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总书记的用典智慧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2 20:33:00 来源:杭州网

学习小组消息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7月9日)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语出《墨子·尚同》,意思是为政者要充分掌握下情民意,方有可能把社会治理好,否则容易引发混乱。而要了解下情,必须踏踏实实沉下身子到民间。

明代有位官员叫周忱,喜欢“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某晚,周忱路过一个村庄,见树下有村民乘凉,就主动上前攀谈。直到下属找来,村民才知面前的人竟是江南巡抚。就这样,“每坐一处,使聚而言之,惟恐其不得尽也”,周忱通过跟百姓面对面交谈,知道了当地很多实情。

之后,周忱创立“平米法”、减免官田租粮,百姓负担减轻了,税赋拖欠问题也得到解决。他坚持问计于民,许多改革之策都从调研中得来。时人评价:“周文襄每有兴革,必与官吏士民反复议始行。如细布一法,召东门黄婆入行台计之,往往留语至夜分。”

“得下之情”不仅可以知“稼穑之艰难”“纺绩之辛苦”,还能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历史上,商鞅“强国知十三数”、唐朝两税法等,都是深入调查后提出的治国之策。

南宋官员王之望是中国古代进行大规模民意调查并以此为依据修订国家税赋政策的第一人。当时,针对田赋不均、赋税混乱等情况,南宋政府决定清丈土地、整顿赋税,推出了“经界法”,但民间对此分歧很大。王之望意识到,“以事体至重,众口不同,利害可疑,不敢以偏辞断”。于是,他开始全面摸底。

王之望让属下挨家挨户走访,看看支持旧税法的有多少、支持新税法的又有多少,再汇总分析。此番摸底,总共涉及9个州、30多个县、33万余户,工程量浩大。

根据调研结果,王之望修订税改方案,向朝廷递交了《论潼川路措置经界奏议》。在奏章中,他强调了各州百姓对“经界法”的不同意见:“昌荣资州怀安军四州之民愿者为多,潼川遂宁普州富顺监之民愿者为少。”这份实打实的奏章,给朝廷政策的完善提供了可靠依据。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总书记的用典智慧④

注重体察民情,提倡调查研究,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西周时,有采诗官赴各地“观风俗,知得失”,有人说《诗经》就是一份古代调查报告;《管子·问》提出数十个要“问”的题目,被认为是“最古老、最全面的社会调查提纲”;历朝历代都建立了各类巡视制度,起着下情上达的作用。

跟古代相比,现在的交通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技术的便捷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干部宁可坐办公室看各种数据、在网上扒材料攒调研报告,也不肯去基层沾两腿泥、站田间跟百姓唠唠嗑,这种“纸面”调研根本得不到真实的下情,在此基础上制定政策,岂能不南辕北辙?

西汉刘向在《说苑·政理》中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领导干部要掌握实情,必须展开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自己去一线看、听、问、思,这是工作方法,也是干事作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3 00: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第二批主题教育已经启动,各地要坚持科学谋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确保取得实效。调查研究是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2023-09-16 01:51:00
□张文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首先肯定他回国任教二十年来,“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并希望他“坚守初心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大家继续探索
2024-06-13 12:22:00
...节气,我们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6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向广大农民群众和“三农”工作者祝贺节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亿万农民群众的真挚情
2024-09-23 15:34:00
... 09 版)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本期大家谈,我们选编3篇来稿,分享各地深化爱国主义、集
2023-10-17 06:32:00
...清晰的价值立场:赓续英烈精神、汲取前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近年来,国家通过立法确定了中
2023-09-30 01:00:00
教导 | “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穿透历史的沧桑,回荡在天安门广场,也回荡在祖国大地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誓言铮铮,赤子丹心。2021
2023-10-03 12:12:00
天天学习|习近平心中的抗战英雄
...闪亮的坐标。从无数抗战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总结出伟大的抗战精神,这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
2025-06-29 12:30:00
吉视传媒与吉林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军表示,近年来,全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地以服务退役军人为中心,聚焦关键领域持续精准发力,有力推动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
2025-05-12 15:20:00
全省学习贯彻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举行
...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精神。宣讲报告会现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我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深受鼓舞。”会上,受表彰的部分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分别作了宣讲报告,毕节市
2025-01-07 04: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