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2 14:49:00 来源:戏说三国

萧何可以通过贪污等自污方式来保全自己,是因为他对刘邦本就没有实质威胁,但韩信不行,因为韩信是威望甚高的大将军,对刘邦的威胁太大,再加上韩信的所作所为,一直都挑战刘邦的底线,所以刘邦一定会杀掉韩信,更何况韩信还自己作死。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我们都知道,韩信作为汉初三杰之一,在军事上的成就非常高,是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最大功臣,素有兵仙之称,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之人,政治情商却十分低下,这也导致他虽然对刘邦很忠心,却屡屡遭到刘邦猜忌。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韩信都干了些啥,导致了刘邦对他的猜忌。

前206年,韩信从项羽军中逃到蜀地,经过萧何极力引荐,最终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

可以说,刘邦刚起用韩信的时候,他还是有所疑惑的,毕竟他对韩信并不了解,但随后两人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韩信为刘邦确定了大的战略方针,让刘邦感到满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中对。

汉中对影响深远,刘邦也由此确立了对韩信的信任,韩信随后率军出蜀,以雷霆之势夺取了关中,随即与刘邦分兵出击,韩信负责消灭各诸侯国,而刘邦则负责牵制项羽,与项羽正面冲突。

韩信只花了一年多时间,就先后灭掉了魏国、赵国、代国和燕国,然而就在灭掉燕国后不久,刘邦和韩信的关系就开始出现问题了。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韩信攻打诸国的时候,刘邦趁项羽攻打齐国之际,率领五十六万大军占领了项羽的老巢彭城,但短暂的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他开始整日饮酒作乐,根本没有想到项羽会反攻彭城。

项羽得知刘邦占领了彭城,气不打一处来,便率领三万精锐骑兵反攻彭城,由于刘邦没有做好迎敌准备,结果被项羽打得大败,十几万士卒被杀,其他士卒则四散而逃,刘邦只带着十几人逃走。

后来,刘邦一路逃到荥阳,但项羽很快就追来了,将荥阳给包围了,形势危急之下,刘邦一方面听从陈平的计策,对项羽和范增实施反间计,导致范增的计策不备采纳,还遭到项羽的猜忌;另一方面,刘邦让部下纪信假扮自己向楚军诈降,他则趁机逃出荥阳。

事实上,早在荥阳被围困之初,刘邦就屡次派人让韩信发兵救援,但韩信出于战略上的考量,并没有马上发兵,这让刘邦感到十分不快。

刘邦逃出荥阳之后,一路逃到成皋,这个时候韩信才率军赶到黄河北岸,对荥阳形成声援之势,他不知道刘邦已经不在荥阳了。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刘邦作为汉王,对韩信不听将令,且动作迟缓感到十分不满,于是他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带着夏侯婴来到韩信军营外,对守卫谎称是自己汉王的使者,然后进入到军营之中,趁韩信和赵王张耳睡觉的时候,收缴了他们的将印,然后连夜调整了将领人选。

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

等到韩信和张耳睡醒了,才知道刘邦来了,刘邦也不客气,夺走了大部分军队,然后任命韩信为相国,让他跟张耳一起率领赵兵去攻打齐国。

这是刘邦第一次表现出对韩信的不信任,刘邦之所以这么做,除了韩信不听话之外,还在于那时候刘邦实力大减,屡次被项羽击败,他需要兵力补充,也害怕自己的兵力少于韩信之后,韩信会拥兵自立,到那时候局势旧不可收拾了。

韩信之所以不听从刘邦的安排,完全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这本是没错的,但他错就错在没有认清楚一件事,那就是他作为刘邦的臣子,违背君命本就是错误的,而且他采取的应对方法不对,结果导致了刘邦对他的猜忌。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因为这件事,导致后来刘邦虽然不得不依靠韩信,但同时对韩信处处提防,那韩信又是怎么面对刘邦的呢?

面对刘邦的猜忌,韩信总体上选择无视,因为从他内心而言,他是感激刘邦的,他也是忠心于刘邦,毕竟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而且对他还是很照顾的,因此他从来没有想过背叛刘邦,一直在一心一意帮助刘邦对抗项羽,哪怕项羽几次用丰厚的待遇拉拢他,他都无动于衷。

但是,这只是韩信的内心独白,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刘邦并不明白他的真心,因此矛盾只会越来越深。

前204年,刘邦靠着从韩信那里得来的军队,斩杀了项羽的大将曹咎,从而在成皋站稳了脚跟,随即他就派遣郦食其去游说齐王,试图让齐国投降于他。

有人说,刘邦不是让韩信去攻打齐国了吗,怎么又派郦食其去劝降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刘邦夺走了韩信的军队,他根本不相信韩信能攻下齐国。

