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陇东报
为有书声满陇原
——我市以“优教庆阳”打造老区教育金字招牌综述
庆阳融媒记者 孙玉珍
金秋九月,我市各学校迎来开学季,朝气蓬勃的学生们带着对新学期的期待和对新知识的渴求,走进了干净整洁、设备齐全的校园,沉浸在老师们生动有趣、思维活跃的讲课声中。孩子们闪着光的眼睛,老师们含着爱的声音,为庆阳大地带来感动,带来希望,展示着全面提质发展的教育力量。
近年来,我市聚焦建设“优教庆阳”教育高地目标,将教育事业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摆在建设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突出位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探索走出以“优教庆阳”为金字招牌的教育创新、提质、特色发展新路子,初步实现了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的成功转变。全市教育省列为民办实事项目、“双减”等工作位居全省前列,“优教庆阳”工程成为全省教育特色亮点工作,镇原县的“四项改革”在全省推广。
在探索、实践“优教庆阳”的进程中,我市高位谋划立柱架梁,统筹推动教育工作优先部署、问题优先解决、项目优先建设、经费优先保障、资源优先配置,使教育优先地位更加突出。市委成立了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书记、市长“双组长”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教育发展难题。构建起以整体规划蓝图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发展等N个专项方案组成的“1+N”政策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布局规划、经费投入、队伍建设、高考改革等制约教育发展和影响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推动各项任务抓实见效。
全市上下充分发挥庆阳红色教育资源富集优势,以开设红色校本课程、培养红色育人队伍、建立红色研学基地、组织红色实践活动、打造红色教育品牌“五大行动”为载体,强化师生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立德树人特色更加鲜明,14所学校被命名为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中小学德育工作六星校”,17名学生被评为国家、省级“新时代好少年”。把“五育并举”融入学校建设、教育治理、课程改革、育人方式全过程,实施体育固本计划、美育浸润计划,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文明学生精神、野蛮学生体魄;推动陇东剪纸、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书法、绘画、戏曲等艺术进校园;积极开展学工学农服务型劳动实践活动,10所学校被命名为甘肃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或特色学校。
深入推进改革攻坚,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扎实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要求,建立了由17个部门组成的专门协调机制,持续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优化“一校一案”“一校多案”多样化课后服务体系,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双流程监管率、课后服务学校开展率均达到100%,校外培训机构压减落实指标全省排名第一。开展高中所有学科教师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全覆盖培训和实操技能培训,高位嫁接先行地区成功经验,衔接陕师大附中、西北师大附中分别帮扶华池一中、环县一中,推动庆阳一中、北师大庆阳附属学校等市内优质高中与薄弱县级中学建立合作帮扶机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