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周仁杰
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4周年的普天同庆之际,我们不能忘记74年前有一位年青的岳阳人,他在1949年9月30日晚为新中国开国大典忙了一个通宵。他就是国家命名的“国家形象设计师”周令钊教授,他是平江县人,参与了国徽、政协会徽、团旗、少先队旗等国家重要的标志设计和绘制,但他最感到自豪和难忘的是在时间短、要求高、影响大的特殊情况下,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深厚感情和对新中国无比热爱,高标准成功创作了新中国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巨幅画像。
1949年9月14日,新中国开国大典筹备会的同志找到当时北平国立美术学校徐悲鸿校长,要求美术老师周令钊为开国大典绘制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巨幅画像。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美术教师周令钊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无上光荣而又十分艰巨的重要任务。他和新婚妻子,也是他最得心应手的助手和学生陈若菊来到了开国大典筹备处,听取了筹备处同志关于绘制毛主席巨幅画像的具体要求。接着他就从众多毛主席相片中精心选取一张毛主席在延安时的照片作为蓝本(实际上也是毛主席自己比较喜欢的一张照片)。周教授后来回忆说当时他为什么选了这张照片呢?就是他从各个角度看毛主席都面带微笑,在他心里留下了十分亲切的第一感觉。
他选好的照片,筹备处的同志也十分赞成。筹备处就在天安门城楼东边大殿外面搭起了一个三层楼高的脚手架。他到实地一看要画一幅这么大的画像,又是悬挂在室外,画布受不住风吹雨淋,要求改成了大铁皮。在大铁皮上涂好底色定好边框后,他就认真构思。他考虑到毛主席的伟人风度和诗人气质,取得革命胜利后脸上洋溢着胜利微笑的表情,他决定以写实为主并运用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来完成这件非同寻常必将永载史册的经典作品。他仔细端详照片后将要绘制成理想的毛主席巨幅画像效果图铭记在心里。
当时条件十分简陋,没有任何放大图像的仪器和上下升降左右移动的机械设备,完全要靠自己手工操作,他只能左手提油彩桶右手握画笔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进行绘制。首先必须要在近三层楼高的大铁皮上打格放样,才能开始进行素描勾画大概轮廓,加之时间又紧,他俩只能克服困难边想边干。要在二十多平方米大的室外铁板上创作难度非常大,因尺幅太大又没有放样设备,他想起老家平江木匠师傅用粉袋弹线打格子的办法,他俩晚上做了一个大粉袋装满石灰,到天安门城楼大画架铁皮上弹线,打好格子开始进行素描放样。就这样他俩每天天刚亮就起床,带上干粮和水壶就登上天安门城楼开始作画,每天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直到天黑看不清楚后才停笔下架回家,晚上躺下后还要构思(打腹稿) 如何画得更加传神些。他重点画毛主席脸部表情丰富的关键部位,陈若菊则提着油彩桶往画像上的灰色呢料大衣上大块大块地涂抹油彩。就这样两人每天从早到晚一次又一次地提着油彩桶拿着画笔在脚手架上爬上爬下,严格按照相片逼真地画好每个细节,仔细与照片进行观察对比后,在城楼上从左右远近各个角度反复观看检查绘制的整体效果,经过连续两个多星期一丝不苟上千次的反复修改着色,终于在新中国开国大典前一天9月30日傍晚绘制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毛主席巨幅画像。他还按筹备处的要求,在画像底下模仿毛主席的手迹书写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时任北京市市长兼开国大典筹委会副主任聂荣臻亲自前来验收,他老远看到刚绘制好的毛主席巨幅画像,情不自禁地说:“不错,画得蛮像的!”当他走近画像仔细观看时,发现完全是按照毛主席在延安时领口敞开的照片画的。聂总认为开国大典是一件十分严肃意义深远的大事情,作为一国领袖的形象应该庄严一点为好。聂总对周令钊、陈若菊进行高度赞扬后,便和周令钊亲切交谈,建议说最好能改动一下,把毛主席画像上的领口扣上为好。周令钊一想很有道理,接着他又提着油漆桶拿着画笔爬上脚手架,在灯光照明下将敞开的领口改成紧身衣领,并画上一颗纽扣,经过反复观看觉得天衣无缝后,他俩才回家休息,回到家里已是10月1日凌晨1点多钟了。
他俩已十分疲劳刚躺下休息时,又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开国大典筹备处的同志又来了。原来筹备处将刚绘制好的毛主席巨幅画像挂在天安门城楼正中门洞上方,筹备处工作人员都在啧啧称赞时,兼任开国大典筹备处主任的周恩来总理前来检查,总理观看后赞扬画像画得很有精神又有亲和力,但他认为毛主席画像上不能写字,要将画像下面那排字去掉。于是刚回家的周令钊夫妇又和筹备处的同志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时候已是深秋,北京的深夜北风呼啸已十分寒冷。远远望见聚光灯照耀在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画像上,更显得光彩夺目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他心里感到暖洋洋的。毛主席画像下正中门洞上已搭好了架子上面放着梯子,等待着他来做进一步的修饰。他又提着油彩桶拿着刷子爬上架子登上梯子去抹掉这排字。由于门洞又高又宽,梯子又小又软,门洞里的风又大又冷,他站在梯子上晃悠悠的,被冷风吹得浑身颤抖,幸好他没有恐高症。他一点一点地往上下左右涂抹,将这排字抹去后,又换上与画像衣服相同的颜色并补上一颗纽扣,这时天已大亮。他为新中国开国大典如期举行整整忙了一个通宵。
当他俩亲眼看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站在毛主席画像上方城楼上,听到毛主席用浑厚的湖南乡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时候,周令钊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巨幅画像,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经典作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4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