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每月初,我在公立医院抢药……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5-01-26 22:19:00 来源:瘦子财经

进口原研药正在退出公立医院,甚至有不少品牌已经全面退出中国市场。一端是人们对集采仿制药质量的担忧,另一端是病人可能要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这“进退维谷”的局面让第十批集采近来颇受热议——在这批集采中,进口原研药无一中选。

医生在临床上缺乏对药品的选择权,有时候为了避免患者后续吵着要用原研药、而自己又开不出来的窘境,可能从一开始就会保守地推荐供应更为充足的国产药。而大部分人,习惯了医生开什么,就吃什么,若不是舆论热议“麻药不睡、血压不降、泻药不泻”,很多患者宁愿怀疑自己体质特殊,也不会怀疑药品质量。

但医务人员、久病成医的慢性病患者及家属,还有一些拿着“白条”开通“VIP通道”的特殊人员,早已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加入进口药的“抢药大战”。

在抢药大军里,最近水楼台的是医生以及和医生关系相熟的医务人员。在南方一线城市某三甲医院药房工作的药师刘叶(化名),就是其中一个。每月的前三天,是抢进口药最关键的窗口期,过了这个时间,限量的进口药就被抢光了。有时候上着上着班,她就发现身边的同事跑去抢药了。

一旦进口药库存没了,人们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院外寻药、病友间“互换互助”,成了不得已的办法。有一次,为了给孩子寻某款进口抗过敏药,刘叶线上线下搜罗遍了全城药店,也毫无所获。她感到很无奈,从没想过自己每天守着医院药房,却陷入用药受限的困境之中。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以下是她的自述:

01 每月前三天,公立医院里的抢药大战

每月初,我都要经历一场争先恐后的“抢药大战”。

我在南方某一线城市的一家三甲医院药房工作,十几年来,每天与各形各色的药品打交道。我主要负责药品调剂和发放,把我负责的窗口药架上的药品挑拣出来,无误地递交到患者手中,并不时解答患者的用药疑问。

但在不同的角色里,我也是患者或者患者的家属,要和大多数人一样,面临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带来的窘境。除了近水楼台——门诊就在我工作地的楼上,我和他们一样慌乱、急迫。因为每月初的前三天,是能抢到进口药的仅有短暂窗口期,再晚一些就可能没有库存了。

所以每月1号,我们所有有用药需求的人,都神经紧绷,像是无形中有一个闹钟,准时将我们带进“战斗状态”。

我每次开的主要是一些抗过敏药。这是我孩子长期要用的,孩子过敏性体质,既有过敏性结膜炎又有过敏性鼻炎,经常这痒那痒。大概两三年前,她眼睛痒得厉害,医院却开不出来进口的帕坦洛(通用名“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说没有库存了。于是我只能先用国产的奥洛他定,根本没有用,几天都不好,孩子依旧一直揉眼睛。犯过敏性鼻炎的时候,用国产的西替利嗪也不见好,而吃进口的仙特明,常常一片见效,睡前吃一片,第二天症状就会缓解。

仙特明以前是可以随便开的。但自从主推集采“4+7”国产集采药之后,就常常断货。如果月中或月末家里的药没有了,去找医生开,根本开不出来,连自费都不行。

也是在这之后,我开始每月初去抢进口的过敏药,有库存的时候我就多开一点。帕坦洛比较贵,一瓶七十几块钱,但好在孩子不遭罪。

另外我每年还要为母亲抢一种很紧缺的药——密固达。母亲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从四年前开始,每年打一针密固达基本能控制住,但全医院每个月限用3瓶,如果其他骨科病人用了,就没有了。

这种药通用名“唑来膦酸注射液”,必须在医院挂点滴使用,护士观察病人的指征,不能自己拿回家去挂。这种药国产的品牌也要1000多,如果不好用,就是纯浪费钱了。而瑞士进口的密固达,2800元一瓶,是自费的处方药。但是大概疫情期间开始限量,有时候自费也开不出来了。

