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李思锫
从家家户户分散经营到创办专业合作社,从搭建致富平台到建设产业园区,有着百年细米面加工历史的临海市小芝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抓特色经济入手,走出了小小细米面“揉”出大产业的发展新路。如今,年产值达到了1.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5万元,村集体资产超千万元,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小芝镇山清水秀,历来是临海粮食主产区,米面加工更是当地村民的传统手艺。小芝镇包山村拥有村民20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米面村”,上世纪50年代以来,村民一直沿用祖上传下的手工传统做面方法,用优质的早稻米做原材料,经过“浸”“ 磨”“ 蒸”“晒”等工艺,将米粉“变”成了又白又细远近闻名的利岙米面。
原先村民自产自销,效率、收入都不高,再加上内部竞争使这一产业得不到良性发展。“米面村”所在地包山村“一肩挑”书记包申兴发现问题,提出将合作社转变为产业园的想法,党员们纷纷支持,并合力成立了细米面产业园共富工坊。工坊配备红色代跑员上门收购附近产品,进行统一策划运营。如今,480户村民中有300多户都加入了共富工坊。在工坊内,笔者看到,村民正在机器旁加工米线。党员包敏超说:“我们还能为村民提供半成品米面,由村民晾晒好后,工坊统一销售。一天产量大约在3到4万斤,带动周边100多个村民的就业问题,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赚钱。”
包山村村民包友华说:“岁数大了外出打工不容易,现在做米面还能赚些钱,改善我们农民的收入,带我们走上致富道路。”镇商会会长张兴富表示,“目前已由镇商会党支部牵头注册申报‘小芝细米面’集体商标,申报成功后供会员共同使用,规范了行业标准,以商标促品质。”
为了做大产业,让细米面像方便面一样,打进超市,销到全国,镇党委政府融合各方力量,发挥党建联建作用,实行“五个一”机制,建立一个红色帮扶团队,法律顾问、科研团队联手联创;统一一个品牌,一致对外,不搞内部消耗;制订一个行业标准,确保米面质量;建立一个细米面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22公顷,建筑面积16697平方米,目前已筹资3900多万元,其中以乡村振兴项目授信的办法,向农商银行贷款1000万元,由村级出资2000多万元建标准厂房,以对外租赁形式将租金付给村方,反哺村级经济;建立一家强村公司,公司引入专业合作社入股,形成合伙人机制,统一经营,打响米面品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小芝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还开展以“聚焦智慧细米面产业园建设,不断优化小芝营商环境”为主题的协商活动,并邀请细米面经营户开展民主协商,集智聚力,串珠成链,为进一步壮大细米面产业规模,完善高品质产业园建设建言献策,共“话”同心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