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22岁帅小伙为什么到儿童医院看病?妈妈说,因为最懂他“心事”的还是浙大儿院的“娘家人”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27 08:33:00 来源:杭州网

“越来越帅了。”

“现在有什么心事?心里藏了几个女孩子?来,让我听一听。”

10月20日,在浙大儿院心脏外科诊间,李建华主任医师一边听诊,一边打趣,紧张的诊间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只见那位患者(郎朗)身材高大、白白净净,体型比中等身材的医生还大了一号,俨然已经成年。

和那些还睡在襁褓中的毛毛头比起来,这位病人格外显眼。

“他难道不是成年人吗?怎么会和我家宝宝一样,也来儿童医院看病?”“现在儿童医院也接诊成年患者了吗?”不少家长投来惊讶的目光。

郎朗目前年龄22岁,身高1米8,的确已经是一名成年男子。

陪在旁边的郎朗妈妈王女士(化名)表示:“回到儿童医院看病,是因为最懂孩子‘心事’的,还是打小为他治疗的浙大儿院心外团队。”

同时,他之所以能够在超龄的情况下回到儿童医院就诊,得益于浙江省早在2020年就出台的政策规定: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可以为年龄超18周岁身患特殊疾病的患儿提供医疗服务。

22年前,杭州一位漂亮男宝出生 一查竟是“镜面人”且只有一个心室

“医生,赶紧帮我看看我的孩子怎么了。不愿吃奶,呼吸也很急,嘴唇颜色也不对。”

虽然已经过去22年,李建华主任依稀记得2001年的一次出诊,遇上了郎朗焦急的家人,他们焦急地抱着一个嘴唇发紫的小婴儿,走进诊间。

宝宝面色发红,嘴唇发紫,在医学上称之为发绀,是先心病的典型征兆。李主任在为这个孩子进行查体和听诊后,发现情况很不一般:

首先孩子是典型的“镜面人”,心脏长在右侧,而不是左侧;其次,这个孩子的心脏杂音十分明显,病情应该很重,不及时治疗很可能有性命危险。

接下来的检查验证了李主任的猜测:孩子是镜像右位心,同时患有完全性大血管转位、右心室严重发育不良、三尖瓣闭锁、左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多种病症。

“镜面人”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其主要特征为内脏器官与正常解剖位置呈镜像分布,发生率仅为百万分之一。“镜面人”又遇上如此复杂的先心病,可以说是世界罕见。

罕见的病情,也意味着治疗的罕见复杂程度。

“对于‘镜面人宝宝’,心脏病手术要反着做,操作起来具有很大挑战,但这个困难相比于总体病情,不算什么,这个孩子最大的治疗难点在于:在少了一个心室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好好活下去。”

李建华介绍,因为右心室严重发育不良、三尖瓣闭锁,右心室的功能完全丧失,相当于孩子只有一个左心室,也即,他其实是一个单心室病人。这种疾病无法根治,只能缓解,而且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放眼全国,相关治疗都极具挑战。

时隔22年

母亲依然记得所有“恩人”的名字

“这个孩子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李建华主任介绍,说他幸运,是因为有非常坚定、不惜一切成本想救回他的父母,同时他的自身条件还不错,出生时体重有7斤3两,房缺本身也比较大,为后续手术让单心室承担双心室功能创造了条件。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出生的时候,浙大儿院已经开始尝试格林手术、方坦手术等先进治疗手段。如果他早两年出生,也许都还没有手术的机会。

正是在这样的天时人和之下,相关治疗顺利开展。首次手术是在孩子约7个月大的时候,是双向格林手术,一种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姑息手术治疗方式,让孩子得以比较高质量地继续存活、长大。在孩子3岁的时候,治疗团队又为孩子开展了方坦手术,这次手术后,孩子心内畸形结构得到了很好的矫治,基本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我的孩子在那次手术后,一直是正常上学,现在已经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一步一步走来还是比较顺利的,真的感谢当时的治疗团队。”

孩子的妈妈,迄今依然记得当时所有“恩人”的名字,包括为孩子手术的李建华、张泽伟主任,心血管内科的朱卫华,为孩子做B超的蒋国平、叶菁菁主任,还有当时病房里的年轻医生裘洁等。

李建华主任跟她讲过的两句话,让她尤其印象深刻,一句是“孩子面临的是‘华山一条路’,没有别的选择”,另一句是“生活无时无刻不充满意外,既然遇上了,就平常心对待,在生活中要把孩子当正常人去相处,不要有太多格外保护”。

她表示,这两句话深深印在了她的脑子里,当时勇敢尝试手术,后来勇敢放手让孩子回归学校和社会,都受到这两句话的影响。

母子都表示:现在虽已经成年

但最懂他“心事”的

依然是浙大儿院的“娘家人”

既然心脏结构畸形已经矫治,22岁的大孩子此次回来,又是接受什么治疗呢?