每次抢药前,我一边必须先忙完手中的工作,一边心系进口药库存。中午11点,最忙的时间过去了,我才能利用一点空余时间,快步跑上楼找门诊医生开药。那几天是医院里最热闹的时候,门诊室外挤满了慢性病患者,都是来拿降压药、降血糖药的。我挂上号,排在长长的名单后面,排队一个小时才拿上药。然后就得赶紧正常工作,等下班再去取药。

医院里并不只有我会在月初抢药。有的时候上着上着班,忽然发现几个同事都跑去抢药了。后来我实在觉得麻烦,也经常让同事顺便帮我带一些药。

有些医务人员可能认识医生,或者有医生家属需要用药,这些情况就方便多了。如果刚好1号这天是这位医生值夜班,那么可以直接给他发消息,凌晨12点一到,他就第一时间把药开出来,不怕抢不到。

以前,我们还有一种抢药渠道。除了门诊部之外,住院部也有一台刷卡机能开方子,方便住院的病人出院时去门诊药房带一些药品。这也便利了我们医务人员,我经常让住院部医生帮我开完药,有空的时候去门诊药房拿。

但是不知为什么,住院部已经不允许这样开药了,患者必须去门诊挂号开药。自从这个规则实行,门诊都人满为患,越来越不方便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少由于我在医院药房工作的关系,能清楚地知道库存还有几支药,还能开多少,需要什么时候来开。当然,一些久病成医的慢性病患者,有丰富的抢药经验,也知道每月1号来医院抢药。

但对这些病人来说,还是非常明显地能感受到不方便。

因为以前,有一个便民门诊,患者只要自己知道吃什么药,有过去的开药记录,那么不需要医生再次诊断就可以开方。便民门诊的挂号费只要12块钱,非常划算。但自从限药之后,便民门诊已经不能再开这些药了,他们必须去普通门诊排队开药。

但即使是去了门诊,大概率也只能开出来国产药。他们中有些人,以前的进口药已经吃了很多年,忽然换成国产药,很多病症是控制不住的。

02 小黑板上的限药名单,挤满二十来个药名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抢药大战”,是因为为了保障集采药品的使用,医院对进口药的用量有所限制。系统里设置的上限一到,库存没药了,就开不出来了。

门诊科的医生并不知道药品的限药情况,很多时候,在他们的科室都能正常开出药来,也写好了医嘱,但患者到药房却拿不到药,因为很可能前一秒药已经被别人开走。我经常碰上这种事,每当这时,医生就会打电话过来问,“为什么不给药?”我点开系统,这时才发现库存已经没有了。

每次系统提示限药之后,各个药房窗口,都会在小黑板上写满限药的品种,然后通知科里“某某药不要再开了,没有药”。一旦限药,就只有等到下个月月初才能再买,中间会有20多天的空缺期。到了月底,仅仅一个窗口的小黑板上可能就已经挤满了十几二十个药名。

我明显地感觉到,集采之后,每个月都会有几种进口药退出,名单里剩下的进口药已经很少了。比如以前呼吸科常用的沐舒坦注射液,是一款经典老药,化痰效果很好,但早已退出了医院,去年更是退出中国市场,沐舒坦片如今也只能在海外旗舰店淘到了。

沐舒坦停止销售的说明

我们的工作群里时常会通知,某某药要清退,换成国产药。近两年来,有一段时间换得特别勤,药架上的药没了,我们每天忙着换对应的标签,把国产药的标签贴上去。那段时间,接到诊室的电话也变得更多了,医生问“药什么时候到?病人急着用”。即使在群里发公告和通知也没用,医生有时候不看群,我们需要用大量的时间给医生一一解释,是药被踢出去了,还是换了厂家,并把新药的名称、规格告诉他们。有一些医生仍会不理解,继续追问,我们也很无奈,只能把采购部的电话给他,让采购部去解释。

