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数字技术已成为乡村振兴重要引擎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28 10:1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记者 李元丽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5月28日 &nbsp第&nbsp09&nbsp版)

本报讯(记者 李元丽)《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目前已形成数字经济助力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多种模式,如信息平台模式、单品数字化模式、农业产业园模式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较为有力地提高了“三农”数字化发展水平。数据要素×现代农业能够发挥多大乘数效应?近日,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记者看到了“三农”数字化发展的乘数效应。

在联通展台展出的国家农业遥感应用平台引得众多观众驻足。“从土壤温湿度监测到智慧农场管理,再到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全流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将赋能农业生产管理全环节”,讲解员介绍道。据了解,该平台通过运用遥感技术,融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构筑全国农业农村地理信息“一张图”、遥感监测“一条链”、数字经济“一张网”,实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和“测管服”全方位赋能,以数字技术“护航”粮食安全。

在博思软件展台上一款随州香稻产业数字服务引起记者的注意。

湖北随州位于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质地好,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全国、全省重要的中稻种植区域和籼稻优质品种最适宜种植区域。如何让数字赋能“随州香稻”产业发展?该平台通过对随州香稻产业的“四确一码一标准”的建设,实现随州香稻从种子到筷子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信息反馈与质量追溯。

通过大屏幕,记者看到在磙山村数字化育秧中心,建设钢构育秧工厂车间2000平方米,温室大棚5000平方米,数字化循环育秧机20台套,催芽暗室120平方米,育秧供应面积5000亩。采用智能工厂化育秧(温室大棚+浸种设备+催芽密窒+自动播种流水线+循环运动式育苗设备+水肥一体化+机器人+智能化管理),秧苗出苗快、根旺而白、苗挺叶绿、扁蒲粗壮、均匀整齐,移栽后返青时间短,生长旺盛产量高。

深圳数据交易所(深数所)则联合多家上下游数据要素型企业,展示了其在数据交易领域的最新成果。其中,备受瞩目的亮点之一是首个针对乡村振兴的数据产品——“晃牛保”的上市。

何为“晃牛保”?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黄牛养殖过程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这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高效的养殖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这种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有望推动整个农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该模式还延伸至数据资产融资贷款领域,真正实现了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到数据资本的商业化全流程闭环,标志着一种全新县域特色产业数据要素商业模式的诞生。”该工作人员补充道。

据悉,“晃牛保”是华南数字产业集团与新晃侗族自治县联合打造的数据产品,该数据产品经过深圳数据交易所的确权登记、严格合规审核、公开透明公示流程后于2024年1月19日正式上市交易,成为深数所中国乡村振兴专区首个正式上架的数据产品。

