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锐财经)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2-25 05:3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锐财经)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将数字技术全面融入产品设计,不断研发新品,所产新能源汽车出口法国、西班牙等16个国家。图为该公司工程研究院内,碰撞安全工程师正在用工业设计软件建模。

李 劼摄(人民视觉)

在2月24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最快、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最彰显的十年。

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2012年-2022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万亿元增至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升至2.55%;基础研究投入从499亿元升至约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

王志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多点突破;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3.9万家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

同时,科技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高水平源头供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在若干重要领域发挥创新引领作用。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加快场景应用。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力支撑保障。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表示,科技部将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

——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决策方面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包括吸纳更多企业界科技专家进入国家科技专家库、建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座谈会议制度、引导企业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研发等。

——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中的主体地位。2022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3/4。下一步将继续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落实力度,建立金融支持企业创新的工作机制。

——强化企业在科研组织中的主体地位。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下一步将推动更多企业牵头组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鼓励企业提出科技需求。

——强化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2022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8万亿元,企业对技术吸纳的贡献超80%。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政策,支持企业提高成果吸纳和成果转化能力;推动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转化机构的有效互动,构建高质量、高标准的技术要素市场。

“企业是科技需求的主要提出者,是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者。从这个角度看,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吴朝晖表示,科技部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支撑,为各类企业营造公平公正创新的政策环境,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水平和创新贡献。

更好发挥自创区、高新区作用

自1988年中国批准成立首个高新区、2009年设立自创区以来,中国的177家高新区和23家自创区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

吴朝晖介绍,2022年,高新区、自创区继续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13.6%,为稳增长作出重大贡献;高新区、自创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全国平均值的2/3,在节能降耗方面走在前列。

具体来看,高新区企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拥有发明专利有效量、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在全国占比均近一半;高新区汇聚了超过1/3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1/3的高新企业和2/3的科创板企业,高端产业持续壮大。同时,高新区已成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策源地;23个自创区出台了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政策,如中关村试点了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等改革,推动形成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高新区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超过2200家,70%以上的高新区出台了国际化政策,为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提供支撑。

如何更好发挥自创区、高新区在自主创新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吴朝晖表示,未来将继续壮大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增强原创策源能力,孵化未来产业,打造新时代高新区、自创区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创新创业生态,加大力度落实自创区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加强高新区、自创区联动,打造支撑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阵和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战略支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5 0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财经观察:资本要素加速集聚新质生产力培育主阵地
...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投向科技自立自强等重要领域,将提升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增强中国经济的长期竞争力。同时,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货币政
2024-05-21 16:23:00
新型工业化取得新进展新成效(锐财经)
...,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2023年,中国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7%,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发挥着“压舱石”作用。形成全、多、大独特优势金壮
2024-07-09 04:52:00
...教授,张晓磊为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讲师,陈雯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凯华为中国科学院创新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康争光为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
2024-07-17 07:53:00
政策性金融推动科技创新大有可为(财经观)
...有效助力科技自主研发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比如,中国进出口银行2021年推出并发放首笔科技创新研发贷款,为促进国产抗癌药品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国家开发银行也推出了科技创新
2025-04-21 06:39:00
中国百强县盘点:3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超千家,昆山遥遥领先
...名的太仓多了1705家,在各县域中遥遥领先。昆山素有“中国最强县”之称。数据显示,昆山2022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5006
2023-08-25 23:32:00
华龙航空斩获2025中国财经峰会双项大奖
...大会于上海圆满落幕。在此次汇聚各行业领袖智慧、共探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动力的盛会上,亚太地区领先的公务航空企业——华龙航空凭借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行业领先的数智化实践,一举斩获“
2025-07-18 16:22:00
释放民营企业创新动能(财经观)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3087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企业研发投入保持两位
2023-09-11 06:08:00
中国全力拼经济,部分外资在华布局开始加码
2022年在疫情影响下,斯凯奇在中国市场的业绩相比其他国际市场有所下滑。但2023年初,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运动鞋和服装公司却释放了将在中国新开700家门店的信号。春节期间,斯凯奇
2023-03-06 22:59:00
获贷率提升2.1个百分点的背后(财经故事)
...项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强化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高
2025-02-24 06:0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今心与人格频率学:以东方智慧开启全民人格成长新时代
人格频率学苑创始人今心,以十余年九型人格研究为基础,敏锐发现传统人格分类模型的局限——无法精准界定群体特质,且难以解释同型号个体的差异化生命状态
2025-10-14 08:57:00
中新经纬10月13日电 题: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选择背后的时代深意作者 程实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10月13日,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
2025-10-14 09:01:00
从国家专利到首个“酶解宠粮”标准,纯福建立行业新门槛
近年来,国内宠物食品行业正逐步告别低质低价竞争,转向以科研实力和产品力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转变标志着养宠观念的升级
2025-10-14 09:27:00
珍爱网:让信息安全成为爱情最坚实的底色
“我填写的信息会不会被泄露?”“万一遇到骗子怎么办?”随着网络交友和线上社交的普及,用户在享受便捷的同时,对信息安全的担忧也日益增加
2025-10-14 09:27:00
田轩: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告诉了中国什么?中新经纬10月13日电 题:2025诺贝尔经济学奖,告诉了中国什么?作者 田轩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2025-10-14 09:37:00
苹果宣布向清华大学提供新一笔捐赠
10月14日,苹果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向清华大学启动一项新的捐赠计划,进一步深化公司对推动中国环境教育发展与培养下一代气候行动领袖的长期承诺
2025-10-14 10:56:00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定盘星”,科技创新是安全的“护航舰”,职工健康是发展的“压舱石”。在生产线粉尘防治这一安全生产难题面前
2025-10-14 07:06:00
南京北站率先应用“智能模板无人工厂”算法是“图纸”,数据为“建材”南报网讯(记者何钢通讯员宁建轩)“机器人工友”精准协作
2025-10-14 07:33:00
乘“数”而上,构筑竞争新优势——河北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二)3组数据,见证河北数字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综合算力指数连续2年排名全国第一
2025-10-14 08:0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近日,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厦门市促进直播电商产业园(基地)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
2025-10-13 08:47: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往前赶 | “风神之眼” 开启智慧送风时代 美博助推安庆宜秀“智造” 出海
大皖新闻讯 “人在哪,风就到哪!”10月10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 安徽往前赶” 集中采访团走进安庆市宜秀区美博集团安庆智能化制造基地
2025-10-13 09:51:00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指导下,中国银行河北雄安分行推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食堂正式启用
2025-10-13 10:13:00
广州:“以税赋能”提振消费 黄金假期“好旺好彩”
羊城焕彩,共贺金秋。今年国庆假期与中秋佳节“快乐叠加”,又恰逢十五运会举办的冲刺阶段,广州旅游、餐饮、零售等消费场景迎来多轮热潮
2025-10-13 10:21:00
网友新手机号意外登录李玟账号,网易云回应
10月11日,有网友发文称,使用新办理的手机号注册网易云音乐时,通过短信验证码直接登录了歌手李玟的账号。登录后,该网友还能在账号后台看到粉丝们发来的怀念私信
2025-10-13 10:34:00
雷军开启小米汽车高原测试,回应没舍得买8000元的小刀
10月12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微博发文:我们测试车队来到了盘龙古道,海拔3500多米,连续急弯的山路,30公里山路超过600多个弯路
2025-10-13 10:35:00