现在,我们忙碌的程度倒是缓解了不少,因为越到后面,进口药的种类越少了,已经换到了几乎没什么可换到程度。

一般病人都是医生开什么就用什么药。有一些进口药库存不多,医生就干脆不会推荐使用进口药了。这理由很简单,如果这次开出来,下次没有,病人吵着要用,就会很麻烦。为了避免这种预期中的麻烦,只要病人没有特殊需求,有些医生就直接给开国产药,保障库存能够供应。

不过,库存也并不是铁板一块。有一些特殊人群,带着条子能够把医院里这些因为限量关闭的库存再打开,这算是个VIP临时通道。等他们买完药,保存计价之后,再把库存关掉。

这是连我们医院内部员工也没有的待遇。虽然我们比外界更清楚药品限量情况和库存情况,抢药要更有优势,但是有一些药,即使是我们也没有资格用。比如2023年11月那一波儿童支气管炎大面积爆发时期,全城都缺一款叫“希舒美”的进口药,我朋友跟我说,他儿子用国产药治疗9天还不见好转,问我们医院有没有希舒美。

我们医院确实有,但全院只有5支库存,这是正常通道根本拿不到的。

03 转向院外药店,甚至在病友间互赠用药

虽然现在集采仿制药的药效是否不如原研药还有争议,但是我们医药行业其实也有自己的判断和用药习惯。对于用药缺乏选择权的问题,最近我和一位同行朋友讨论,他感慨,“感觉很无奈,已经多次自己去药店买进口品牌药来替换集采药。”

有医生曾告诉这位朋友:患者使用靶向药,最好还是用正版原研药。因为如果一开始就用仿制药,发现无效的话,那么可能会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让人误以为是这类药全都无效,从而让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和机会。

其实,第十批集采结果出炉时,我也很惊讶。看着3分钱一片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想着现在一整盒才几块钱的更多国产药,比一瓶矿泉水还便宜,难免心生担忧。

但进口药退出医院似乎已经成了趋势,我们作为患者和家属,只能自己想方设法去解决用药困难。我尝试过在院外药店买药,但很多药到了药店后,都涨价不少。更难的是,即使自费和涨价我都接受,却也买不到这些药了。我甚至为此不得不动用自己的医药知识,用些看似“不对症”的奇招解决问题。

就在最近,我孩子左耳突然很痒,甚至流水流脓,我带孩子去看医生,诊断出是中耳炎并疑穿孔。凭借自己的用药经验,我跟医生说开可乐必妥滴耳液,这是一款通用名“左氧氟沙星”的进口药。医生听见我的需求,直接回答:“可乐必妥你想太多了,开不出来。”

没办法,我只能试着用医生开的国产药,心想也不一定没效果,试试再说。结果用了十天,孩子的耳朵里还是流水。去医院复查时,我反馈了这个情况,医生只让继续滴。

我觉得不能这样下去,回自己医院查也没有库存,就把希望寄托在院外药店。我在美团线上搜寻了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药店,找了半天,完全不见踪影。情急之下,我线下又跑了五六家药店,他们的药跟线上是同步的,也完全不卖这款药。

没有办法,我自己想了个主意,把孩子的用药改成了“可乐必妥滴眼液”。别看只是一字之差,但我知道,滴眼液的无菌标准要比滴耳液更高,用来滴耳朵可能效果更好,但是反过来是不可以的。好在没有拖延下去,这样滴了三天之后,孩子的病情才见好转。

借着每月初抢药和身在大城市的便利,我还常常给老家的亲人寄药。每月给妈妈寄治疗冠心病的立普妥,还有奶奶治疗糖尿病的药。

其实,奶奶患糖尿病,作为特殊病种,在老家的公立医院可以报销更多。但医院只会给开国产的便宜药,一盒几块钱。而我每次都会给她寄一些默沙东的捷诺维,控糖效果更好,副作用也比较小。奶奶的姐姐也有同样的病,长期吃医院开的国产药,没能控制住血糖,现在需要定时注射胰岛素,严重的时候还要住院,血糖可以飙到二十几。