韩信得知这事后,本打算不攻打齐国的,但他的谋士蒯通却对他说,你得攻打齐国,原因有二,一是刘邦给你下的命令就是攻打齐国,命令没撤销,你不打就是抗命;二是你不攻打齐国,功劳就是郦食其的,难道你还不如一个文官吗?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于是,韩信就攻打齐国,此时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投降了,但因为韩信出兵,齐王竟然将郦食其给煮死了。

后来,韩信攻下临淄,项羽闻讯后派遣龙且率军二十万救援,韩信在潍水之战中击败了龙且,项羽实力大受损伤,楚汉形势发生根本逆转。

刘邦对韩信攻下齐国这件事是又喜又气,总的来说韩信有功有过,可以抵消了,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刘邦对韩信更加猜忌了。

事情是这样的,韩信攻下齐国后,认为齐国狡诈多变,又跟楚国相邻,便上书刘邦说要在齐国立一个代理齐王,以此来稳定局势,他还说自己愿意做这个代理齐王。

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

韩信的这个请求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出于还是出于战略上考量,第二层意思则出自于私心,因为他连续攻下多个诸侯国,功劳这么大,却只是个大将军,连个侯爵也没捞到,那些功劳比他小的人,反而是诸侯王,这太不公平了。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刘邦看到韩信的上书后,气不打一处来,便大骂韩信趁机要挟他,因为那时候项羽再次将刘邦围困在荥阳,刘邦认为韩信不派兵救援,反而这个时候要自立为王,当然会很生气了。

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於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当时张良就在刘邦身边,他也对韩信很不满,但为了稳住韩信,他便劝说刘邦,刘邦最终下令任命韩信韩信为齐王,将代理二字去掉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韩信是个出色的军事家,却不是个出色的政治家,怎么能在刘邦处境危险的时候,要求刘邦立他为王呢,任何人换成刘邦,都会觉得韩信是在要挟。

不过,刘邦之所以感到不快,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韩信的军队都被他夺走了,韩信依然以少胜多,连续攻下齐国并战胜龙且二十万大军,这就说明韩信的能力太强,没有人比得上,刘邦很担心自己控制不了韩信。

更要命的是,韩信在战胜龙且之后,军队实力再次得以扩张,实力已经胜过刘邦了,这让刘邦甚为忌惮。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当然了,项羽也不是傻子,他也看到了韩信拥有强大的实力,是可以左右楚汉争霸结果的人物,于是派遣武涉去劝说他,要他跟项羽联合,即使不能击败刘邦,至少可以三分天下,但韩信以刘邦有恩于他,对他的生活也很照顾为由拒绝。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韩信对刘邦还是很忠心的,但他的忠心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刘邦对他好,他才会忠心,但如果有一天刘邦对他不好了,他还会忠心吗?这是个问题。

龙且战死之后,项羽只剩下十万大军了,刘邦决定发起反攻,他让韩信作为主帅,率军三十万攻打项羽,终于在垓下之战中战胜项羽,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至此楚汉争霸以刘邦取得胜利而结束。

而就在垓下之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刘邦做了一件事,他急忙跑到韩信军中,将韩信的兵权给剥夺了,然后改封韩信为楚王,让其回到楚国去生活。

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

韩信再立功劳,刘邦却急着釜底抽薪,他显然对韩信是不放心的,但这个时候他不能杀掉韩信,因为韩信刚刚立下功劳,贸然杀掉会引起诸将不满。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而韩信在失去兵权之后,认为自己得了个王爵,也是可以接受的,于是高高兴兴地返回了楚国,安心地过好日子,并对之前帮助过自己的人一一报答,比如在他穷困时曾给他饭吃的漂母,就被他赏赐千金。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看起来是个圆满的结果,但就当时的局势而言,韩信也是很难保全自身的。

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刘邦一共册封了七位功臣为异姓诸侯王,即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西汉建立不久后去世,其子张敖继位)、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和韩王信。

其实,刘邦根本不想让异性诸侯王存在,因为他们实力太强,又不是自己人,未来迟早是个祸害,所以他开始有意铲除他们,让刘姓宗室取而代之。

西汉建立的第一年,也就是前202年十月,燕王臧荼察觉到刘邦的用心,于是第一个起兵造反,但很快就被刘邦镇压。

不久之后,韩王信也因为害怕遭到刘邦的打击而投奔匈奴;紧接着,刘邦又以赵王张敖的部下造反为由,废黜了张敖的王爵,降为侯爵。

一时间风声鹤唳,局势对异性诸侯王们十分不利,但不管他们内心作何感想,他们都应该安分守己,不给刘邦抓住把柄。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然而,韩信却顶风作案,干了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他竟然收留了项羽的手下大将钟离眜。

