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胜玉公主葬礼规模宏大,看热闹的人为何都成了殉葬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31 21: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老百姓眼里,古代的君王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为何?从一些称呼中就可以看出端倪来。帝王是什么?是天子,天之子,是绝对高不可攀的神。

那老百姓怎么称呼呢?他们自称“草民”。这个名词太形象了,在高高在上的君主目前,平头百姓的确像小草一样的存在,他们自生自灭,一般不会引起什么人的特别关注。

但是我们要上大澡堂子一看,等大家都脱掉外面那层包装,别管是老百姓也好,还是王爷也好,大家是不是马上就会产生这种感觉——什么高不可攀,原来跟我们一个X样,没有什么独特的。

所以,这么说起来,主要起作用的,还是因为有那层神秘的面纱。没揭去之前,帝王就是神;揭掉之后,他就是个普通人。

那么什么人能看透没有面纱的君主?就是皇帝身边的那些人。

吴王阖闾的女儿,胜玉公主就是这类人。

胜玉公主葬礼规模宏大,看热闹的人为何都成了殉葬品

阖闾在老百姓心目中,是君主,是大神,但是在她女儿眼里,就是一个父亲。这个父亲有时候很慈祥,有时候显得比较严厉,仅此而已。她不觉得父王和普通人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我们说这个是有很十足的根据的,下面请看证据。

一日,吴王阖闾和夫人以及胜玉公主在吃饭的时候,共同商量着伐楚的事情。

过去君王吃饭叫用膳,看看,和老百姓吃饭的称呼都不一样吧。他们用膳时,是一人一个餐桌,各自面前摆上菜肴——这么说起来,古人早就知道分餐制的好处了。

期间给吴王上了一道鱼。这个鱼味很鲜美,吴王觉得这等美味应该让小女儿一起分享,于是就把吃剩的半条鱼赏给了胜玉公主。

谁知这个举动惹恼了胜玉公主。

我们先抛开公主的愤怒,来说说君主的宴席。

过去君王用膳,是很奢侈的。那是一道道美味,一盘盘的佳肴。但是一个人的胃就那么大,这些美味佳肴一个人吃不完,怎么办?那肯定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吴王当年吃剩的东西怎么处理的,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后世的君王饮食起居却有记载。

比方说乾隆皇帝,他常常把御膳赐给大臣、嫔妃、皇子和下人们吃。那些被赏赐的人,会被安排到专门的桌子前将御膳吃完。

他们在食用时,都要表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将皇帝的赏赐吃个干净,以此表示对于皇恩浩荡的尊崇。

慈禧太后呢?据老太监回忆,她没动过的菜,卖给高档酒楼热一下,进行二次销售。

老板在售卖时还不敢说是宫里带出来的,因为说了可能就犯忌讳了。老佛爷吃的东西,岂是小老百姓有资格品尝的?——看看,吃剩下的一般老百姓都没有资格吃。

所以老板只能会意的对客人说,这些美味,都是宫里御厨掌勺做的。但食客们心里都心知肚明,能享受一把老佛爷一样的待遇,那是一件多么值得炫耀的事情啊!

为何对君主吃剩的东西老百姓吃的都是津津有味?那是圣物啊!所以说,这层神秘的面纱重要吧?

但在胜玉公主面前,阖闾就是一个父亲,没有什么神秘感而言。所以,他吃剩的东西,在她的眼里,就是腌臜物。

听到父王的吩咐,这鱼盘子还没端到她面前呢,她就丢下碗筷,气得满脸通红的对父亲说:“你把吃了一半的鱼给我吃,什么意思啊?是不是在羞辱我?”

吴王以为处在叛逆期的女儿可能在耍脾气,就没有理会,心想,别管她,来个冷处理,一会儿气一消就好了。

谁知这胜玉公主气性十分大,回到卧室,抽出一把短剑就自杀了。

公主自杀所用的宝剑,名叫盘郢,是当年区冶子所铸名剑之一。这个《吴越春秋》上有记载,“越王允常,聘区冶子作名剑五枚,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后来此剑落到吴王手中,因为锋利和短小,就赐予胜玉公主随身携带。

这个事件的起因和结局就像童话,这么一个简单的理由,公主就自杀了,让人觉得难以置信。但越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就越是真实。它的的确确发生了。

吴王平日里对自己这个小女儿厚爱有加,他没想到处在叛逆期的小公主脾气这么大。

当她发脾气时,他还以为是小孩子赌气,谁知道真的发生了这等惨事,吴王现在很后悔。心里想,早知如此,哄一哄她不就得了。

但现在人都已经冰冰凉了,后悔有什么用?