渐渐的,囤药成了我的习惯,不仅每月寄药回老家,有时候我甚至会和同事、朋友展开“用药互助”。

有一次,我朋友半夜跟我抱怨,连续咳了几天,夜不能寐,吃了一堆药也不见效。我一打听,他吃的是金刚烷胺,我说,“这是最便宜的药,一瓶里面有一百片,总共几块钱,那个药不好用。”我推荐他用阿斯美,不过,这个药已经被踢出了医院,在院外药店涨价了几十块钱,原来一瓶大概六七十块钱,现在变成一百多。

当时,我家里还有半瓶药,就跟朋友说,“你要是不嫌弃这个开封过,我就给你寄过去。”就这样,大半夜的叫了个达达配送,给朋友送去阿斯美。朋友只吃了一天就睡了个好觉,三天后就跟我说好得差不多了。

我还记得大概疫情时期,我同事也需要吃这个药,但是全城都很缺药。当时我家里还有常备的量,于是分给了同事6粒,给他应急用。

很多以前的经典老药、好药,渐渐地都不见了。在每日给病人分发药品的行业里,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用这种最古朴的方式,“一粒药一粒药”地与他人互通有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6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用到进口阿奇霉素的文章受到广泛转发和关注。由此,“进口药难买”“医院越来越难开到进口原研药”等再次成为很多人讨论的话题。患者选择权是在此次进口药“消失”讨论中的另一个关键词。
2024-09-12 09:36:00
...网上流传,但也有部分跑去医院的病人称,“还是开不到进口药”。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上海三甲医院及社区医院的临床医生了解到,高血压进口原研药在大医院可开的有十几
2025-01-24 20:41:00
...。进口的阿奇霉素去哪儿了?一时间,关于医院“难开”进口药的话题引发公众关注。针对这一现象,记者在北京、浙江、湖南等地医院进行了实地探访。多地县级医院买不到进口的阿奇霉素记者:
2024-10-13 10:21:00
...辉瑞的希舒美后才退烧。这位父亲问:为什么以前能用的进口药消失了?先要厘清的是,单凭家长主观描述的个案,不能轻易评判国产仿制药的副作用一定比原研药大,也不能断言国产仿制药就没效
2024-09-04 08:52:00
越传越玄乎,进口药退出公立医院?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
...厘清几个关键问题。从去年医保采集结果公布之后,关于进口药退出市场的讨论就争议不断,不乏宣泄情绪甚至猜测的结论,这里先要厘清几个关键问题。1、进口药和原研药网上热传的进口药其实
2025-01-14 12:32:00
...很难说服别人的。为什么过去允许老百姓自费多掏一点吃进口药,现在不许了呢?简单说,就是如果怕你吃进口药,你身边的穷邻居会不忿,所以就干脆一刀切,把所有的进口药赶出公立医院,你要
2025-01-18 14:18:00
...用到进口阿奇霉素的文章受到广泛转发和关注。由此,“进口药难买”“医院越来越难开到进口原研药”等再次成为很多人讨论的话题。那么,进口原研药在国内临床的真实使用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2024-09-12 09:36:00
来势汹汹!治疗支原体肺炎进口药更管用?专家提醒
来势汹汹!治疗支原体肺炎进口药更管用?专家提醒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多以儿童为主。公开报道显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目前为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2月国家
2023-10-17 18:07:00
阿奇霉素卖断货?北京药店、医院回应:供药充足无需囤积
...素都有,每次各进50盒,卖完再从厂家进,现在国产药和进口药均有货。她还表示,进口和国产的阿奇霉素在效果上并无差别。线上买药平台阿奇霉素供应充足记者在美团买药、叮当快药等线上平
2023-10-20 16:50: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退休的券商分公司老总被罚,代客交易亏近300万,还有两券商违规揽客
财联社9月6日讯(记者高艳云)一日内3家券商及从业人员收到监管罚单,再次将证券行业合规问题推向公众视野。 9月5日,海南
2025-09-06 13:01:00
投顾业务正成券商收入增长点,上半年全盘点,哪些券商高增长?
