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日常接触,不必紧张
艾滋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血液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身体里其他一些常见的体液,比如眼泪、口水、汗液等,不含艾滋病毒或含量极小,所以,日常生活接触不会造成艾滋病毒的传播。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
答案是:不会!
真正造成艾滋病毒传播的是带有艾滋病毒遗传基因的白细胞,但蚊虫叮咬时很难吸到感染的白细胞,因此从生物学上就决定了蚊虫叮咬不能传播艾滋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发现因蚊子叮咬而感染艾滋病毒的报道,相关研究也没有发现过证据。
母婴传播率,可以降低
如果母亲是感染者,可能会通过怀孕、分娩和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孩子,不过,艾滋妈妈也可能生出健康宝宝。2000年,深圳率先启动了预防艾滋病传播工作的试点,2012年到2016年期间,共帮助300多位HIV阳性母亲生下健康宝宝。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
同性恋,风险高
这种说法并不对。
同性性行为比较容易感染艾滋,但同性恋和同性性行为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同性性行为感染HIV的危险性确实很高,前提是其中有一方必须是阳性,如果两个都是阴性,就不会传染。一旦发生同性性行为,一定要采取保护措施。
病毒在针头上能存活吗
HIV是一个相对比较脆弱的病毒,56℃下,30分钟就可以灭活,常用消毒剂也可以把它灭活。
在尖锐物品上,病毒是很难独立存活的。HIV作为无法独立存活的病毒,要在宿主细胞内,依靠宿主细胞提供营养,才能传代存活下去,病毒脱离了有机体,很快就会死亡的。
但有些情境下,比如刚给一名HIV感染者做完穿刺,这个穿刺针扎伤了另一个个体,空心针里的病毒还是比较容易进入到下一个人体内的。
怀疑感染,如何检查
一个人感染艾滋病毒以后,不是马上就能查出来的,有一定的窗口期。现在,各个医院基本都能做艾滋病的初步检测,疾控中心也有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检测结果只限于承担检测工作的医院人员知晓,不必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
哪些人更高危
艾滋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种族,所有人普遍易感,不存在易感人群的说法。但每个人的感染风险是不一样的,风险的高低取决于生活方式,根据接触到艾滋病毒的机会来说,性行为比较乱的人,是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险人群。
至今没有有效疫苗
艾滋病病毒很狡猾,它每完成一个复制周期,会有3%到5%的氨基酸结构发生变化,相当于制造出了新病毒,当这些变异的病毒再感染细胞时,身体才会产生新的抗体。
也就是说,我们身体的免疫功能总是滞后于病毒的变异,这就导致研制艾滋病疫苗特别困难。目前,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正积极试验,争取早日研发出能投放市场的疫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