感。父母若以建造美好生活的方法与孩子建立关系,孩子就会将这种关系范式成功地运用到构建自己的外在世界;父母若过度保护孩子让他免受承担责任之苦,其实就是在为他的成年生活埋下隐患。

尤其是当父母自身该做的事、该完成的使命与孩子的需求发生冲突时,父母要根据自己心中的界线,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自己应有的社会价值。父母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清晰界线,也是在用行动给孩子做榜样,教育和引导孩子不仅要尊重父母的界线,也要建立好自己的界线。

其实,孩子也正在尝试着为自己定位,争取自己的主权。那些没有独立的界线意识,由孩子随心所欲来替他们定位的父母,并不是在帮助孩子,而是在为孩子的主权让位。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既要学会说“好”,也要学会说“不”。这不仅是在教孩子立界线,更是在帮孩子成长,让孩子学会尊重父母的界线。

3

父母要共同一致遵守界线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是常见的父母教育角色定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母教育孩子观点与方法的不一致性。父母观点不一致,将会导致孩子成长为无所适从的矛盾体。同理,坚守界线也需要父母保持一致性。

父母要避免“分歧管教”,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同甚至南辕北辙,将无法给予孩子内心所需要的整合,结果往往会让原本比较敏感的青春期孩子变得更为纠结、烦恼,不知道该如何理解自己的心理变化与行为特征,不知如何取舍父母的意见与建议,导致加重他们的叛逆、鲁莽和敏感,出现更为严重的青春期焦灼现象。

父母还要避免“三角关系”,即汤森德博士所说的“两个人不设法解决彼此的冲突,却另外再拉一个人进来,要他袒护某一方”“那个‘第三者’与冲突根本无关,他只是被用来暂时安抚双方,或成为那两个害怕正视问题者的挡箭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三角关系”的界线问题,在中国的家庭中极为常见。为了避免“三角关系”的发生,与孩子发生问题的一方父母应直接出面与孩子谈判,亲自解决与孩子之间的问题;另一方则尽可能回避,让他们自己解决,这样才能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界线的标志就是分寸感,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最好方式,正如周国平所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父母学会用界线呵护孩子,帮助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懂得架构自己的生活,使他体验到行为的后果,学会保护自己,学会负责任,更有安全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世间男女的界限最敏感,相处好是朋友是爱,相处不好使关系变坏
仔细想来,不难发现人和人之间都是有界线的,也许它是每个人的心灵设置的防御空间;也许它是每个人所属的生活圈,保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它看似无形胜有形,存在于亲情友情和爱情之间,它约
2023-06-05 05:30:00
让孩子明白,不同的性别之间,哪怕是最亲的人,也有一定的界线
...子明白,不同的性别之间,哪怕是最亲的人,也有一定的界线。孩子只有在成长过程中,对性别有清楚的认识,他长大后,才不会迷茫,也才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你们是在孩子几岁时,开始与异性
2023-10-03 10:50:00
亲戚之间的相处,可以关系好,但是要有分寸,也就是界线感
...人之间的相处一样,可以关系好,但是要有分寸,也就是界线感。因为任何一段关系,没有界限感的时候,你都要知道,一个人会不顾一个人的感受,会不顾一个人的底线,肆意地做一些不合理的事
2023-08-09 15:47:00
暑假孩子狂玩游戏,要是父母缺乏界限感,只会加速孩子沉迷游戏
...撑,这也是防沉迷的有效预防措施。最后,玩游戏也要有界线。不是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是在界线范围内可以畅玩,不是完全限制,只是不突破底线规则时,可以自由。对于孩子玩游戏来说,
2024-07-29 09:44:00
用“四心”帮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上、情感上的共鸣。一是与孩子“同在”。《为青少年立界线》一书提出,无论孩子在青春期有怎样的叛逆,都需要父母在情感上与他“同在”——“同情他觉得无助的恐惧感、他对无法控制朋友的
2023-03-19 09:06:00
男女关系都有哪些越界行为呢?
“疏忽别人的界线,是男女关系不健全最明显的警告标志之一”。——亨利克劳德《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男女间的关系有情侣、朋友、同事等角色认定,尤其是异性朋友和同事之间,应该
2023-03-05 20:57:00
...月25日消息(记者李洪鹏)近日,一则“60岁成为租房年龄分界线”的话题引发热议。有调查显示,不少房东和房产中介机构对60岁以上的老年租客“闭门谢客”。甚至,他们在租房协议中明
2024-12-26 09:01:00
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是父母七十多岁了,还在做3件事
...,全部奉献给子女,然后自己吃糠咽菜。这,就是有点边界线的做法。现实里,有些父母,把自己所有的财产交付给儿女。最后导致,儿女的生活易如反掌,反而不懂得节约花钱。更不会努力工作,
2024-11-01 17:41:00
女人结婚,嫁的是一个男人,不是一个大家庭
...吃一点亏,不会傻傻的付出自我,内心有一条很明显的分界线。这样的女人,也很聪明,往往不会帮婆家这3种忙。01、不会帮婆家还房贷所谓婚姻,无非就是在一起过日子,每天围着孩子转,还
2023-09-11 09:53: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