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毕淑敏:阅读是门槛最低的“世界参观券”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9-12 06:53: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毕淑敏:阅读是门槛最低的“世界参观券”

毕淑敏和非洲的孩子们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你知道吗?当你坐在教室朗读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时,非洲的猴面包树正在用年轮撰写千年史诗,南极的冰雪正在结晶成六角形的伟大诗行,而加拉帕戈斯的海鬣蜥,它的每片鳞甲都在吟唱潮起潮落的警句……如果你暂时无法亲临现场,可以选择先打开一本书。

近日,毕淑敏出版新书《读行九万里(青少版)》,以沉浸式环球旅行为载体,打造60堂读写课,带领青少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毕淑敏当过生理上的医生,也当过心理上的医生,这让她在写旅行的时候,也融入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知识。当然,作为一个写作者,作为一个写过几百万字散文小说的作家,这种叠加也让她的旅行文章拥有更多视角。

近日,毕淑敏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独家专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为什么想为青少年出版这样一套丛书?

毕淑敏:选编这套《读行九万里》丛书的初衷,来自我自身的经历、后来的旅行经验,加之多年的思考和回忆。

在我充满好奇心的年龄,由于时代因素,能够接触到的有关世界的知识比较有限。年长以后,我才有条件和时间,走出国门、周游世界。那时的我,已然是个中年人,历尽沧桑。

这些年,我看到青少年成长的状况,心生关切。孩子们通过手机接触到繁多信息,容易被碎片化的内容分散注意力,难以系统地认识世界,比较缺乏开阔整合的全球视野。但真正外出旅行,特别是环球旅行,需要很多时间和财力的支撑。这对大多数家庭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矛盾和困难,不应成为阻挡我们思想远行的理由。于是我希望以浓缩的篇幅,在尽可能精当的选篇中,为孩子们展现出微缩的世界面貌,使得目前无法亲身远行的孩子,先在文字的旅程中起步,逐渐感受到这颗蔚蓝色星球的神奇美妙,感受到世界的五彩缤纷与多元文化。

我期望,未来的某一天,当今天的小读者当真走向世界,看到书中曾经描绘过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风云时,能开心一笑——噢,我之前在书中读过有关这里的知识!现在虽是初次走过,却有熟悉感扑面而来。

我希望读者能从这套书的字里行间,在向外观察世界的同时,也能在某个瞬间联想到自己的内心。世界飞速变化,但学会共情、反思与表达,正是全球化时代中我们最宝贵的素养之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您看来,这套书作为“纸上环球课”,能带来哪些真实旅行可能没有的东西?

毕淑敏:谢谢你为这套书起了个很有趣的名字——纸上环球课。有句古诗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远不能弥补真实旅行带给人的震撼和感动。所以,如果你有机会,请一定亲眼去看看这个世界。如果各方面的条件目前还不允许,那么,就请先翻翻这套书吧。

它的好处是,你花费不多,就可以比较从容地环球走一趟,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涉猎到一些有趣的知识。当你将来有能力作出决定的时候,这套书就是你的小向导和小参谋。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无法取代真正的旅行,那您对这本书的定位是什么?

毕淑敏:一是初步搭建起系统性的认知建构。说句心里话,出外旅行很辛苦,经常是晓行夜宿,甚至颠沛流离。受限于时间、体力、路线等限制,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时候很多。我回国后,会查很多资料,并反复推敲资料的可靠性,在力求准确的同时,也尽可能地追求可读性,让它不那么枯燥和单调。

我有个小小心愿,希望自己笔下的文章,能像一枚枚小小的“认知胶囊”,尽量融合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思考。比如,当描写书中非洲稀树草原的壮阔与茂盛时,也涉及它是如何影响人类的起源乃至文学的想象。这种收集和积淀的功夫,我是不敢怠慢的。

二是可重复使用的“心灵健身器械”。限于时间和财力,我们到远方的旅行,路程多半是不重复的。有些风景和人物,初见即是永别。但谈旅行的书,则可以反复阅读并随时翻阅。青少年处在成长的阶段,我跟你打个赌,你在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下读书,即便是同一篇文章,获得的感悟也常有所不同。所以,这套书,也许会起到可重复使用的“心灵健身器械”作用。