财联社9月6日讯(记者 陈俊兰)财富管理行业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从传统“销售导向”向“专业陪伴”的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
2025-09-06 18:17:00
边风炜:投资是眼光与定力的游戏
本周市场开始调整了,四月初至今,市场从关税扰动时的恐慌,到将信将疑间的缓步攀升,再到七八月的极度乐观,足足涨了五个月,各大指数基本都涨了20%有余
2025-09-06 08:46:00
光模块方向上演“过山车”行情 投资者认为短期回调不改黄金赛道机会
本周光模块(CPO)概念整体波动剧烈。Wind资讯显示,9月4日光模块指数大跌11.04%,9月5日该指数又上涨了6.20%
2025-09-06 08:46:00
深交所挂牌!全国首单数据资产证券化项目来自建邺
深交所挂牌!全国首单数据资产证券化项目来自建邺1.337亿元融资激活四省七城“数字富矿”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9月5日上午
2025-09-06 09:53:00
国任保险山东分公司隆重举行第四届客户服务节开幕式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9月5日,国任保险山东分公司第四届客户服务节开幕。本次客服节以“感受”为核心主题,聚焦“用心感受客户需求
2025-09-06 12:16:00
恒丰银行携爱出发 点滴善举汇成暖流
2025年9月5日是我国第十个“中华慈善日”,从社区到乡村 ,从长者到孩童,恒丰人步履不停以金融微光汇聚暖流,以诚挚善意点亮希望
2025-09-06 12:19:00
“贵聚英才・安心乐业”2025年贵安新区职业指导服务进校园活动走进贵州财经大学
9月4日,“贵聚英才・安心乐业”2025年贵安新区职业指导服务进校园暨贵州财经大学“就业大讲堂”活动举办。当天,175名在校学生参与
2025-09-07 02:03:00
【兑现力就是品牌力】中建·玖上琅宸实景示范区兑现,即将耀世首开
让承诺,成为看得见的风景!近日,中建·玖上琅宸实景示范区开放,以央企匠心工艺,打磨至美画卷,每一处笔墨,皆超越所期。回首数百个日夜的营造历程
2025-09-06 09:37:00
沙特据称正推动欧佩克+提前放油:抢市占与稳油价矛盾升级
财联社9月6日讯(编辑 赵昊)知情人士透露,欧佩克+的领头羊沙特阿拉伯希望该组织考虑提前恢复更多石油产量,以尝试夺回更多市场份额
2025-09-06 06:44:00
AI芯片赛道“黑马”来袭,英伟达4万亿市值红线受威胁
财联社9月6日讯(编辑 赵昊)周五(9月5日),英伟达股价收跌2.7%报167.02美元,公司市值守住4万亿美元关口。盘中一度跌超4
2025-09-06 06:44:00
午报创业板指半日涨3.48%,新能源方向全线爆发,算力硬件股集体反弹
一、【早盘盘面回顾】财联社9月5日讯,市场早盘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3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2263亿
2025-09-05 12:51:00
中建城服:紧急救援中的“黄金时间”守护者
在中建城服社区的每一个角落,总有一群默默奉献的物业人。他们虽然身处平凡岗位,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智慧赋能 服务民生”的理念
2025-09-05 14:58:00
中体产业成立场馆运营公司,含体育赛事策划业务
近日,中体(诸暨)场馆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庞晓峰,经营范围包含:体育赛事策划;体育竞赛组织;票务代理服务;体育保障组织;体育健康服务;体育经纪人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
2025-09-05 15:12:00
京能清洁能源等在山西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1.07亿元
近日,山西京云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蒙荣生,注册资本为1.07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2025-09-05 15: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