既然后悔没有用,只好厚葬进行补偿了。

当时是春秋时期,一般王室人员的墓葬都讲究排场,墓葬里头得有丰厚的殉葬品。除了各种珠宝玉器这些陪葬品以外,还流行“人殉”。即把活人和墓主一起下葬。

此时的胜玉公主还只有13、4岁的年纪,没有出嫁。所以吴王为了不让自己的爱女孤单,他决定多拉几个活人给她殉葬。

中国人历来有看热闹的习惯,这个传统由来已久。

古代的老百姓其实更愿意看热闹?为何这么说。这个理论是有依据的。

古代有手机吗?没有。有电视吗?没有。有大型演唱会吗?没有。也没有卡拉OK这些消费的场所,所以他们的生活过得清苦而平淡。

如果一旦有了一件大事,那观看的人还不乌央乌央的。

今天在公主的葬礼上,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胜玉的葬礼引得全城人都出来看。因为真的好看,跟举办一项大型活动的开幕式似的。

很多市民都来观看这些珍贵的陪葬品:玉杯金樽,珠宝绸缎,对了,那把自杀时用的盘郢剑。

除了陪葬品,还有节目。

在葬礼上,吴王阖闾用白鹤之舞为女儿送葬。

翩翩若仙的舞蹈引得吴国百姓驻足观看,而士兵们并没有驱赶的意思。于是,围观的群众越来愈多,最后竟有万人之多。

随后,舞师们一边跳舞,一边往胜玉公主的墓穴飘然而去。而看热闹的人群也跟着舞师,一齐进入了胜玉公主宽阔的墓穴,把里面塞了个满满当当。

大家一边参观,还一边啧啧称赞,公主的陪葬品真是琳琅满目,褶褶生辉。

阖闾见时机成熟了,立即下令放下石门。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天突然黑了下来。

阴界和阳间就因为这一道石门给隔开了,看热闹的百姓们被活活地关在墓穴之中。

由于墓穴中空气不流通,里头的百姓很快窒息身亡。

这一下陪胜玉公主的人多了,她再也不会感到寂寞了。

但是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陪公主的人这么多,但是公主就一个,他们在那里会不会因争风吃醋打起来呢?

后来胜玉公主的墓葬位置塌陷成一个湖,叫“女坟湖”,在吴县西北六里。

宋代诗人周弼来此游览,还特意作诗一首发表感慨。

七绝·女坟湖

宋·周弼

石龟无语对东风,海鹤曾迷晓市中。

三十六鳞朝夜月,玉钗人在水晶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1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秋滕玉公主吃饭时为何自尽
...场场,就是为了吸引那些人,然后把他们都作为了公主的殉葬品。当到他们知道情况不妙的时候,却已经根本来不及了,因为那些士兵早早地就在墓地守候,随着他们把石门放下,那些绝望的人群被
2023-07-25 14:10:00
吴王阖闾将半条鱼赐给小女儿,女儿为何拔剑自刎
...门关闭,百姓便关在里面,被活活闷气,成为胜玉公主的殉葬品。虽然史书上记载,胜玉公主是因为半条鱼自杀,但是有坊间传闻称其是因为感情问题而自杀的,此人名字里有鱼字,真相如何已难以
2024-07-06 16:44:00
热闹不能随便看,一群人看个热闹,却成了公主的殉葬品
...期,却有一群“吃瓜群众”因为看个热闹就成为了公主的殉葬品,我们来看看这群人到底是吃了个什么毒瓜。吴王阖闾,出生于公元前547年,是春秋末期吴国君主,也是一位颇有才能的军事统帅
2022-12-22 15:43:00
公主因一道菜自杀,吴王是如何引上万无辜百姓为公主殉葬
...再哭也哭不回来,吴王就张罗着为女儿办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吴王下令让人修建一座十分巨大的陵墓,在陵墓里还放入了大量的陪葬品。吴王知道自己的女儿害怕孤独,于是打算找大量的人为自己
2024-06-11 11:07:00
半条鱼引发的血案:吴王阖闾的荒诞殉葬
...吃鱼!”他本以为女儿会嗲嗲地说谢谢老爸,却没想到三公主的脸拉得比马脸还长。还气呼呼地站起来大声叫着:“你把半条鱼给我吃啥意思?是不是想羞辱我?”说完扔下筷子,摔门而去。留下阖
2024-04-13 19:52:00
...取得最终胜利,建立了大明王朝。这样的英雄人物,他的葬礼一定空前壮观盛大,伴随着恢弘的葬礼仪式,还有许多人不得不舍弃生命陪他进入阴冷黑暗的墓穴。朱元璋的殉葬过程到底有多恐怖?历
2024-01-05 20:47:00
吴王阖闾的女儿因吃剩菜自杀,吴王竟让11万人为她殉葬
...闾听后十分后悔,对公主存有莫大的愧疚之心,他在女儿葬礼当天请了11万人来参加葬礼,等到公主葬礼结束之下,他的心情始终不能得到平复,竟让前来参加葬礼的数万人全部为女儿殉葬。这一
2022-12-25 18:41:00
史上血本最大的看热闹,看着看着就成了别人的殉葬品
...个殉葬的故事,前一秒还在看热闹,后一秒就成了人家的殉葬品,活活被埋,估计到了里面才知道,这热闹也不是白看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末期,春秋末期吴国的吴王叫阖闾,在位时,百姓丰衣足食
2022-12-17 15:48:00
吴王的宠溺:一位公主的悲剧
...儿如何自杀,无法让自己的女儿再次复活,只能用隆重的葬礼来祭奠逝去的女儿,但是这样他的内心依然伤痛,他不想让女儿孤独,于是就找了几千人去殉葬,如此看来,吴王对他的女儿已经宠溺到
2023-09-07 20: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