在真实旅行中,青少年可能直接面对文化冲击、语言隔阂,甚至当地人的偏见误解,不但有人身安全问题,还会有心灵安全问题。本套书中的文字,安静温和,循序渐进,多处设置引导式提问,让青少年在接触陌生文化前,能作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比如,在讲述南非索韦托黑人贫民窟时,在呈现历史背景的同时,设问“如果是你,会如何面对这样的过去”,引导孩子理解创伤与和解。这种情感预热,对初次睁大眼睛看世界的青少年们,我认为是必要的。

三是不受现实条件限制的“公平探索权”。每个孩子的家庭经济情况是不同的,希望孩子们无论来自城市还是乡村,无论经济条件如何,都能通过阅读平等地接触世界。这套书可算是一张“最低门槛的世界参观券”,希望它为打破资源不均所带来的认知壁垒,尽一份薄力。

四是从“观察者”到“思考者”的角色升级。在普通旅行中,孩子们多半容易成为被动的“观光者”,这套书想通过提问和导引,让孩子们在观光的同时启动思考。比如,我在《一座像大脑的建筑》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觉得这座建筑背后反映了怎样的价值观?”希望这种尝试,能有好的效果。

当然了,任何一套书,都不能取代真正的旅行。

毕淑敏:阅读是门槛最低的“世界参观券”

《读行九万里(青少版)》书封。东方出版社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如何用文字让画面更可感知?

毕淑敏:认识世界,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亦是听觉、嗅觉、触觉等的叠加混合体。这些散文,多用比喻,以求好懂。我写北极光,先说关于极光的古老传说,又说它犹如巨大的绸缎被天神之手轻轻拧动;写赤道,我将地球比作西瓜,一刀切开,就被分成了南北两半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您在序言中说“希望这套书好玩加有趣”,在这方面有哪些巧思?

毕淑敏:巧思不敢说,下了一点点小功夫。比如,在标题的设置上力求引人入胜,“赤道上的左右漩涡和竖鸡蛋证书”“王子的1000种苹果树”“世界的肚脐”等。编辑还在讲述旅行的故事中,设计了许多互动式的“好玩游戏”,如“北半球的浴缸——猜一本中国古籍”“一亿年前的北京城——猜一位中国历史人物”。书中还藏了不少“任务卡”,比如“长颈鹿的舌头为何是紫色的”“为什么太平洋是最晚被人类征服的大洋”“海鬣蜥的体长为什么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等。这像一场寻宝游戏,让阅读从被动的接收变为主动的探索。好奇心被点燃,学习才能真正变得“好玩加有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您在作品中常融入心理学背景,这是出于什么考虑?“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

毕淑敏:所有外在的行走,最终都是为了内在的探索。世界是一面巨大的镜子,我们所看到的每一处风景、每一种文化,映照出的都是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当旅行变成写作素材的积累过程,会给您带来精神压力吗?

毕淑敏:刚开始会有压力,经历得多了,走的路远了,就渐渐淡然,习以为常了。我在这套书中写道,猴面包树如何在干旱中蓄水生长、海鬣蜥怎样在恶劣环境里进化适应,它们是自然界的“破题高手”。大自然用进化的智慧告诉青少年:困境从来不是前进的终点,恰恰可能是新奋斗的起点——你愿意换个角度,保持好奇与开放,灵感就会在你没有想到的时候,翩翩降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于想全球旅行的青少年,您有什么建议?

毕淑敏:下决心——这一条最重要。有人说,当你决定走出家门那一刻,旅程基本上就完成了一半。这话说得稍微绝对了一点,但下决心这件事,的确非常重要。尤其是第一次的决心,之前会有很多顾虑,很多忐忑,心中藏着畏葸和茫然。这些都很正常,你不必忧心忡忡。下决心吹响嘹亮的号角,大胆朝前走吧!