韩信还在项羽军中之时,跟钟离眜的关系很好,但刘邦却很嫉恨钟离眜,因为钟离眜曾作为主将围困荥阳,让刘邦吃了不少苦头。

刘邦称帝之后,下了很多通缉令,通缉项羽的亲信部下,钟离眜作为最重要的通缉犯之一,是刘邦梦寐以求抓捕的对象。

由于钟离眜无处可去,便逃到楚国投奔韩信,被韩信藏在王宫之中,后来刘邦不知如何得知钟离眜就在楚国,就派人到楚国抓捕,但韩信却派人封国楚国各个路口。

项王亡将锺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後,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

因为这件事,有大臣上书说韩信谋反,刘邦也这么认为,便听从陈平的建议,假装到楚国的云梦巡游,准备趁韩信来拜见的时候,趁机将其抓捕。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韩信听说刘邦来楚国,当然知道其用意,他本打算造反,但又觉得自己并没有罪;如果不谋反,又担心被刘邦抓捕。

后来,钟离眜为了保全韩信,便自杀而死,韩信带着他的首级去见刘邦,以为这样刘邦就会放过他,但刘邦依然将其抓捕,将其带到洛阳之后,将其改封为淮阴侯。

有人说,刘邦为何不直接杀掉韩信呢?

事实上,刘邦不是不想杀掉韩信,但韩信毕竟有大功,又没有韩信实际谋反的证据,他实在不忍心动手,他一直在杀与不杀之间犹豫不决。

就这样,韩信来到了洛阳,这一年是前201年,西汉建立的第二年。

可以说,韩信的被废,在异姓诸侯王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彭越、英布等人感到恐惧,产生了造反的想法,但未下定决心。

刘邦当然明白异姓诸侯王们的心理了,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谁跳出来就灭谁,一直到灭完为止。

就韩信本人而言,他也感到十分不快,认为刘邦不再会像以前那样对他好了,他还羞于跟樊哙、灌婴等列侯为伍,于是产生了反叛之心,还跟老部下陈豨密谋,让陈豨在外起兵造反,自己则作为内应。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从韩信产生这个心理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他必死无疑了,果不其然,后来陈豨联合匈奴人造反,刘邦带着军队前去平乱,韩信则趁机在洛阳秘密策划造反,准备攻打皇宫,但事情泄露了,被吕后知道了,吕后就跟萧何设计,将韩信骗到宫中后杀死。

刘邦范湖洛阳后,得知吕后杀掉了韩信,不但没有怪罪,还感到非常高兴,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刘邦本就有杀韩信之心,当他得知韩信因为密谋造反而被杀,他当然觉得吕后杀得对了。

那么,一个问题就来了,如果韩信不造反,而是通过自污来自保,会有效果吗?

我认为,根本没有作用,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根据韩信之前的所作所为,刘邦已经认定韩信是个有巨大威胁的人物,他或许会心存一念之仁,放过韩信一马,但他作为一个皇帝,终究有一天会想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杀掉韩信,他的江山才会坐得稳。

而在刘邦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前,韩信就已经造反了,吕后趁机除掉韩信,帮了刘邦一个大忙,所以刘邦才会感到高兴。

如果韩信主动交出兵权刘邦还会杀他吗?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韩信作为一个武将,其威胁不是萧何这样的文臣可以比拟的,自污不适合他,并且他政治智商低下,已经好多次触碰刘邦的底线了,他不可能想得到自污这个办法,或许他还会继续触碰刘邦的底线。