王女士表示,虽然20多年来,孩子身体状况总体稳定,但医生一直强调要及时随访,所以这次回来主要是例行检查;同时,近段时间儿子也偶尔有感觉胸闷的时候,想着回到医院做个诊断,安心一点。

此次郎朗回到医院就诊,心外科团队为他做了心导管检查,发现他的心肺功能良好,非常适应方坦手术。在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只需要随访即可,不需要治疗。

妈妈表示,因为此前政策规定,超过18周岁就不能到儿童医院就诊,所以几年前也去过其他成人医院随访,但因为那里的医生看的主要是成人的心脏疾病,同时对他的过往病史也不熟悉。

“所以,一听说儿童医院能够接诊先心病超龄患者,我们第一时间就回来了。孩子从小就在这里接受治疗,对于这里的医生护士,已经有20多年的感情,医生护士都把他当作自己的宝贝,儿子也把医生护士视作自己的亲人。”王女士动情地说。

健谈的母亲反复强调,非常感谢儿童医院:“跟儿童医院相处了22年了,感觉就是自己的‘娘家’,感觉这里的医护人员就是我们的‘娘家人’,只要有困难,我们找过来,都会为我们想办法解决。”

李建华表示,患者还年轻,如果一切顺利,预估这样的状态可以保持约20年,如果将来出现新的状况,还可以开展相应治疗。到时自己早已退休,但医院已经有了新一代技高人好的青壮医师,包括石卓副主任医师、徐玮泽副主任医师等,同时心脏外科也已经有了新的科主任——业界有名的范祥明主任,力量进一步壮大。

“个人职业有尽头,团队服务无尽头。只要患者信任,相信浙大儿院心外科团队就永远是他们的‘娘家人’。”李建华说。

超过18周岁的特殊疾病患儿

可以“回家”看病

“我打小就在这里看病,为什么一到18岁就不行了?”“我虽然已经成年,但还是想在儿童医院看病,为什么不行?”

浙大儿院医务部主任汪伟表示,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群特殊的患者提出这些问题,渴望在年满18周岁后能够继续在儿童医院治疗。以往碰到这些情况,医护人员都只能抱歉地摇头,但自从2020年9月,浙江省卫健委下发关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为年龄超18周岁身患特殊疾病的患儿提供医疗服务”的批复后,我们医院就已经可以为特殊疾病的患儿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特殊疾病患儿主要包括三类:

1.需分期化疗的白血病患儿;

