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引领前所未有的变革,并在教育领域掀起颠覆性的革命。如何培养兼具创新思维与掌握AI创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记者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了解到,该校已将前沿AI技术融入20门相关课程,开设了AI视觉艺术设计、AI商业摄影、AI动画、AI创意写作的专业应用模块,从不同领域用新技术推进艺术教育。
据介绍,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对师资团队AI素养和能力进行了全面提升,全面开展课程更新,并以课程为依托,带领学生进行应用工具训练和场景开发。如新媒体艺术学院将《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概论》《AIGC工具与应用》课程打造为全校AI素养通识课,重点扶持“AI数字艺术设计”相关课程建设,并在原有设计制作类课程中植入AI相关内容,推动数字技术与艺术人文的有机融合。
为了打造“AI+”新课程体系,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加强人工智能教材建设,经过3个学期的试用,目前已有近10种人工智能课程教材进入出版环节,预计今年9月将投入课堂教学使用。学院已完成AI艺术助教及其相关课程的开发,《AIGC微专业能力建设——基于AI艺术助教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研究》已获批为教育部创新基金项目。
2023年10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首次推出AI数字艺术设计微专业,面向全校招生,吸引了8个学院、25个专业的学生报名参加。2024年1月,第一批微专业学生结业,推出了一批受到社会认可的作品。其中,水墨风格短片《丹青创天》受邀参加首届AI春晚,并作为央视网上架节目进行播映。学生们还创作了板块建筑、服装等多个方向的AI图片数据库,目前已生成高清图片3万余张。
经过一年摸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初步实现了从“AI+”课程布局到人才培养的全链条培育,也实现了从作品到产品的孵化与输出。比如,受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委托完成的“巧同造化”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AI宣传片发布,8k京剧电影《锁麟囊》片头AI制作在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4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