第二,提前做好功课,带着已知的知识和未知的疑问出发。除了拍摄的相机手机,除了你归来时给家人的礼物清单,还要尽可能多地提前了解当地基本情况,尤其是安全形势。对于文化禁忌,也要心里有数。当然,无论你准备得多么周全,还是会有新问题不期而至——不要慌,想办法,记住,强大的祖国,是咱们的坚强后盾。

第三,出发后,不慌不忙地打开你的所有感官:眼耳鼻舌身,一个也不能少。眼睛看、鼻子闻、手触摸、耳朵倾听、舌尖品尝……总之,将旅行的信息充分探索吸收。哪怕一时理解不了,可以暂时记在心里。等回到家乡,再慢慢反刍,一探究竟。

第四,别害羞,别害怕,努力和当地人勇敢友善地交流。教你一个小诀窍,每到一地,先学当地的简单语言,比如“你好”“谢谢”“我是中国人”等,然后面带微笑地开始你的异国之行。如果你坚持在不同国度,都和当地人真诚交流,你会发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很多。

第五,除了拍摄自己“到此一游”的纪念照之外,也多拍拍当地不同的风土人情。也许当时看不出多么有趣珍贵,但你带回家,慢慢回味,就会发觉更多的美好浮出水面。【责任编辑:郭韶明,张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众作家齐聚跨年夜:文学的灯光是不会灭的
...市东城区文化馆举办。梁晓声、李敬泽、陈彦、毕飞宇、毕淑敏、王跃文、东西、李洱、康震、祝勇、乔叶、杨雨、范晔、徐则臣、石一枫、班宇、张天翼等著名作家、学者登台分享。跨年夜现场。
2025-01-03 22:12:00
中新人物|作家毕淑敏:看见自己的“讣告”
...件事,还是用平常心,将它正常化为好。”这是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广为流传的一个观点。温和,是毕淑敏的性格标签之一。在去年被造谣去世的时候,她作为漩涡中心的当事人,也没有表现出太多
2024-05-25 09:37:00
...,依然像父亲一样每日必读《甘肃日报》。自从读到作家毕淑敏的散文,我就深深喜欢上了她优美的文笔,并记住了“毕淑敏”这个名字。后来,我远赴北京,一边在鲁迅文学院对面的餐馆打工,一
2024-05-24 04:35:00
...合的人一起分享书籍、相伴阅读。当日,她为大家诵读了毕淑敏的散文《读书使人优美》。“正如作家毕淑敏所说,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我现在每天都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平均每两
2024-04-23 02:18: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最近,著名作家毕淑敏以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出现在了人们视线当中。她告诉记者,自己的一场诉讼官司,打赢了。起因要从去年的一个谣言说起。有人在网上发布讣告,声称毕
2024-05-25 15:21:00
据九派新闻视频报道,7月5日,网传毕淑敏儿子发讣告表示,母亲毕淑敏在家中突发疾病,于5月31日凌晨3点26分不幸去世。对此,毕淑敏儿子芦淼回应称,没有这个消息,母亲身体很健康,后
2023-07-06 10:50:00
知名作家与李玟同一天发讣告?家人回应
...7月5日)李玟的讣告震惊整个娱乐圈同一天网传知名作家毕淑敏的儿子也发了讣告↓↓↓母亲毕淑敏在家中突发疾病于5月31日凌晨3点26分不幸去世最新消息,毕淑敏儿子芦淼回应称,没有
2023-07-06 19:28:00
余生好好爱自己,告诉自己,我很重要,学会随缘,看淡得失
...。往事如风,随风飘走了满心的欢喜与阴霾,毫无声息。毕淑敏在《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中说过:“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现实其实很残酷,一地鸡毛是婚姻的常态。生活的
2023-06-08 10:35:00
过去一年《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抖音电商售出250万本,七成被女性读者买走
...悉,抖音电商于2021年开启“全民好书计划”,先后携手毕淑敏、倪萍、杨澜等多位女性作家通过直播分享创作故事,助力新书好书被更多读者看到和购买。毕淑敏是中国当代作家,著有《昆仑