也就是说,以韩信的性格,他迟早会继续触碰刘邦的底线的,所以刘邦可以忍一时,但不可能忍一世,迟早有一天会杀掉韩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信,是秦末汉初最杰出的军事家(没有之一),他是“汉初三杰”之一,是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奉为“兵仙”。他第一个投奔的是项梁,在项梁死后,跟随项羽。然而,韩信却不
2022-12-24 10:52:00
韩信要怎样做才能不被处死
韩信的作死,始于要挟刘邦封王。《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
2024-07-15 19:05:00
刘邦为什么没有杀韩信?
韩信是秦末时期,军事能力仅次于项羽排名天下的兵仙,投靠刘邦后,经萧何大力推荐,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当刘邦在彭城之战惨败后,才开始真正重用韩信,但刘邦重用韩信是一面重面、一面防备,甚
2023-08-24 16:08:00
刘邦是用了什么计谋去韩信大营夺取兵权的
历史上的刘邦是用了什么计谋去韩信大营夺取兵权的?要说到刘邦抢夺韩信兵权,就不得不提及那一段楚汉之争的历史。在那场刘邦和项羽的争夺战里,提到韩信都会想到他是刘邦的下属,著名的兵圣。
2023-06-15 20:06:00
历史上韩信的兵权为何会被刘邦夺走
历史上韩信、项羽、刘邦三个人并称“汉初三杰”。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故事早就家喻户晓了,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最后刘邦更胜一筹,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建立了西汉王朝。而韩信就是刘邦手下的一员
2024-05-01 20:48:00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之后,为什么还在考验韩信?
...力打败,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当刘邦面对韩信的侃侃而谈时,他是拿不准韩信这个人是不是人才,虽然萧何三番五次推荐韩信,并且不惜月下追韩信,但是对于刘邦来说,对韩信这个
2023-08-25 06:53:00
韩信如果手握兵权造反,能不能打败刘邦
汉高祖十一年,已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谋反于长安,欲与家臣矫诏释放在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之后将这些罪犯和奴隶紧急整编为临时军队,用以袭击留守在长安的太子刘盈和皇后吕雉。熟料,事未
2023-05-11 22:29:00
刘邦只身前往韩信大营是为了什么
历史上刘邦三次夺走韩信的兵权,第一次是在夺取代国之后,第二次是在成皋被楚军打败后,第三次是垓下之战结束后。从次数来看,貌似刘邦夺取韩信兵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那么,夺取兵权真的是简
2024-05-23 20:53:00
韩信被杀后,张良、萧何是如何自救的
“汉初三杰”,指的是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建立西汉的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所以有天下者何?”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
2023-02-20 14: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馆获捐88年前日机轰炸南京照片是侵华日军首次空袭南京的重要物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昨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网络展示了部分最新获捐的珍贵抗战文物史料
2025-08-16 09:21:00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岳致呈 李岩松 郭辰昊 陈晨初夏的费县,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微香。登上686.2米的大青山
2025-08-16 11:03:00
血色丰碑|东北“小鲁迅”金伯阳与吉林的故事
金伯阳1907年出生原名金永绪,化名金赞文,别号“北杨”“白杨”大连旅顺铁山乡金家村人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的“福纺”大罢工1931年12月金伯阳
2025-08-16 13:06: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浪浪山”上在吉林竟有个“古代亲戚”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看了吗?让小妖们忙活刷洗的那尊鼎,在吉林竟然有个“古代亲戚”,那就是吉林省博物院的西周夔龙纹宝鼎,可比动画里的道具硬核多了
2025-08-16 14:09:00
光耀太行|左权外孙沙峰:我想对姥爷说……
大皖新闻讯 8月16日,在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左权将军外孙沙峰来到现场。1942年5月25日
2025-08-16 17:14:00
齐鲁·菏评|探寻鲁西南乡村文化记忆
齐鲁·菏评,一档关注菏泽热点、聚焦市民冷暖、畅谈城市发展的时评栏目。欢迎您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一起为菏泽发展发出您的最强音
2025-08-16 22:21: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高艺上 伦歆然 摄制
2025-08-16 23:03:00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厦门受降地为何有两个?
第一次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地点:鼓浪屿海滨旅社旧址(现鹿礁路2号)●厦门受降代表:海军少将李世甲、厦门要港司令刘德浦第二次受降●时间
2025-08-15 08:39: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⑩|青纱帐里的“阿庆嫂”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张海音 陈亚飞文案:张灵 刘杰 刘岚制作:齐媛媛 赵燕杰 马然 刘彤瑶鸣谢:中共容城县委组织部灵韵数字艺术工
2025-08-15 09:07:00
1966年上映的影片《地道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025-08-15 09:4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8月15日,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
2025-08-15 09:53:00
大禹文化②丨九州与德州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15 11:07:00
文学里的抗战·红旗谱三部曲丨烽烟淬笔绘红旗
梁斌。 散襄军供图盛夏,蠡县辛兴镇梁庄村。天空湛蓝如洗,干热的风裹着草木芬芳,拂过冀中平原。土地变得滚烫,像燃烧过一样
2025-08-15 11:19:00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分享一个热知识:《恭喜恭喜》不是拜年歌,而是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
2025-08-15 11:20:00
文学里的抗战·平原枪声丨从未远去的“平原枪声”
抗战时期的李晓明。 肖张镇政府供图夏风,从平原上涌起,掠过无垠的青纱帐,晨曦里的肖张镇从酣睡中醒来。合上《平原枪声》最后一页
2025-08-15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