可见,数字技术持续赋能不仅弥合城乡数字鸿沟,驱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必将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8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光明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数字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财政部办公厅不久前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有关工作的通知》,“创新乡村人才振兴机制
2023-07-11 11:52:00
“数智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数智赋能乡村治理平台”示范项目“数智引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偏关乡村e镇公共服务中心直播带货现场 本报记者 冯晓磊摄“村子现在处处充满着‘智慧’,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扩大农产品
2024-01-28 14:24:00
...市并非个例。近年来,平度市凭借“数智引擎”助推乡村振兴提速。将“数字化”作为村级集体增收的“催化剂”,以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为基础,统筹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成立各具特色的
2023-08-30 10:01:00
...建国际智慧农业技术交流合作平台,为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国际合作力量。种好田,要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着力构建“数据化管理、信息化监管、网
2023-09-15 11:43:00
技术赋能 江苏移动激活乡村振兴“数字引擎”
...心怀“国之大者”,致力乡村数智设施建设,为全面乡村振兴提质增“数”发挥着重要作用。5G无人收割机收割水稻。江苏移动供图从“人种”到“机种”,农田用数据说话金秋九月,连云港市新
2024-09-25 10:22:00
洛江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将成为数字经济产业新引擎
...形成,带动洛江的经济飞速发展。发展文旅产业推动乡村振兴仙公山,位于洛江区马甲镇,素有“八闽名胜无双境,绝顶蓬莱显九仙”之美誉。仙公山还是儒、释、道三教的圣域。这种三教并存的格
2023-02-18 23:51:00
...理杨静向摄制组详细介绍了企业通过电商新业态服务乡村振兴、践行助残公益的创新实践。一、数字引擎激活乡村振兴在现场调研中,杨静复盘企业核心战役:助农直播矩阵:深度运营淘宝“魅力中
2025-06-15 15:46:00
关于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本文转自:张家界日报关于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张海波委员代表九三学社张家界市委会的发言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
2023-12-24 19:19:00
本文转自:央视网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创新引领乡村未来。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建设数字中
2024-06-12 14:5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什么?如何做到预防?齐鲁医院专家答疑解惑
近日,一种在广东佛山地区快速传播的虫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它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预防
2025-08-06 12:53:00
苏超赛场内外,红十字身影守护生命安全
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全面启动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救护服务工作,将红十字力量深度融入赛事保障体系。守护不止于赛场,从赛场急救到场外公益
2025-08-06 09:25:00
这种“富贵癌”盯上年轻人 比切息肉更重要的是“改土壤”
杭州日报讯 日前,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内科的诊室里,一名23岁的患者小张被确诊为中晚期结直肠癌。接诊的冯婷婷眉头一紧:“从临床来看
2025-08-06 06:29:00
何首乌根泡酒治白发 大伯喝成了“小黄人”
每日商报讯 人到了一定岁数,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往往成了可以炫耀的“资本”。在传统认知里何首乌是“乌发圣品”,很多人为了对抗岁月痕迹用它煲汤
2025-08-06 07:00:00
女子痛经半年竟是内膜“闯”进了肠道
医生:这种痛千万别硬扛,及时做超声检查很重要每日商报讯 痛经是很多女性的“老朋友”,大多数人吃点止痛药、热敷一下就能缓解
2025-08-06 07:00:00
咳嗽拍了个肺部CT 意外发现脊柱旁有个肿瘤
陈立峰 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3岁男孩乐乐近日因咳嗽、咳痰就诊。通过查体及询问病史,我得知乐乐已经咳嗽了近一个月
2025-08-05 11:04:00
长期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舌头上可能长黑毛
朱婧 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最鲜活的病例在临床,最实用的健康建议来自临床医生。浙医在线特别开设《医生有话说》专栏
2025-08-05 11:04:00
“糖友”想喝粥,我推荐“三步聪明喝粥法”
陈晓佩 浙江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很多“糖友”视粥为洪水猛兽,生怕喝粥后血糖迅速攀升。最近天气热,不少人家里会煮绿豆粥
2025-08-05 11:04:00
爷爷的农场两大品类荣获两项权威认证 再树行业标杆
随着90后、95后新生代父母成为育儿主力军,精细化喂养需求正推动市场向专业化、科学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面对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
2025-08-05 11:18:00
夏日“续命”冰,怎么吃才不伤身?营养医师带你科学“炫”冰
早晨一杯冰美式“提神”,中午一碗冰绿豆汤“灭火”,晚上烧烤配冰啤酒“续命”……三伏天里,“吃冰”成了不少人的消暑标配。冷饮虽爽
2025-08-05 11:19:00
雪糕DIY 营养又解馋
在炎炎夏日吃上一支冰冰凉凉的雪糕,是一件再惬意不过的事情。合理选择或自制雪糕,既能满足味蕾享受,又能减少健康负担。今天
2025-08-05 11:42:00
14种消夏食物 和三伏天最搭
在炙烤和桑拿模式间反复横跳的三伏天实在难熬,除了开空调难道就没招儿了?别急,食物在解暑降温方面的贡献不可小觑。有些食物不仅能提供水分
2025-08-05 11:42:00
这样挑选冰淇淋
想吃怕胖,道出不少人夏天吃冰淇淋的矛盾心理。今天就教大家几个挑选冰淇淋(雪糕)的方法。选小支的冰淇淋适合单次解馋、控制总热量时选择
2025-08-05 11:43:00
东城中医院赵展荣:肿瘤术后调理的中医之道
赵展荣,主任医师。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至今。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2025-08-05 14:14:00
大学生科研新突破:3D打印仿生骨支架攻克骨缺损修复难题
近日,齐鲁理工学院“一骨作器”团队的一项科研成果引发关注——他们成功研发的创新型类骨活性材料,3D打印生物活性仿生骨,为超临界尺寸骨缺损自修复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05 15: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