2.需分期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3.需长期治疗的遗传代谢及罕见病等患儿。

他表示,浙大儿院党委书记舒强是国内知名小儿外科专家,长期以来从事先心病预防和诊治相关工作,对于这些特殊疾病患儿的诉求有着很深的感受,浙大儿院院长傅君芬长期以来从事内分泌和遗传代谢相关工作,对相关疾病研究很有造诣,同时对特殊疾病患儿诉求有着切身体会。此外,医院里还有很多相关疾病研究的专家,一直以来都为特殊疾病患儿开展连续医疗服务奔走呼吁。政策的出台,是浙江省卫健委和各学科专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目前,得益于该政策,18周岁及以上特殊疾病患者可以回浙大儿院治疗,就诊流程非常简单,医保通道也已打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建企业嵌入式托育中心,解决职工0~3岁孩子看管难题【娘家人暖心事】“这件实事办到我们心里去了”杨明清 本报记者 张嫱 本报通讯员 殷世山《工人日报》(2024年06月09日
2024-06-09 03:36:00
离婚了想回娘家住,短时间可以,长时间肯定不行
...岁的孩子独自在外得多难啊,母女俩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娘家人也给了她致命一击,真担心她想不开。对于有哥哥弟弟的女人来说一旦出嫁了,遇到糟心事娘家就不再是养伤的港湾了都说家是永远的
2023-01-01 15:12:00
何超莲新婚10个月未怀孕,回娘家和亲妈过年,没陪老公窦骁回婆家
...何超莲,婚后仍然过着随心所欲的生活,无论何时,总有娘家人为她兜底。窦骁成为何超莲的终身伴侣后,她似乎没有任何烦恼可言。要钱有钱,要爱有爱,要事业有事业,现在他们唯一的烦恼大概
2024-02-19 11:29:00
女子回娘家接向父母告状的丈夫,进门发现妹夫也在,妈妈表情亮了
...找谁倾诉去。如果是女人跟丈夫吵架了,可以收拾行李回娘家去,可如今是男子与妻子吵架,他心中愤愤不平,这股怨气无处抒发,只能像孩子吵架一样,跑去跟妻子的父母告状。他的这些举动,妻
2024-06-23 08:45:00
回娘家为奶奶办丧事后她和3岁儿子分别被拐 患癌妈妈寻子30年终一家团圆
时隔整整30年,当再次见到被拐失踪的儿子时,已患癌11年的网红寻子妈妈张立花抱着儿子失声痛哭,情绪一度失控。7月31日上午,由四川绵阳公安、绵阳妇联、北京缘梦公益联合举办的“四川
2024-08-01 13:42:00
淮北矿业许疃矿:当好职工“娘家人” 办好职工“暖心事”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还是这个设备好!升井后,把刷好的胶靴放进去,洗完澡就能烘干,十分快捷、方便。”近日,淮北矿业许疃矿智能胶靴烘干机投入使用后,使用效果受到职工一致好评。
2023-11-15 18:38:00
...位,我们将做到‘一人派驻、全单位压上’,做暖心的‘娘家人’,群众有困难,我们用心去解决。”衢州市慧城产业发展集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摸排山底村胡柚存量情况,帮助村民拓展销
2024-04-11 00:57:00
...工人日报江苏如东以“一函两书”为抓手开展专项行动【娘家人暖心事】“法治体检”为企业“把脉问诊开处方”《工人日报》(2024年04月15日 01版)本报讯(记者王伟 通讯员龚惠
2024-04-15 02:59:00
寒风中,感受“娘家人”的温暖
...织全力以赴、积极作为,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将“娘家人”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老人家,今冬身体怎么样”“家里人都交医疗保险了吗?看病能报销多少?”……1月5日,在渭南市临渭
2024-01-16 04:2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九旬老太房产全留给干儿子 法官为啥把“遗嘱”给否了
干儿子对九旬老太体贴入微,亲生子女却不管不顾?干儿子拿着老太遗嘱状告其亲生子女和孙子,要求独占全部遗产,这份背离常理的官司背后
2025-08-31 07:51:00
东湖评论:高校开学季,关爱永不离
开学季,又一批年轻面孔将拖着行李箱,在父母不舍的目光中走进大学校园,开启独立生活的第一篇章。这背后,是中国式家庭一道经典的情感课题
2025-08-30 14:31:00
骑电瓶车送孩子去中国科大报道,合肥“学霸家”土菜馆再火!
大皖新闻讯 还记得那家因一条拆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视频“火”了一把的合肥土菜馆吗?8月29日,这家店因一条送“学霸儿子”去中国科大报道的视频热度再攀新高
2025-08-30 15:55:00
紫云烟火味 一锅三烧牛肉揽尽人间炙热
来源:紫云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诗畅 唐梦合 编辑:王超 责任编辑:张小维 终审:谭力
2025-08-29 11:30:00
书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自我决定的孤独》
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刘金雨人为何选择成为自己的孤岛?众所周知,人是群体性的动物,远古时代的聚落遗迹就是最好的证明。那时候人们的力量是薄弱的
2025-08-29 14:59:00
网络中国节·七夕丨人间烟火处,最爱是潍坊
大众网记者 牛鞠榕 潍坊报道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时,喜鹊都将飞到天上,去搭一座桥,渡一段情,续一个千年不断的约定。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2025-08-29 16:17:00
东湖评论:别把七夕节过成了“礼物节”
打开社交软件,七夕的“仪式感”被简化成了转账截图、奢侈品礼盒和餐厅排队长龙;年轻人抱怨“不送礼物就是不爱”,朋友圈晒的是鲜花
2025-08-29 18:03:00
最浪漫的事:参加集体婚礼的背后,是多年相守与余生托付
大皖新闻讯 “从大学时黄山山顶的依偎,到今天集体婚礼上的并肩,我们最浪漫的事,就是把‘在一起’从承诺变成了一辈子的约定
2025-08-29 19:02:00
用心暖“新”①|迎新第一站 你好,新同学!
视频来源|唐山海运职业学院
2025-08-29 20:31:00
最浪漫的事丨陪你一“路”到老 合肥“夫妻档”公交驾驶员的“错位陪伴”
大皖新闻讯 在合肥的城市脉络里,经开公交603路的“夫妻档”驾驶员陈亚敏和方伟,正用一趟趟往返的公交旅程、一个个细碎的相处瞬间
2025-08-29 20:48:00
年轻人最想要的理解,被他画出来了
在《蛋梦见自己是块石头》里,漫画家“我是白”再一次用夹杂着大量留白,简洁却有力的画面,吸引了许多读者。他说,创作有点像是一次小小的醒过来
2025-08-28 23:07:00
太平人寿:110万保险理赔款撑起破碎家庭 延续爱与责任
大众网记者 邹金利 烟台报道2023年10月,47岁的李先生(化姓)在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中,被查出肝脏指标异常。进一步检查后
2025-08-28 08:34:00
学医这事儿,确实让人挺“秃”然的~
说起来这事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自从成为一名医生之后最让我头疼的事儿既不是收入太低也不是工作太劳累反倒是我明明岁数也不是很大怎么头发就先没了呢?坊间还流传有一张图……这样对比我至少
2025-08-28 10:57:00
七夕“法”式浪漫:菏泽法院的“爱情法律秘籍”请收好
一年一度的七夕佳节,空气中都弥漫着玫瑰与巧克力的芬芳。在这充满爱意的日子里,菏泽法院的法官们翻阅了成摞的卷宗,从那些因“爱”而生
2025-08-28 15:23:00
长沙女生带脑瘫男孩北京看升旗,陌生人托举轮椅感动网友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则题为“无数的余华举起了铁生”的短视频走红网络。长沙女生小范带着脑瘫朋友小龙到北京看升国旗,陌生男生合力抬起轮椅的一幕
2025-08-28 17: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