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业科技报
农业科技报记者 李煜强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下,种业振兴成为重要工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把“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仍然放在了首要位置。
对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长期扎根于麦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始终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扎实推进开展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小麦育种是他的使命。
“搞小麦育种几十年,我一直坚持认为,不仅要让百姓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健康。”张正茂说:“我们现在育种不单是考虑产量,更要培育出具有特殊品质、营养的小麦,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我将紧紧围绕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并将其内涵精神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前沿技术突破,为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作出贡献。”张正茂说。
近年来,张正茂团队立足西北旱地小麦生产实际,引进和自主创新旱地小麦种质资源1000多份,每年配制杂交组合300—400个,选育旱地小麦品种(系)8个,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新疆等地示范推广。
2022年,张正茂团队建立了“上合小麦育种创新基地”,开展中哈两国小麦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种基因型、表型、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精准鉴定,挖掘两国小麦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种的优异、高产、抗逆小麦抗逆基因。
张正茂说:“去年,我们通过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4个大麦和小麦品种在上合国家开始示范种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1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