2024-03-08 11:14: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石家庄植物园换上了斑斓彩妆。漫步园中,红叶灿烂,黄叶璀璨,苍翠的绿越发浓郁,与湖水相映,宛如一幅油画。摄制|郭贤芳、戎晓杰
2025-11-11 07:46:00
台风黄色预警:“凤凰”将于12日登陆台湾岛西南部沿海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中国天气网消息,中央气象台11月10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的中心今天(10日)下午5点钟位于台湾岛鹅銮鼻南偏西方约500公里的南海中东部海面上
2025-11-10 20:23: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晴好时节的贵定云雾镇梅子冲茶场,茶海碧波与暮光金辉交映,铺展成一幅 “静谧壮阔” 的美丽产业画卷。这份景致既是自然的馈赠
2025-11-10 20:41:00
吉镜头|暮色绘就火烧云 长春傍晚绽绮丽画卷
长春市上空惊现壮美红色晚霞壮美红色晚霞与天际的霞光构成动态剪影 云层如泼墨般晕染出流动的纹理,与城市灯火交相辉映夕阳余晖穿透薄云
2025-11-10 21:37:00
读城 | “榕荫福州”的榕,生命这样延续……
“南有巨木,其名曰榕,下盘踞于厚地,上荡摩于高穹。”800多年前,民族英雄李纲用一篇《榕木赋》记载了宋代福州榕树的茂盛和壮美
2025-11-11 00:05:00
“罗马 罗马”大展启幕,131件稀世藏品登陆申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今天,“罗马罗马:从奥林匹斯到卡皮托利”古罗马艺术大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启幕
2025-11-10 16:53:00
石家庄市新华区:银杏金黄引客来,市民赏景享盛宴
河北新闻网讯(付杉)秋末冬初,石家庄市新华区的银杏迎来最佳观赏期。河北经贸大学银杏林、毗卢寺等地金黄满枝,阳光洒落时光影斑驳
2025-11-10 11:28:00
紧急提醒!台风“凤凰”逼近,福州将出现12级强风!
台风“凤凰”已于昨天(9日)在菲律宾吕宋岛奥罗拉省沿海登陆,预计再次登陆!将于10日傍晚到夜里进入福建省台风警戒区。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的中心今天(10日)上午8点钟位于台湾鹅銮鼻南偏西方约590公里的吕宋岛西部海面上
2025-11-10 13:26:00
桦甸藏着个“慢生活天堂”!
在吉林桦甸的群山之中,藏着一处被自然偏爱的宝藏景区,有个与自然极为贴切的名字,叫森林慢谷!它坐落在吉林省桦甸市肇大鸡山国家森林公园内
2025-11-10 13:4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11月11日至15日在厦门举办,我市顺势推出十条影视旅游线路
2025-11-10 08:14:00
有声荐读|冰心钟爱福州茉莉花茶
在福州,秋冬的意趣,一半藏在氤氲的茶香里。当天气转凉,一盏温热馥郁的茉莉花茶,便成了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呼吸。对于福州人而言
2025-11-10 09:08:00
燕赵大地,山川壮美,文华锦绣。《美丽河北》系列短视频,邀您一览杂技奇炫中的千年传承,窑火升腾出的瓷上风物,年画晕染里的乡土温度,光影定格下的山河景象。河北之美,在此绽放。让瓷之温
2025-11-10 09:11:00
连日来,连江县闽江口流域养殖的一大批肥美白蚝集体上岸,福州人可以大饱口福啦。
2025-11-10 09:39:00
民生帮办|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办公楼门前广场湖面现大面积暗红色漂浮物 街道称系藻类浮萍
鲁网11月9日讯近日,有群众向鲁网民生帮办记者反映,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办公楼门前广场的湖面上出现大片暗红色漂浮物,并夹杂垃圾
2025-11-10 10:18:00
莒县“三原色”
鲁网11月10日讯(记者 谢文明)11月,莒县已是深秋。汽车在银杏大道上奔驰,载着我们去考莒县的秋色。黄顾名思义,银杏大道是因银杏而名
2025-11-10 10: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